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节型换热元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郎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6(4):438-441
对波节型换热元件的强化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合理的流道形状与优化尺寸,在实验基础上给出强化传热的对流换热准则方程,并对波节型热元件的机理进行探讨。本文为波节型换热元件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介绍了一种近似计算条形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换热系数和流动阻力的方法,换热系数是用条形和平翅片处换热系数按面积加权平均的方法来求得的。这种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通过对国内生产的条形翅和平翅片(进口边缘有波纹)管的试验表明,在相同迎面风速(w_f=1.8m/s)和片距下,条形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比平翅片管换热器约高50%,但相应的流动阻力仅增加25~30%。因此,对条形翅片管换热器可采用较大的片距(每10mm4~5片)或比平片更少的排数,这样不仅可以在相同的空气阻力下传过更多的热量,而且还可以大大地节约翅片材料。 相似文献
4.
5.
6.
7.
设计一种利用自然冷源的调温装置,介绍其技术原理、功能特点、测试实验及节能效益分析,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精密设备机房,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9.
并联冰盘管蓄冷装置制冰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文献[1]的传热模型对并联冰盘管蓄冷制冰特性进行了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探讨,这些结果是蓄冷空调系统中冰蓄冷装置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文献[1]的传热模型对并联冰盘管蓄冷装置融冰特性进行了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探讨,这些结果是蓄冷空调系统中冰蓄冷装置设计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杨氏模量实验装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静态拉伸法测钢丝杨氏模量的几种实验装置的结构、安装和调节及实验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综合比较认为:从学生实验的角度出发,既要达到一定的实验精度又保证教学效果,装置一是其中最适合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对LLJ-14型流量计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原装置上增加了循环泵、循环水箱及循环水管,选择了适宜流速,进行了泵的选型计算,收到了节水、提高测试结果准确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新型的锥阀减振调压技术,能够对锥阀动态性能进行改善.通过仿真得到了最优参数,按照参数生产了样机,对样机进行了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锥阀在加入独立阻尼调压装置以后,可以达到更好的动态性能,能够降低压力超调的同时,并且不会对响应时间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采用FYX-2G型高压釜进行松香加氢反应实验,设计了一套温度、压力测量系统.使二者既可现场读数又可远程传送.数据经计算机采集和处理,解决了现场操作的安全性和记录的快速性、准确性.改进了高压釜的搅拌器,结果表明采用推进式与浆式双层搅拌器,强化了气液固相际问的传质,在160C,5.0MPa,搅拌转速600r/min.反应时间70min的条件下,以Pd/C为催化剂松香加氢反应的枞酸转化率达99.7%.并且在高压釜上安装了高压采样装置,实验证明该装置能够在线跟踪反应物和产物浓度随时问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现有矿井降温技术的分析,研究了一种适合采掘工作面布置特点局部降温装置.该矿用局部供冷装置主要由设有内部换热盘管的储冰车、安装有潜水泵的储水车及空冷器组成.分析了该装置的主要特点及供冷工艺流程,给出了该装置的设计计算依据及相关设计参数;设计确定了储冰箱内换热盘管温降5℃、不同管内水流速下的管程,确定了不同规格矿车、不同管内水流速下的单管程回路根数;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的储冷量、供冷量及可供冷时间及对应条件下的盘管水阻力;为该局部供冷装置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图1,表4,参9.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原理性涡旋强化实验装置,测试了涡旋强化效果及典型工况的压力分布;归纳出了换热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准则关系式以及与旋流数的关联式;整理出了不同进凤方案的旋流数沿程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邹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6(3):97-99,104
根据《化工原理》中流体力学的实验内容,将5项实验放在同一套较大型的综合实验装置内来完成.本文探讨了此项设计的合理性和正确性,实验结果证明这一装置是可靠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9.
为使种子在活动型孔板移动过程中,能够依靠自重顺利排出。固定排种板必须具有台理的直径,利用活动型孔板回移复位的结构特点,理论分析了种子顺利排出而不被回位型孔板干涉所需最少时间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排种板型孔直径。 相似文献
20.
朱琼忠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146-148
对CF-200型饱和蒸汽压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变过去用电子继电器来控制加热管的通断为用运算放大器来控制,过去从水银温度计上读数为数显读数,读数更加精确;并且提高了学生在做实验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