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儒家学派是中国的思想统治者,其思想学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文艺思想也被尊为占主流地位的思想.本文以白居易的诗论纲领<与元九书>为主要例证,从两个方面--"以政教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和文质并重--对儒家文艺观作一个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从文化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乐记》中音乐的起源、特点、作用的论证的角度来探讨艺术与道德的关系这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而揭示中国"文以载道"的传统文艺观在音乐这一艺术样式中的体现,从功能论的角度看待传统功利主义的文艺观念在社会政治教化、维护统治阶层既得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充《论衡》中的部分内容既是对其思想观点的论述 ,也是对其文艺理论的阐发。王充的文艺观虽然零散 ,尚未成系统 ,但已涉及到了功用论、文质论、真实论及鉴赏观等重要问题。许多观点不仅是对他以前文艺观的继承和发展 ,而且对后世文论的形成和繁荣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东汉时期杰出思想家的王充在文艺理论方面的贡献值得人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和孔子的理论各自对中西方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后世诸多思想的滥觞。择其诗教文艺观进行对比,第一部分探讨居于不同地域的二人为何会形成较为相似的强调文艺教化的观点,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个人角度等三个方面论述;第二部分从柏拉图和孔子看待文艺的角度与方法、态度等方面比较其诗教文艺观的异同,并简略陈述形成如此差异的原因;第三部分略论柏拉图和孔子诗教文艺观的后世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可以区分为古典功利主义和平均功利主义,其中后者比前者更具有优越性,是其正义理论的最大竞争对手,但是人们在原初状态中不会对平均功利进行预期,而是合理选择两个正义原则及其优先规则.罗尔斯在原则产生的基础、原则产生的过程以及原则的实际效果等方面分析和批判了功利主义原则的非正义性,主张以正义原则取代功利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为了论证其正义理论体系的合理性,批判了功利主义理论的不足,主张用两个正义原则来取代功利原则;金里卡区分了功利主义的两种形态,提倡一种平等的功利主义,反驳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不管是反对还是赞成功利主义,两人都较好地阐释了一种平等理论.  相似文献   

7.
贾金臻 《科技信息》2008,(33):166-166
功利主义公共政策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有较为深刻的人性基础。功利主义政策伦理观所追求的效用不是一种抽象的、高高在上的,不是不能证明其存在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人们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心理感受、情感倾向或者一些具体的目标与需求。但是,功利主义政策价值观还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西汉扬雄首次提出了“丽则”赋论,“丽”指文辞的华美和内容的宏大丰富,“则”是扬雄晚年受到经学影响而对赋体过“丽”倾向的反思,扬雄的这一理论成为后世赋文体创作和批评的主要标准。袁宏道辑、王三馀补编而成的《精镌古今丽赋》以“丽则”为选赋标准,但由于受到明末文学思潮的影响,因此其“丽则”赋论不仅扩大了赋体的表现范围,还对赋体的语言文字形式做出规定,并且袁宏道将真、趣、韵等概念引入“丽则”赋论,带有其“性灵”文学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辞赋家,其赋作中表现出明显而强烈的讽谏意识。他在赋中开辟的多种讽谏手法,均服从于作者重视并自觉以讽谏为目的的创作思想。扬雄讽谏意识形成与其受汉代经学思想的影响,又恰值西汉王朝末世,以及他务实尚用的文学思想和沉静深思的性格特征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扬雄重视民族问题,提出了“在夷貉则引之”的思想,主张向周边民族地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他写作《方言》一书,就是出于向周边民族地区传播中原文化的需要。扬雄主张用儒家思想引导周边地区人民进入礼仪文明社会,这一思想是对儒家“大一统”思想和“华夷之辨”在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围绕着"为艺术而艺术"这一中心,王尔德提出了"生活模仿艺术"、"艺术与道德无关"、"艺术即是撒谎"、"形式就是一切"等一系列观点,断然反叛传统和权威.然而他试图建立美的象牙塔却无法割舍对尘世的关注,试图将艺术独立于功利和道德说教却总是功败垂成,宣称艺术的真正目的是撒谎却又把艺术看作绝对真理而顶礼膜拜,高度重视形式却无法否定内容……这些矛盾和冲突反映了一个艺术理论家在艺术探索道路上必然经历的彷徨、反复乃至自我否定.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其矛盾冲突,才能正确认识其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胡风的话题,人们已经谈论了很多。本文不打算对他的文艺思想进行面面俱到的评述,而是试图通过对其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主观战斗精神”的阐释,以及相关资料的梳理与对比,对胡风文艺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简略评估。  相似文献   

13.
朱光潜自觉地借鉴现代西方心理学理论成果,用古今中外的大量文艺审美实践来阐释自己的理论,初步建立起以直觉说为基础的文艺心理学。他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美学,审美对象及形象的直觉等概念,并把美学看作为文艺心理学。  相似文献   

14.
蔡仪美学思想对于建构、发展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体系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蔡仪的现实主义艺术学说,从一个重要的纬度为文艺美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蔡仪高度重视对艺术问题的研究,为文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作了思想认识上的铺垫.他关于美的艺术的内容的论述,关于美的艺术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统一的观点,关于艺术教育是美感教育的观点等,都为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蔡仪独特的美学研究方法对新时期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也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付馨慧 《科技信息》2011,(11):I0257-I0257,I0418
超现实主义是盛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文学艺术流派,其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多来自于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弗洛伊的的精神分析理论是超现实主义得以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旨在从视觉的角度分析超现实主义,探究达利作品是如何通过独特的潜意识符号来诠释自己梦境的。  相似文献   

16.
莫言的奇人奇事小说,是他强大的艺术想象力的结果,更是他继承和吸收古代的志人志怪小说、民间寓言故事和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理论基础的结果。莫言将三者结合起来,并赋予自己的创造,从而使个人的写作成为了当代中国写作的重要象征之一。  相似文献   

17.
布尔迪厄从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学研究出发,对传统文学艺术进行了一次“祛魅”。他打破了康德的普遍性的审美幻像,展示了“审美趣味”(taste)的历史生成特征和“社会区隔”的功能,引入“习性”概念,阐明了“合法性趣味”(1egitimateaes—thetics)与“纯粹审美趣味”(puretaste)的真实涵义,完成了对康德式“审美趣味”的颠覆。通过对文学艺术场的阐释,他打破了对于传统“创作者”的迷信,将艺术家还原为只是场中从事生产和再生产的生产者。在他的“纯粹凝视”(puregaze)观念的考察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文学自律性这个问题上带有某种程度的反思性与批判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论述弗洛伊德本能论的延伸和证明--文学艺术观.弗洛伊德认为,文学艺术创作是性本能冲动升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主张“思在物中”,糅合现代绘画艺术;拒绝说教,坚持以日常事物入诗并将其陌生化,以唤醒人们重新认识生活、感知艺术。“陌生化”是用文学技巧将熟悉的文学事实变陌生,唤醒读者去感受生活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这与威廉斯的诗歌理念不谋而合。威廉斯在《红色手推车》中,通过诗歌语言、结构,视听感官和意象上的“陌生化”手法,凸显了诗歌的艺术魅力,让读者真正听到、看到并感受到日常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20.
早在20世纪60年代,黄佐临深切感受到中国话剧完全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进行艺术创作并不完善,因为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写意的传统,因此他提出"写意的戏剧观",主张在中国传统的写意戏曲的基础上创造话剧,同时吸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使话剧既能继承民族优秀遗产,又能吸取世界各国戏剧精粹,使之能成为相当完善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