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云南丽江产的露珠香茶菜Isodonirrorata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从其叶子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 3个化合物,利用IR,MS和NMR等波谱方法,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2.
从黔产毛萼香茶菜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两个二萜化合物,经IR、~1HNMR和MS数据解析及与标品对照,证明它们是毛萼晶甲(maoecrystal A)(1)和毛萼晶乙(maoecrystal B)(2)。 相似文献
3.
拟缺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甘肃产拟缺香茶菜(Isodonexcisoides(SunexC.H.Hu)C.Y.WuetH.W.Li)的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 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为:β 谷甾醇,熊果酸,线蓟素,胡麻素,胡萝卜甙,槲皮甙. 相似文献
4.
从唇形和尾叶香茶菜叶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提取了4个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以及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以上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化合物1在该植物的文献中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香茶菜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及药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茶菜属植物全世界大约有150种,已研究品种达80种。香茶菜属植物具有抗肿瘤及抗菌消炎作用,其生物活性物质是二萜类化合物。本文对香茶菜属植物的研究现状、抗肿瘤机理及药用功能进行了概括,并对其药用功能的开发利用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6.
维西香茶菜二萜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肃产维西香茶菜(Rabdosia weisiensis C.Y.Wu)的干茎叶中分离出5个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依次为:Kamebacetal A(Ⅰ),Kamebanin(Ⅱ),Weisiensin B(Ⅲ),Macrocalyxin D(Ⅳ),Excisanin K(Ⅴ).用SRB法分别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Ⅴ对癌细胞株Bel-740,HO-8910都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7.
总序香茶菜和蓝萼香茶菜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总序香茶菜(RabdosiaRacemosa(Hemsl)Hara)和蓝萼香茶菜(Rabdosiajaponica(Burm f)Haravar.galaucocalyx(Maxin)Hara)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别鉴定出46种和40种组分,所鉴定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占其全油的84 77%和73 5%.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主要成分为酯类、烷类等. 相似文献
8.
维西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甘肃产维西香茶菜(Rabdosia weisiensisC.Y.Wu)茎叶的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6个已知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将其结构鉴定为:熊果酸(1);3β-乙酰氧基-12-烯-28-乌苏酸(2);胡麻素(3);欧槲寄生甙乙(4);胡萝卜甙(5);β-谷甾醇(6).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材料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部分中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是甘油三亚油酸酯(1)、二十六烷醇(2)、β-谷甾醇(3)、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4)。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获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腺花香茶菜地下块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腺花香茶菜地下块茎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1)、乌索酸(2)、β-谷甾醇(3)、阿魏酸(4)、松柏醛(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地下块茎中获得,化合物1、4、5则为首次由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腺花香茶菜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腺花香茶菜根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1)、腺花素(2)、乌索酸(3)、β-谷甾醇(4)、7α-羟基豆甾醇(5)、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的根中获得,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甘肃产毛叶香茶菜二萜成分及其化感潜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对甘肃产毛叶香茶菜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通过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共鉴定出5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RabdosinB(Ⅰ),Rabdosinate(Ⅱ),Epinodosin(Ⅲ),Epinodosinol(Ⅳ)和Lasiokaurin(Ⅴ);并对其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Epinodosin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粗提物对莴苣和黑麦草种子的萌发表现为延迟作用,对苗高和根长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化合物Epinodosin对莴苣幼苗根生长有显著的"低促高抑"作用.根尖压片技术显示:低浓度(25-100μmol.L-1)的促进作用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活性成正相关;高浓度(150-200μmol.L-1)的抑制作用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成负相关.该类化合物很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化感物质在其自然生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首次对间断香茶菜(Isodon interrupta)70%丙酮水提取物开展了化学成分研究,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松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分别鉴定为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1),podocarpa-8,11,13-triene-7α,18-diol(2),7β-hydroxyabieta-8,11,13-trien-18-oic acid(3),7α-hydroxyabieta-8,11,13-trien-18-oic acid(4),abieta-8,11,13-trien-18-oic acid(5),和15-acetoxy-7-oxodehydroabietic acid(6). 相似文献
15.
从唇形科尾叶香茶菜叶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提取了4个对映-贝壳杉烯型二萜,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以及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方法,对以上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化合物1在该植物的文献中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王艳红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7(2):49-51
从紫毛香茶菜干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二萜化合物,利用红外、紫外、质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光谱方法,对这2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紫毛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17.
从圆瓣姜花Hedychium forrestii Diels.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由IR、NMR、MS等波谱分析方法鉴定为半日花烷型二萜labda-8(17),11,13-trien-15(16)-olide(1)和isocoronarin-D(2);此外还通过GC-MS鉴定了3个甾类化合物:菜油甾醇3、豆甾醇4和谷甾醇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