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煤矿安全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煤矿安全等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安全系统的因素集进行单因素评价,结合所有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判。算例表明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能够对煤矿安全系统进行评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保证矿业安全运行。方便各煤矿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在多准则、多目标或无结构特征的复杂问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评价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方法中因人为因素、模糊因素及动态因素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情况,依据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构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多级模糊评判模型,提出了神经网络分级BP学习算法,解决了多级模糊评判中权值学习困难的问题,使训练速度和评判的准确性大幅提高.以鸡西矿业集团煤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安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价,综合评判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3.
基于AHP-FUZZY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践建立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体系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合理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各个单因素评判和整体综合评判,得到的结果直观、科学、合理、可靠,可在了解系统各个因素安全状况的同时,掌握系统整体安全状况,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分析通风系统影响因素以实现准确可靠的通风系统评价,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建立了煤矿通风系统评价模型.通过对煤矿通风系统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评价指标变量与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之间的线性关系,确定了综合主成分安全风险值,从而实现了煤矿通风系统定量化评价.应用SPSS软件实现了对某矿井通风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不仅降低了各项指标间的信息重叠,简化了采用层次分析对于安全风险层次划分的负担,而且大大减少煤矿安全评价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可为安全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研究煤矿安全评价中层次分析法判断矩阵一致性及排序权值的求解问题.基于煤矿环境的特殊性及系统的复杂性,为能够全面评价煤矿的安全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煤矿进行安全评价.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保证、权重的求解是层次分析法的主要环节,如何求得元素的权重并确保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是层次分析法的主要研究方向.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判断矩阵排序权值,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矿系统安全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煤矿危害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和系统安全方法,建立了煤矿综合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权重进行了处理,为煤矿综合安全指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并提出利用煤矿安全指数来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BP神经网络在煤矿本质安全评价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井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机-环境-管理系统.运用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理论,以煤矿人、机、环境、管理4个单要素和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对煤矿本质安全的评价和持续改进开展了系统分析和研究.在人的行为理论分析基础上,建立人因素本质安全评价模型;对设备进行了人机工程学分析,利用可靠性原理建立了设备本质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在将煤矿井下环境归类为作业环境和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建立了环境本质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原理,以国家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为指导,建立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指标体系;根据人-机-环境-管理4个子要素建立了煤矿本质安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最后以陕西某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了煤矿本质安全建设的不足,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有效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最终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目标.  相似文献   

8.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综合评价体系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和控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一套动态的人、机、环境、信息、管理、文化和谐统一的安全管理体系,实现其本质安全化的目标.根据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用于评价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级综合评价模型,对神东补连塔煤矿和平煤天安十二矿进行了本质安全管理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价结果与煤矿企业实际基本吻合,此方法比较好的解决了系统多指标的综合问题.可广泛应用在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马昆 《工程与建设》2023,(2):436-438+484
为促进煤矿通风系统运行安全性提升,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开展对其安全评价方法的设计研究。本文在明确煤矿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安全评价指标,完成对煤矿通风系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通过隶属度函数,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评判对象因素集,实现对指标因子判断矩阵的构建;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实现对系统安全的综合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对比得出,新的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更能够实现对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的客观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0.
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原理来评价拱桥的工作状态,快捷、准确地了解桥梁的整体安全状况,为其加固、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空区安全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空区处理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采矿技术难题。未处理的大型采空区是大面积突然冒落的顶板冲击地压的隐患。定期实施采空区安全评价,是用空场法开采的地下矿山为了确保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之一。本文阐述了采空区安全评价理论,以实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应用。借助该理论评价采空区及其相关工程的稳定性,技术可行、准确可靠且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2.
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研究了中国煤矿安全监察机制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国外煤矿安全监察的先进经验,并完善相关对策的建议。本文的观点对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监察水平,扭转煤矿安全局面,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重要借鉴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煤炭企业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方面分析煤炭企业进行安全投入的驱动因素,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安全投入驱动机制模型,并对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企业进行安全投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之分,煤炭企业是否愿意进行持续有效的安全投入,主要是看其主导因素是否具有持续的动力。在上述对驱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安全投入动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煤矿企业安全投入驱动机制进行评价,以为煤矿企业提升安全投入驱动机制等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煤矿安全立法的现状,比较了我国当前煤矿安全法律制度与如同国家的差距,指出目前我国在执法、司法、工会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完善煤矿安全法制建设提出了建谈.  相似文献   

15.
韩红远  朱翔宇 《太原科技》2007,160(5):63-64
介绍了现场总线CAN的主要特点及其使用情况,探讨CAN总线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及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成连华  贺晨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7):11882-11889
为了更加科学地引导建筑施工项目实现安全生产,提出一种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建筑施工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以“人-机-环”为主导思想的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然后应用结构效应的概念理论,从项目管理行为风险和项目施工状态风险两个方面,构建基于结构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提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包括2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最后构建基于AHP-DEMATEL的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项目管理行为的综合影响度最高;二级指标中施工单位管理行为和高处作业及防护综合影响度较高,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下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国内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提出了明确企业责任制、建立煤矿安全保障体系、依法整顿治理乡镇煤矿、依法加强煤矿安全监察、强化安全培训等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对策。对扭转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预防煤矿井下水害事故,提高煤矿应急救援水平,实现对水害事故紧急避险系统的定量评价,建立煤矿井下水害事故紧急避险系统逻辑模型和系统可靠性数学模型,分析水害事故发生时各单元件间逻辑关系,并对其进行任务效率评价,计算各单元件及系统的可靠度.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在相同约束条件下,系统中各单元件并联时的可靠性大于串联时的可靠性;井下37#右采区发生水害事故时,系统可靠度为良.该研究为紧急避险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矿山安全管理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矿山安全管理分成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操作人员的素质和矿山安全检查三个指标层,对其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安全评价,并以某矿为例进行了实际应用,得出了该矿安全管理的安全等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