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海燕  朱孔盛 《科技信息》2013,(25):396-396,404
<正>0概况顶板水是我国煤矿开采最普遍、最直接的主要水害之一。厚煤层开采,因顶板破裂高度大,影响到的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范围大,顶板水害威胁程度更大;特别是在采深大、煤层厚的矿井,则更为突出。据井田勘探阶段(精查)报告对西部采区3煤顶板砂岩水的分析评价:条件简单,开采不会有顶板涌水。但近年来九、十一采区的初步开采时,工作面顶板涌水一般达到30100m3/h,11305、11306工作面老空放水量分别达到46.6万m3、70万m3。说明济宁二号煤矿西部采区3煤顶  相似文献   

2.
煤层顶板岩层富水性分区指标及其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矿井顶板水害发生与防治过程中的环境时变性及模糊性问题,着重研究了兴隆庄煤矿3煤顶板中(粗)砂岩厚度、冲洗液最大消耗量、取芯率、平均孔隙度、断层密度5个因素的影响作用,同时参考了钻孔测井电性曲线的影响,然后利用信息拟合方法完成了顶板富水性分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模糊预测,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
针对范各庄煤矿5煤层顶板稳定性问题,以范各庄煤矿的大量钻孔资料为基础,结合煤矿顶板的岩性经验分类理论,将范各庄煤矿5煤层顶板合理的分为坚硬型顶板、中硬型顶板和软弱型顶板,并依据相应经验公式计算出5煤层采动后顶板冒落带高度和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结果表明:范各庄煤矿5煤层顶板按开采冒落带高度可分为高冒落带、中冒落带、低冒落带以及微冒落带;按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可分为强导水裂隙带、中导水裂隙带以及弱导水裂隙带。研究初步确定了矿区顶板稳定性特征,为范各庄煤矿5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兖州矿区3号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对兖州矿区3号煤层顶板砂岩含水性能认识不足,造成了多次矿井的突水事件,甚至淹井停产。分析了兖州矿区3号煤层顶板砂岩的物质组成、孔隙微观特征和岩石力学特征、渗透性能、富水性情况的基础上,利用GIS多元信息拟合技术对3号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进行了突水危险性进行了初步评价。该研究对类似条件下其他矿区水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平禹煤电公司新峰四矿部分采面软煤层复合顶板的分布情况、力学特性、对掘进、采煤的影响,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对其实际效果进行了经济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6.
顶板砂岩富水性的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以山东裕隆集团唐阳煤矿631综放工作面瞬变电磁法探测为例,分析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在探测工作面顶板富水性中的应用。通过井下探放水钻孔及实际揭露资料验证,该方法探测工作面顶板富水位置和范围是非常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能为井下水害预报和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层顶板垮落是煤矿生产常见的灾害,煤层顶板稳定性预测是防治顶板事故的关键技术措施。构造应力是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利用FLAC3D软件,分析在构造应力的影响下煤层顶板在采动过程中的变形破坏特征,以及不同侧压条件下煤层顶板的移动规律。结果表明,顶板破坏在岩梁中部是由下向上发展的,在一定的条件下,随着水平构造应力的增大,顶板破坏范围逐步减小,顶板岩层的位移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8.
根据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采场顶板质量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实例表明该模型的评价正确率高,是用于解决复杂非线性系统评价问题的有效方法。可望在煤矿开采领域其它评价问题中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急倾斜煤层顶板特点,并结合开采实践经验,阐述了龙湖矿急倾斜煤层开采的支架布置方式和采空区处理方法,对开采急倾斜极薄煤层的顶板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赵庄矿自然地理、区域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矿井突水灾害的基础上,根据研究区的断裂构造、隔水层厚度、奥灰水压以及奥灰顶部富水性在空间区域上的变化特征,研发了基于GIS组件的顶板砂岩水预测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了评价指标的自动统计、图形的管理等功能,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同时应用非线性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确定了各主控因素的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煤层顶板砂岩富水分区评价模型,大大提高了预测指标统计的速度和精度。并应用该系统对3号煤层顶板砂岩富水性进行了评价,为井田3号煤层顶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与预测和井下水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东欢坨北二采区8煤的导水裂隙发育、覆岩与各含水层间距、构造复杂情况的分析,得出8煤顶板突水危险性等级评价图,为8煤的开采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12.
梁宝寺煤矿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严重威胁,本文主要探讨了该矿3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的特征及其综合防治水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利用钻孔资料,统计芦岭煤矿10#煤层顶板30m以内砂岩和直接顶的厚度。依据硬质岩石质量分数、直接顶厚度与采高的比值(Km)分析顶板的岩性类型和顶板的结构类型。结果表明:1”煤层顸板岩体岩性分为硬质岩体、中硬岩体和软质岩体三类,分别约占矿区的50%、35%、15%;顶板结构类型为老顶直接覆盖型、伪顸+老顶型、直接顶+老顶型和伪顶+直接顶+老顶型四种;顶板工程地质类型分为无周期来压、有周期来压和周期来压强烈三种,依次占矿区的49%、50%、1%。该矿地质条件较好,研究结果为矿区工作面布置方法、顶板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矿井突水模型试验中的顶板离层破坏,用有限差分程序(FLAC)中的interface单元模拟层理面,开展流-固耦合模拟研究.实现了对矿井突水模型试验中顶板离层破坏和突水全过程的模拟,模拟结果较好地刻画出煤层开采后顶板岩层从沉降、离层直至垮塌突水的整个过程,能有效反应出矿井突水前顶板围岩位移急剧增大,渗压先增大后迅速降低的过程.同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二者吻合较好,表明所用的方法能够正确模拟矿井突水和顶板破断过程,该方法可以为矿井顶板离层破断突水等问题提供数值基础和相关前兆参数.  相似文献   

15.
灰色聚类评估在煤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减少煤矿突水带来的危害,准确掌握煤矿发生突水的可能性,采用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建立矿井突水预测模型,进行矿井突水预测。实例表明,灰色聚类评估方法在煤矿突水预测中可以取得满意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更加可靠。该方法在煤矿突水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灰色聚类理论的应用范围,并为煤矿突水的准确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榆阳煤矿升级改造项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描述,根据该矿水文地质特征和矿井开采方式,分析了矿井水灾害方面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矿井水灾害危险度进行分析,采用函数分析法确定了矿井水灾害的危险等级,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求出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事故树的概率重要度、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等参数,并对榆阳煤矿3.00 Mt/a产业升级改造项目防治矿井水灾害提出对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集徐州-大屯矿区的地表水、矿井排出水与灰岩水,测试了主要有害微量元素的浓度,并通过[Na~+],[Ca~(2+)],[Mg~(2+)]计算了钠吸附比。发现矿井水中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地表水,按照国家水质标准属于五类或劣五类水。矿区地表水中微量元素浓度虽未超标,但矿区的地表水高于非矿区的地表水,说明矿井水对地表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影响到水体,底泥,以及土壤。从灌溉的角度来看,矿井水的钠吸附比较高,距离矿井水排放处近的地区,可能受到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煤层顶板淋滤水的钠吸附比比煤层淋滤水的高,原因在于煤层顶底板中粘土矿物的离子交换吸附,从而对土壤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为预防和控制采空区砂岩顶板跨落岩石摩擦火花和高温引发的瓦斯事故,采用电动摩擦试验装置,进行了岩石自然和饱水状态下摩擦打火和表面升温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顶板跨落时岩石相互摩擦产生火花且表面升温,升温值与岩石质量、跨落高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岩石质量满足三次幂级的函数关系,饱水岩石摩擦产生火花的频率、强度及表面升温值较自然状态下有明显的降低.本文通过注水岩石试件试验,为减少岩石碰撞火花和降低岩石表面温升值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为防止因顶板跨落而诱发瓦斯灾害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源为"四含"的顶板水是祁东煤矿7130工作面安全生产的最大危险源。煤矿开采会形成顶板岩层破裂带,其电性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通过监测电阻、激励电流和自然电位的的变化,发现其与顶板出水水量和老塘水涌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通过祁东煤矿地电场监测试验表明,顶板水害是可以超前预测的,其中自然电位的超前预警量最高达25天,最低为5天,激励电流的超前预警量最高达26天,最低为2天。这种预测方法对其他受顶板水害威胁的煤矿预防顶板水害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煤层底板奥灰岩溶裂隙水是山西大远煤业有限公司主要水害类型之一,本文以大远煤业现主采煤层2#为例,结合井田钻孔资料分析了2#煤底板奥灰水压、奥灰水位、奥灰顶部相对隔水层厚度等因素。计算了突水系数,绘制底板承受的奥灰水压等值线图、隔水层厚度等值线图、奥灰含水层突水系数等值线图。用突水系数方法评价矿井突水危险性,并划分了井田带压开采安全区、相对安全区、相对危险区和危险区危险性分区。根据分区、突水危险性等具体条件,提出防治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