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在明清之际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耶稣会的中介作用不可忽视。从西学东渐的角度看,耶稣会士虽未能把西方宗教强加给中国人,却通过文化交流开阔了中国学者的视野,使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风尚。从东学西披的角度看,耶稣会士输入的中国文化在欧洲产生巨大反响,激发了启蒙运动重要思想家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何谐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2):52-54,47
16世纪以后,带着对古老中国文明的憧憬,大批西方传教士离别故土,踏上了寻找中国的旅程。这些来华传教士成为东西方两种不同文明交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17—18世纪间,法国耶稣会士成为在华传教的主角。他们致力于对中国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辉煌成功,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进而引发了18世纪欧洲的“中国热”。本文从法国耶稣会士来华传教的历史背景以及历史发展进程入手,论证了法国耶稣会士的中国研究及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即刺激了欧洲本土对中国的研究,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引发了欧洲的中国热,在法国汉学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奠定了19世纪西方汉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东来的欧洲耶稣会士在将西方文明传到中国的同时,还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特别是堪称中国文化精髓的儒家经典的西传,使中国文化与欧洲的文化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不仅使欧洲开始认识中国,同时还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东来的欧洲耶稣会士在将西方文明传到中国的同时,还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西方。特别是堪称中国文化精髓的儒家经典的西传,使中国文化与欧洲的文化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不仅使欧洲开始认识中国,同时还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619年,也就是390年前,德国耶稣会士邓玉函(Johannes Schreck,1576~1630)与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到达澳门.二人与中国学者共同译撰了多部西方科学技术书籍.当时的他们只是将其工作视做是天主教耶稣会修会在中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之合作的中国学者则多是在儒家经世理念驱使下进行着引进西方天文历算及实用机械等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事业.然而,他们的工作确实开启了中、德学者直接科技合作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刘咨 《科技信息》2010,(13):210-210
在中国的翻译历史上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从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第二次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第三次是高潮是出现在晚清的西学翻译。佛经翻译为中华文化的长河引来了从印度来的水,而明末清初耶稣会士的翻译则带来了来自西方的水,掀起了中国翻译的第二次高潮。本文通过对耶稣会士翻译思想进行总结概述,探究其在中国文化上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随着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西方的解剖生理学开始传入中国.这是西方生理学传入中国之嚆矢.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时的解剖生理学专著和一些“性学书”中所阐述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分析了这些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并探讨了这些知识来到我国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8.
明束清初,随着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西方的解剖生理学开始传八中国.这是西方生理学传入中国之嚆矢.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时的解剖生理学专著和一些“性学书”中所阐述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分析了这些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并探讨了这些知识来到我国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9.
用拉丁字母拼读汉字是明末来华耶稣会士借鉴西方音韵学理论和方法,学习汉语的一种特殊方法。从最初的《葡汉词典》到后来的《西儒耳目资》,这种方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初创——完成——完善的历史演变过程,不但开启了中文拉丁音化的历程,而且对日后汉语拼音方案的形成及汉语音韵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步真原》是波兰籍耶稣会士穆尼阁与中国天文学家薛凤祚合作编译的一部著作,系统介绍了西方数学天文学和星占学知识,其中的天文学系统实际上是以哥白尼日心地动模型构建起来的.概述的前面有一篇匿名的序言.从该匿名名称的特点以及序文的内容来分析,这位匿名作者当是著名的思想家方以智,序文的内容对于我们理解方以智对西方天文学的态度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中国先进军事文化面一临着多元社会文化理念和外来文化观念的挑战与冲击,文化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影响我军长远发展,事关我军性质、宗旨和本色的重要课题。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进程中,要维护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安全,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的思维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文化,永葆文化发展的方向性和科学性;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西方军事文化成果,增强文化发展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必须以阵地的意识加强先进军事文化传播,强化文化发展的指导性与教育性。  相似文献   

12.
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岁月里,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不断交流、兼容与衍生,逐渐形成和焕发出独特的文化个性,为岭南乃至中国社会的建设谱写了重要的诗篇。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氛围下,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必然会产生新的碰撞与融合,其规模和后果必将是空前的,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明发展史表明,数学理性在西方宇宙观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描述宇宙结构上展现不可思议的有效性。中西方古代数学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存在巨大差异,导致中西方古代天文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建构。从中西方数学文化史意义上看,西方数学文化对民族思维方式、民族理性精神的影响巨大,而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中起理性建构作用的是周易,而不是中国古代数学。  相似文献   

14.
茶与咖啡是风靡全球的两大最重要的饮品。茶,包含中国多种文化元素;咖啡,代表西方多样的文化精神。这两种饮品已经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两种文化的碰触,折射出两种文化的差异与内涵。从茶与咖啡的起源、传播,所承载文化等方面对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做以比较。来论证中西方文化全面、立体的交融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菜名的日译与饮食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饮食文化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菜名日译时采用直译、音译、注释、意译、借译等五大基本原则和方法,阐述了其文化可译性。事实证明:对菜名这一特殊语言材料进行合理、恰当的翻译研究有利于跨文化交际,传播中国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减少国际交流中的误解,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从风俗习惯差异、价值观差异、成语表达差异、称谓用语文化差异、独特的文化等方面解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推进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政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民国初年开始,随着汉地佛教的复兴,藏密在内地渐起,汉藏佛教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之赓续。这不仅缘起于佛教界自身发展所承载的文化交流使命,而且与宗教文化所赖以存在和交往的政治情势息息相关。这一时期汉藏佛教界作为西藏与内地文化交流的主体是其社会地位和政策空间共同演进的历史结果,彼此间文化交流的发展是其间政治背景与宗教文化自身因素相作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并开始中国化,除了它能够满足近代中国的政治需要以外,还有重要的文化原因。近代中国主导性文化的危机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提供了文化前提,救亡图存的文化需求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众多西方文化中脱颖而出,文化性格的契合使得马克思主义获得了广泛的文化认同,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最终提出。  相似文献   

19.
孔子与耶稣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仁”与耶稣的“爱”作为东西方伦理的核心观念和根本原则,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特殊曲文化精神与文化性格。二者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在神与人的层面上,又有着极大的差异性。比较孔子的“仁”与耶稣的“爱”,诠释其内在的价值,辨析其德性的差异,挖掘其合理的因素,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以及重新构建现代人际关系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俊杰“东亚诠释学”建构目标,以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儒学经典诠释传统为触点和重要理论来源,以日本、朝鲜等东亚其他国家的儒家经典诠释传统为开拓点,以西方诠释学理论为参照,以“经世”为目的,探讨如何在“全球化”或“超国家化”的趋势下,在保留本土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儒家精神作为东亚文明的共同资产与世界文明进行对话。这对于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