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种三维图形视景快速构造和显示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三维图形视景快速构造和显示方法。方法通过对三维视景数据的分析,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创建三形视景的层次数据结构,实现三维图形视景的快速构造及其显示。结果由于该表示方法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同时允许综合运用多精度表示,实例表示等图形加速技术,不仅提高了构造三维图形视景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了三维图的形视景的显示速度。结论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以层次化方法组织视景数据,加快了三维图形视景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了如何在微机上实现对窗外视景的实时仿真,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视景服务器和从视景位的概念,以从视景位来模拟单个通道,完成某个角度的场景的渲染;以视景服务器来模拟SGI工作站并协调各个从视景位的同步和通讯,重点介绍了视景服务器的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三维图形视景快速构造和显示方法。方法 通过对三维视景数据的分析,利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创建三维图形视景的层次化数据结构,实现三维图形视景的快速构造及其显示。结果 由于该表示方法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同时允许综合运用多精度表示、实例表示等图形加速技术,不仅提高了构造三维图形视景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了三维图形视景的动态显示速度。结论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以层次化方法组织视景数据,加快了三维图形视景的构造和显示。  相似文献   

4.
王玮  万华森 《江西科学》2010,28(2):250-251,264
根据驾驶模拟器中道路三维视景设计思路,设计一种基于边桩计算的道路三维视景设计方法。使用C#语言编写应用程序,通过输入道路横纵断面设计数据,进行道路中边桩计算,实现道路三维虚拟视景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二维视景构建低成本空管塔台模拟系统的解决方案,重点研究了该模拟系统的视景建模方法和管制模型的建立,并设计了系统实现的原理框图.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网络动漫游戏设计的逼真性,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网络动漫游戏设计方法。在计算机视觉下进行游戏设计过程中的三维视点跟踪识别,提取三维动漫游戏视景仿真图像的角点信息,结合点跟踪渲染方法,建立三维动漫游戏视景图像的多维视点跟踪重构模型,通过局部信息融合和特征检测方法,进行动态补偿和图像转换控制,运用三维动画重建的方法,实现三维动漫游戏视景仿真和虚拟现实重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进行三维动漫游戏视景重构和游戏设计的渲染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输出信噪比,提高了三维动漫游戏设计的逼真性和人机交互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履带式汽车虚拟驾驶训练系统为背景,研究驾驶训练系统的虚拟现实和视景仿真等技术,设计了包括动力仿真系统,视景仿真系统,音响仿真系统,仪表仿真系统和测评仿真系统等子系统所组成的履带式汽车虚拟驾驶训练系统,并讨论了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功能和技术原理。  相似文献   

8.
赵恩凤  刘彤  张林波 《应用科技》2010,37(10):52-56
针对大规模仿真系统中仿真应用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问题,实现了基于HLA的舰船编队分布式仿真系统.介绍了网络通信仿真系统、舰船编队管理系统以及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重点讨论了实现视景仿真系统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结合Vega与OpenGL的优点实现了视景仿真系统的交互式操作,解决了用户与仿真系统间的互操作问题,实现了界面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多机协同的分布式海上攻防视景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层体系结构,构建了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多机协同的海上攻防对抗仿真系统.根据舰载反舰导弹的攻防过程设计仿真模型.为逼真描述作战环境和态势进行视景仿真,采用改进的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进行海浪建模;利用粒子系统的基本原理,结合OpenGL的纹理映射技术,实现动态爆炸模拟.根据仿真模型设计各联邦成员,将三维视景仿真作为联邦成员加入仿真系统的联邦执行以实现多机协同渲染,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显示帧率,并使视景仿真可灵活扩展.  相似文献   

10.
张天和  刘春 《科技资讯》2013,(30):13-15
本文介绍了粒子系统的基本原理,针对视景特效进行分析建模,而后利用面向对象技术与广告板技术使视景特效模块化,形成了一个简单易用、容易扩展的粒子系统视景特效模块,可方便地与游戏引擎模块整合。文中给出了粒子系统视景特效层次结构关系的建模实现,通过面向对象技术,对粒子系统视景特效进行集成与封装,最后使用XNA Game Studio对一些具体视景特效(如,雨水、雪花、喷洒等)进行生成并组件化。  相似文献   

11.
将视觉人类学"工具化"、"技术化"及研究对象的不同界定和对视觉研究理论的陌生,导致视觉人类学被"边缘化"。视觉人类学的当代研究,不仅需要研究人类视觉文化遗物和通过镜像聚焦和折射的文化视像,还需要直接面对人类活态的视觉文化现象,面对不同群体的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和视觉行为,研究人类的群体性图像信息、视觉符号和视觉文化行为,关注视觉媒体和媒体革命对文化的影响,考察在现代视觉媒体影响下的文化涵化、文化冲突和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电化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实际出发论述了加强电化教学建设应注意加强电教管理;电教队伍建设;电教硬件与软件建设手段的应用与科研。  相似文献   

13.
 在GPS信号较弱甚至失效的环境下,视觉伺服能够通过视觉信息控制自主飞行,因此近年来视觉伺服在自主飞行控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根据获取的图像信息不同,可将视觉伺服分为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和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与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相比,基于位置的视觉伺服位姿估计稳定,可直观地在直角坐标空间定义机器人运动,符合机器人工作方式,且控制器设计简单,但控制精度受摄像机和机器人标定精度的影响,且计算量较大。对于小型四旋翼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的应用研究中,视觉伺服的实时性、精确性和鲁棒性尚待提高,且小型四旋翼无人机的智能化不高,在室内室外模式转换及室内协同控制方面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三种典型的可视信息建模方法,特别是逻辑图象建模方法;借用人机通信中轮廓与细节相分离的原理,提出轮廓与细节相分离的可视建模方法。最后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可视信息检索方法。  相似文献   

15.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类视觉特征的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是景观空间视觉质量评价的基础。以景观空间中视觉吸引要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种视觉吸引要素的搜集整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校区周边207人进行测试,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普测人群的测试结果结合景观视觉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12个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包括:空间尺度和距离、实体、边界、色彩、线条、形体、瞬逝自然景象、植被、质地、水体、动态景象、阳光。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各视觉吸引要素量在景观空间中所占比重的不同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分析认为,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的丰富度是景观视觉评价的重要依据,也可为景观美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空间通视性对高速公路隧道路段驾驶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运行环境特性,首次提出空间通视性对隧道路段驾驶行为的影响.在给出空间通视性定义和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分析空间通视性的影响要素,并从道路平曲线、竖曲线、驾驶员视觉特性三方面对隧道空间通视性临界条件进行理论计算.依据实测数据,建立基于空间通视性的高速公路隧道驾驶行为变化规律:通视型隧道驾驶行为变化过程可分为两区段,而非通视型隧道可分为三区段.并给出了典型空间通视型隧道路段运行车速变化规律图.  相似文献   

17.
Hearing visual motion in depth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Kitagawa N  Ichihara S 《Nature》2002,416(6877):172-174
Auditory spatial perception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visual cues. For example, if auditory and visual stimuli are presented synchronously but from different positions, the auditory event is mislocated towards the locus of the visual stimulus-the ventriloquism effect. This 'visual capture' also occurs in motion perception in which a static auditory stimulus appears to move with the visual moving object. We investigated how the human perceptual system coordinates complementary inputs from auditory and visual senses. Here we show that an auditory aftereffect occurs from adaptation to visual motion in depth. After a few minutes of viewing a square moving in depth, a steady sound was perceived as changing loudnes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daptation to a combination of auditory and visual stimuli changing in a compatible direction increased the aftereffect and the effect of visual adaptation almost disappeared when the directions were opposite. On the other hand, listening to a sound changing in intensity did not affect the visual changing-size aftereffect. The results provide psychophysical evidence that, for processing of motion in depth, the auditory system responds to both auditory changing intensity and visual motion in depth.  相似文献   

18.
视觉人类学除去它所包含的艺术和科技的成分之外,反映了人类学一个最根本的人文价值取向,即关注视觉背后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同时,除了通过影视手段记录、表达民族志或人类文化内容及观念的拍摄和研究,它还应该研究视觉工具与人类视觉力的开发,研究视觉认知与视觉思维、视觉符号、视觉表达、视觉传播及视觉文化的传承模式等,另外,关于视觉文化的社会分层、社会控制、时代意象等,都应该是当代视觉人类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视觉搜索与视觉工作记忆分别是注意理论与工作记忆模型中的研究焦点,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也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颇具争论性的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视觉工作记忆影响视觉搜索,也有研究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还有的认为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交互影响。但总的来说,视觉搜索与视觉工作记忆存在着明显的交互作用,因为他们共享一个资源有限的视觉系统。  相似文献   

20.
为使常规视功能检测更加系统化、标准化,研制了视功能微机检测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有视野检查、斜视及同视功能检查,视觉对敏感度检查和视锐度检查,可用于视觉医学研究及视功能临床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