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市场经济冲击下文学媚俗化倾向抬头以及文学传媒方式的变革等原因,当前大众文学欣赏呈现出通俗化、流行化、异类化、网络化、直观化等特点。在当前大众文学影响下,传统文学面对诸多方面的挑战,对传统经典的导读应有更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现象日益凸显。兼具文学与传媒双重特性的影视文本与文学文本相比,在文学性上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与传播方式、传播要求以及接受方式、接受对象等因素密切相关。影视文本文学性的转变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是利弊兼具,对此我们应审慎对待,择优引导,促使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当代传媒的视觉化转型,有力地冲击着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图片、影像排山倒海的包裹,数字化技术大规模的生产和复制.消费欲望的此消彼长,以及意识形态的层层浸润,似乎在短短的时间就让曾经完美的印刷传媒帝国黯然失色,并将文学趋向边缘,令诗性语言日渐暗淡。本文试图解构现代传媒制造的神话,追问诗性语言和诗性世界的去处。  相似文献   

4.
传媒作为文学传播的手段和载体,其每一次革命性突破,都随之影响文学的内变.现代传媒与文学结盟,把文学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生存空间.晚清时期,中国小说借助于以期刊杂志为主体的现代传播媒介,堂堂正正地步入了文学殿堂,成为中国文学的主角.申报馆的一报一刊--<申报>和<瀛寰琐记>,开创了我国报刊文学的先河.<新小说>的问世,促成了二十世纪初期报章小说繁盛一时的新局面,也引发了中国近代小说观念的彻底变革.从传播学的角度考察,现代传媒对中国小说发展的影响意义之大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5.
传播视域下文学与媒介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媒介文学化”与“文学媒介化”两个维度。考察新世纪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发现,“文学媒介化”借助于新媒介(网络与手机)得到了大力彰显。网络文学与短信文学既是“文学媒介化”的结果,也是“文学媒介化”的“新宠”。“文学媒介化”不仅使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革,也使短信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更,从而在整体上促使新世纪文学的生产方式发生变迁。  相似文献   

6.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0,(6):F0002-F0002
邓莹辉,1964年生,男,土家族,湖北巴东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与文学结缘,主要融合了文学修辞手法、文学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形式等。修辞手法主要运用于新闻标题;文学描写手法体现在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现场化、现场细节化、细节形象化;通讯类新闻及其栏目设置,主要运用了篇章结构形式;联想和想象是新闻的禁区,是导致假新闻的主要渠道。新闻与文学的结缘是受众审美需求以及文化品位提升的表现,是今后新闻传播发展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传媒正日益成为一个“超级文化问题”,其影响力几乎已经波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文学也不例外。文学与诗学事实上的传播学转向,使“主体论文艺学”渐次式微,也使“诗学重构”必然成为媒介时代的诗学策略。随着文化研究的崛起与“泛文学时代”的来临,现代传媒的操纵作用愈益彰显,文学的媒介性也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工具论文艺学”必然会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走向媒介诗学”,是当代诗学突围困境的一种有价值的尝试与拓展。  相似文献   

9.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1,(5):F0002-F0002
彭红卫,男,1966年9月生,汉族,湖北红安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和2008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分别获得文学硕士(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博士学位(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屈原学会、中国楹联学会、湖北省古代文学学会、宜昌市三峡诗词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传媒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转型是和传播媒介密不可分的,媒介在其中甚至起到关键性、主导性作用。检视文学的发展即可印证这一点。从口耳相传到刻在甲骨之上,文学克服了声音稍纵即逝的局限以文字的形式保存下来从而成为历史性存在,纸张的使用和活字印刷的出现又使文学在共时性维度得以大面积传播,从而扩大并巩固了文学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媒体文化语境中,文学的发展呈现新的态势,而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热潮成为其最突出表征。这一文学现象,除了表现出文学传播方式的变化,在更深层意义上反映出作家、作品、受众这三大文学要素同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应高度重视当前文学作品的影视化热潮这一现象,充分认识文学文本与影视化后的媒体文本的“互文本”关系,及时把握当前媒体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并扬利去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流媒体技术,阐述了基于流媒体技术的文检课多媒体网络课件制作和文检课网络教学系统组成,提出了流媒体应用于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以来的文学发展史已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文学与媒介之间存在着一种极为复杂的多重互动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媒介绝不只是丈学创作的工具和手段;对于作品及传播来说,媒介也不只是作品贮存的载体与流布的通道;对于读者来说,媒介也不仅仅是认识理解文学的门径与渠道。在一定意义上说,媒介作为文学跨时空传播的物质载体,它既是文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也是文学实现社会价值的主要依托,而且还是艺术理念与审美精神的寄身寓所。媒介在与文学长期相互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已日渐由丈学的形式因素转化为它的内容与本质因素。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媒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媒体与少数民族体育的互动进行界定.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借助媒体的宣传优势,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文化发展.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体育为媒体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为少数民族地区形成民俗节庆体育活动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共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文献信息环境,是以现代文献媒体为基础,采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系列环境条件的集合。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环境,是保证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外有关原始文艺的动力学研究中,逐渐相对稳定地形成了第一推动力分析方式和媒介推动力分析方式两种最基本的思考路向。这种思考路向有助于文艺起源体系脉络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因电而产生的科技手段不可阻挡地促使学艺术变换形式,出现了电影故事片、电视剧、网络学、影视音乐舞蹈等电媒艺,它与传统的口媒艺、纸媒化相比,在创新、传播、功能诸方面都显示了独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主体间性理论的引入使文学理论成为交流理论,为审美想象的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审美想象是文学主体交流的中介之一,它以情感为基础,以审美判断为交流活动的表达形式,并在对审美理想的执着追求中实现其在文学交流活动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