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中句型的差异与不同的文化有着很深的联系。本文主要就英语中非人称主语句进行探讨与归纳。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双项VP句中VP之间、NP之间以及VP与NP之间的关系呈现了纷繁复杂的态势,这是汉语历史语法发展的结果。“连动式”、“兼语式”等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反映双项VP句中的复杂关系。观察VP1施事与主语是否重合,两个VP的施事是否一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国炎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3,30(5):101-106
布依语的被动意义可通过两种形式来表现,一种是无被动结构标志词的语句。另一种是有标志词的语句。标志词各地分别有teη^33(不同地区分别又变读为ti:η^、tiaη^33等)、tшk^33、tso^31(有些地区又变读为tδo^11)。其中的teη^33和tшk^33是布依语固有词,而tso^33及其变读形式tδo^11则是从汉语贵州土语中借入的,即来源于汉语的“遭”。含标志词的被动句从结构上看大致可以分为6种类型,而所表示的意义可以概括为三条。 相似文献
4.
汉语句型的功能分析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这种分析不是在西方句法“主动宾”框架之上的“语用”分析,更不是以往所谓的“句类”分析,而是汉语句子结构类型的本体研究,是在深刻认识了汉语文化特征后,汉语语法学理论和方法的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人称代词追补成分的语义特征及其涌现因素,预测句末人称代词追补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具有程式化倾向,并挖掘了其程式化的潜在条件;基于基线阐释理论和自主依存联结探讨了人称代词追补句的层级组构特征及概念组合机制,发现其形式与意义间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此发现不仅彰显了认知语法“所见即所得”的理论价值,也弥补了人称代词追补句认知动因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和汉语中均存在表达被动意义的形武.由于思维方式、语言习惯的差异,英汉互译中常有不对等现象.在翻译和教学的过程中,应了解其不同,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王育霞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1):68-69
随着时代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所有学校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会使用英语成为当今学生不可缺少的一项技能。适当的英汉对比是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本文从英汉语的主语入手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相似点和差异。 相似文献
8.
9.
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日语的时候,往往很难把握日语人称表达。习惯了汉语“你(或者“您”)”、“我”、“他/她”和英语中“you”、“I”、“he/she”的用法,很容易直接使用日语的“あなた”、“わたし”、“彼/彼女”造句和翻译。然而日本人是很少使用人称代词直接称谓的。正确区别日语、汉语和英语人称代词的用法,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日语人称称谓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何华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5-99
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比较探讨中日汉字词之源流 ,是中日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摭举“女”、“风邪”、“老若”、“看板”、“放埒”、“调制”、“勾配”等词进行详考 ,对有关辞书和论著进行纠谬补缺 ,以供辞书编纂和中日语言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胡大伟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2):49-53
通常仅讨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点,而本文通过比较中英文法律条文,实例分析其语言特点,并得出了英汉法律语言之间的五大差异,这为从事法律翻译、法律工作的人员以及爱好法律的人士提供了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兼语式的实质是一类结构格局。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兼语结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兼语名词由V1前位移到V1后,即“S—O S—V1—V2”——“S—V1—O S—V2”。藏语语序古今变化不大,兼语结构格局始终“是S—O S—V1—V2”。藏语兼语的结构格局和甲骨文相同不是偶然的,而是藏汉语同源的凭证。 相似文献
15.
汉韩语主语省略的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简要描写了汉语和韩语对话结构和叙述结构中句子主语的省略现象,发现虽然汉语比英语更少使用主语,但却比韩语更多使用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叙述结构中汉语相邻句中的动词谓语如果不具并列承接性或不具同类性,主语不能省略。相反韩语更多地省略句子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文章由此推测,汉语和韩语分别属于"主体"和"客体"为中心的语言,准确地说,"主体中心"和"客体中心"之间存在一个连续性,汉语是偏向"主体中心"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言中的动物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秀霞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4):63-65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英汉语言中都有大量包含动物意象的词语.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关动物的词语就逐渐在人们的语言中获得了约定俗成的文化意象.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意象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英汉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对比与文化对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真洪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3,19(1):98-100
讨论了英汉翻译研究中语言对比与文化对比之间的依从关系,阐述了在英汉翻译研究中,语言对比和文化对比研究是翻译研究的依据,文化对比研究必须建立在语言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问题域,有助于准确深刻地讨论社会革命语言的功过成败。在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的发展史中,成就最大的是乡土语言,但在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乡土语言出现了严重的异化,很可能将来乡土语言会悄然消失。这里探讨乡土语言的一些关联域、问题域,以期恢复乡土语言的美学效果。问题域的研究必须是整体性的,乡土语言的整体性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是乡村中国所有问题的集结。 相似文献
19.
杨艳华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9(2):85-88
根据二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理论,以典型例子分析研究藏族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语言错误,说明汉、藏语言在藏族学生英语语言习得中的负迁移作用,并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汉语在吸收外族语词方面是积极的,成果是可观的。除了对一些日语词汇原形照搬之外,汉语借用、吸收外来词语——亦即外族语词——的途径是翻译,主要是音译和意译。音译0和意译,各有千秋,使用得当的话,二者都是行之有效的。认为意译外来词语是排斥外族语词进入本族语的表现,只有音译外族语词才有助于词语国际化、有助于汉语同国际接轨、有利于我们同世界进行直接交流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