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驴的大脑     
狮子和狐狸一起去打猎,狮子按照狐狸的建议,发了写有建议关于两个家庭之间结为联盟的信息给驴。驴特别高兴,它期待着和王室的联盟,去了开会的地方。可是,当塔吊到达那里的时候,狮子上去一把抓住了驴,然后对狐狸说:“这是我们今天的晚餐。我去打个盹,你在这里看着,如果你想先尝为快,有你好瞧的。”狮子走了,狐狸在那儿等着。然而狐狸知道他的头儿还没有回来,于是冒着危险把驴的大脑挖出来吃掉了。狮子回来后马上发现驴缺少了大脑,于是用恐怖的声音问狐狸:“你把大脑弄哪儿去了?…大脑?大王,它没有大脑,否则它就不会掉进您的陷阱。”  相似文献   

2.
本旨在通过回顾全球范围内对两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cystic echinococcosis.CE;多房棘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研究现状,结合对狐狸与寄生虫病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成果,探讨狐狸与两型包虫病传播之间的关系。全总结了世界各重要地区两型包虫病的流行与狐狸之间的关系,叙述了我国对于两型包虫病的生态学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分布的三种狐狸均为该病的终末宿主,同时强调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狐狸的野生动物包虫病生态学研究几乎空白,本指出,犬科等野生动物以及一些家善对于寄生虫病,尤其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就寄生虫病和其他疾病导致濒危物种受到严重威胁的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关于对包虫病易感的珍稀物种的保护的生物学的研究应该在今后的研究中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3.
灵仙的狐狸     
杨涛 《科学之友》2005,(7):49-49
狐狸,很少有人把它当做宠物饲养起来,像狗那样带出来遛的。这与它们的天性难改固然有关,但也与人们对它们的传统认识不无关系。狐狸这种珍贵的皮毛兽,现在还是普遍饲养在动物园或养殖场里,而它们作为宠物,只有极少数富豪们,才侍候得起。世界上的名贵狐狸,主要有蓝狐、雪狐、银黑狐、石狐、赤狐等几种。其中雪狐又称北极狐,皮毛更为厚实,显得极为珍贵。武侠小说中的“雪山飞狐”,应该是这种狐。  相似文献   

4.
动物王国中有十大骗子,如果把它们与人类社会中的各种骗子进行比较,最后你会发现,对于一些动物来说行骗无疑是值得的。第十位:狐狸排名第十位的是狡猾的狐狸,在南美洲的茫茫山脉中,狐狸必须诡计多端,因为这里的鸟体形都比较大。美洲鸵虽然无法飞翔,但也足以使饥饿难耐的狐狸望而却步。狡猾的狐狸不会轻易发动正面攻击,它等待美洲鸵离开后才开始放心大胆地享受那些未孵化的鸟蛋,狐狸面临的惟一麻烦就是鸟蛋太大,无法一口吞下去。作为十大骗子之一,狐狸向来都以阴险狡诈、巧妙解决难题而著称。你瞧,狐狸咬不开鸟蛋,就用脚将它踢开,以卵击石那…  相似文献   

5.
月光狐影     
月光下,一只狐狸闯入了我枯燥而单调的大漠生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狐狸在小山梁上由东向西地漫步,突然止步转身向左。我不失时机地高声喊一声:“狐狸!给你照相啦!”狐狸扭头向我看来……我突然意识到:危险在等待着这可爱的生灵。把它赶走,必须赶走,让它惧怕我们甚至憎恨我们……  相似文献   

6.
许多观点认为,豹子常常将一时吃不完的猎物悬挂在高高的树枝上,以等食物馈乏时再回来慢慢吃,这样既不易腐烂,又不易被狮子、鬣狗及狐狸等其他肉食动物偷吃。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7.
神圣的母爱     
凡是看过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者,都被狐狸的"母爱"行为所感动。老狐狸悉心养育自己的子女,陪伴小狐狸玩耍,教它们捕食、防身的本领。为了不让孩子们挨饿,母亲冒着生命危险偷取食物。母狐狸死后,父亲又毅然挑起了哺育全家的重担。然而,当小狐狸自立之后,老狐狸却一反常态,置亲生子女放声嚎哭、苦苦哀求而不顾,心狠地驱逐小狐狸去过背井离乡的生活。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相似文献   

8.
猎狐这项古老的运动在英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深受英国王室与贵族的喜爱.可是从2011年初开始,英国伊特维奇小镇的居民发现,原本胆小怕事的狐狸们竟反客为主,变得横行霸道起来.居民们忍无可忍,决定大开杀戒.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小女孩与一只小狐狸用纯真的友谊化解了这股戾气,撼动了长达300多年的猎狐传统. 狐患成灾 现年41岁的约翰·迪莫克是英国伍斯特郡伊特维奇小镇的警长.2011年初,约翰平静的生活被一群狐狸打破了.短短一周时间,约翰就接到4起报案,矛头直指一向隐居山林、安分守已的狐狸.几名报案者都气愤地称自家的鸡被狐狸祸害了.  相似文献   

9.
灵仙的狐狸     
狐狸,很少有人把它当做宠物饲养起来,像狗那样带出来遛的.这与它们的天性难改固然有关,但也与人们对它们的传统认识不无关系.狐狸这种珍贵的皮毛兽,现在还是普遍饲养在动物园或养殖场里,而它们作为宠物,只有极少数富豪们,才侍候得起.世界上的名贵狐狸,主要有蓝狐、雪狐、银黑狐、石狐、赤狐等几种.其中雪狐又称北极狐,皮毛更为厚实,显得极为珍贵.武侠小说中的"雪山飞狐",应该是这种狐.  相似文献   

10.
库克科娃出生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并在这里长大.中学毕业时,她听说俄罗斯南方某地进行着繁殖狐狸的试验,这使她对狐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项试验却把她带到了相反的方向——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她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兽医学教授格莱格·阿克兰一起工作.格莱格·阿克兰专门研究犬科动物的眼紊乱.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并非只有人才会撒谎,动物也会撒谎,而且还很巧妙。狐狸既狡猾又缺乏母性,它常和子女们争食。当母狐狸发现食物时,为了能得到较多的食物它往往会发出一种虚假的警告信号,故意把小狐狸吓跑,然后大吃大嚼起来。黑猩猩也常用撒谎来欺骗同类。动物学家在研究黑猩猩的过程中,观  相似文献   

12.
远古的拥抱     
<正>最近,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一个叫作"狐狸洞"的古老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大约5800年前的墓葬,其中完美保存着一对相拥在一起的成年男女的骨架。"狐狸洞"是欧洲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遗址之一,其巨大的洞穴墓室伸进海湾山腰超过500米,使用年代从公元前_年持续到公元前3200年,里面至少埋葬了170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一场地震导致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查那尔群岛上,有一种体型很少的狐狸,它的皮毛果红,就像成熟的红辣椒,而腹部雪白,如同用盐巴涂过一般,鼻子也是白色的,而体重仅1.5公斤,体长31厘米,看起来更像一个玩具,而不像是一个危险的肉食者。尽管体型很小,但它藏身却不容易,在岛上茂密的绿叶中十分醒目。这种极小的狐狸有着敏锐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现     
芬兰的“狐狸之火”;湖北发现特大溶洞;天生素质决定蜜蜂的社会分工;奇特水母能返老还童;神奇的“地狱之门”。  相似文献   

15.
核走私会造成整个世界的彻底毁灭,但是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海关人员总会比核走私贩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6.
美国科学家和意大利科学家在遥远的天际又发现了一颗飞速旋转的恒星。这是一颗脉冲星,位于狐狸座和天鹅座之间,每秒钟旋转一百六十三次,它是迄今发现的第二颗飞速旋转的恒星,去年在狐狸座发现的脉冲星每秒钟旋转六百四十次。科学家们说,他们发现这颗新发现的脉冲星是某个二星系的成员,它和另一颗恒星相互环绕运行。这颗脉冲星和狐狸座的那颗脉冲星理应减速,但它们能够在很久以后依然如此快速地旋转,科学家们相信,这种二星系可以对此作出解释。据信,脉冲星是大星球早年爆炸后的残留物,爆炸产生了较小的恒星,它的原子紧紧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结构紧密的星体。科学家们说,爆炸的力量导致了这些分量沉重、结构紧密的恒星快速地旋转,每旋转一次,就产生横  相似文献   

17.
<正>狡猾、偷鸡、有骚味——在我们从小听的故事里,狐狸是典型的不干好事的坏蛋。但真正生活在大自然里的狐狸是什么样的?真有那么坏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镜头,去太行山的山谷寻找这童话之外的小狐狸。第一次亲密接触—早春那是一个清晨,我们驱车行进在太行山山脉的一条山间小道上。旁边的农田还是一片荒芜,淡淡的薄雾弥漫在山间,阳光穿过雾气洒在大地上。忽然,我看到远处田边一棵大树下蹲坐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定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不要把人逼急了”,潜台词是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对那些处于弱势的动物来说也是如此,它们抵御外来强敌的方法也与弱势的人类有几分相似。这些方法包括:①自残身体,如马来西亚的爆炸蚂蚁、多毛蛙和一些能够断尾断肢的爬行动物;②装死,负鼠、狐狸和遇到大黑熊的人;③恶心对手.比如有角蜥蜴会射出鲜血,黄鼠狼会放臭屁,薯虫幼虫会用自己的粪便覆盖自己,墨鱼会喷射墨汁;  相似文献   

19.
皮斯的报复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谢威尔地区是一个有着丰富自然资源的地方.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棕熊.这个地区茂密的森林和草原也是野牛、羚羊、狐狸等野生动物的领地.  相似文献   

20.
凡看过日本电影《狐狸的故事》者,都被狐狸的"母爱"行为所感动。老狐狸悉心养育着自己的子女,陪伴小狐狸玩耍,教它们捕食、防身的本领。为了不让孩子们挨饿,母亲常冒着生命危险去偷取食物。母狐死后,父亲又毅然挑起了哺育全家的重担。然而,当小狐狸自立之后,老狐狸却一反常态,置亲生子女放声嚎哭、苦苦哀求而不顾,心狠地驱逐小狐狸去过离乡背井的生活。据研究,老狐狸的这种行为并非是不爱自己的子女,而是种族繁衍的需要,因为只有让小狐狸远去他乡独立生活,才能避免近亲繁殖的恶果,其后代才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