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造林密度对紫桦幼林生长的影响。在青海门源县浩门林场老虎沟营林区,以2年生紫桦不同造林密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造林密度(630,1 110,1 665,2 490株/hm~2)对2年生紫桦林木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单株立木材积等生长指标的不同影响及作用规律。结果表明:(1)紫桦林分平均胸径、冠幅及单株立木材积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在630~1 110株/hm~2的造林密度下其平均胸径、冠幅和单株立木材积最大;(2)紫桦林分枝下高随造林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造林密度为1 665株/hm~2时枝下高达到最大值;(3)紫桦的树高在不同造林密度下无显著差异。因此,初步确定门源地区紫桦合理造林密度为1 110~1 665株/hm~2。  相似文献   

2.
基于野外实地调查的86块样地的710株上海市水杉树高和胸径的资料,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杉树高和胸径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胸径20cm以下、20Cm以上和所有胸径范围的水杉树高(y)与胸径(x)关系模式分别为:y=1.15x^0.75,y=y=-0.019x^2+1.481x-10.63,y=-0.03x^2+0.62x-0.42.回归方程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有助于对上海市水杉的胸径估计树高的研究,及水杉林的资源调查和人工林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桢楠、浙江楠的4年生和5年生的纯林和混交林的生长情况分别进行调查,研究了不同造林模式下桢楠与浙江楠的树高、胸径、材积、冠幅、叶绿素含量(SPAD值)、枝下高、侧枝轮数、分枝角和最粗侧枝直径等主要生长因子的差异,为桢楠与浙江楠的科学造林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对于4年生林分,采用混交模式对浙江楠的树高、胸径、材积、叶绿素含量(SPAD值)、侧枝轮数和分枝角均有促进作用.对于5年生林分,桢楠和浙江楠以泡桐为混交树种时,其树高、胸径、材积、冠幅、枝下高和分枝角均优于以杉木为混交树种,以湿地松为混交树种时生长最差.在相同混交模式下,桢楠的树高、侧枝轮数、分枝角均优于浙江楠,而浙江楠的胸径、冠幅、枝下高和最粗侧枝直径显著优于桢楠.因此,对于4年生林分,混交造林模式更适合浙江楠的生长.对于5年生林分,泡桐最适合与桢楠和浙江楠混交,湿地松混交的效果最差,杉木介于二者之间.相同混交模式下,浙江楠的长势略优于桢楠,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培育措施对华山松果材兼用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不同培育措施(土壤类型、整地方式、造林方式、造林密度、林分结构、营林措施)对华山松果材兼用林生长和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造林密度、林分结构和营林措施对华山松的树高、胸径、冠幅和果实产量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整地方式和造林方式对华山松的树高、胸径、冠幅、枝下高及果实产量的差异都不显著.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出营建华山松果材兼用林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崂山林场不同密度下赤松人工林的生长差异性以及胸径与冠幅的相关性。不同密度下赤松人工林径阶分布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胸径生长量显著减少,径阶比例减少;赤松人工林的平均树高、枝下高以及冠幅均呈上升趋势。在不同密度的赤松林分之间,树高生长差异不显著,枝下高差异显著,胸径差异极显著。赤松人工林的冠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但冠幅的椭球体积与之相反;通过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方程作为赤松人工林胸径与冠幅的最优关系模型,并求出方程关系式,为林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柳杉树冠特征和承雪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年生不同径级的柳杉平均冠幅为2.63~5.34m.平均冠高为5.39~9.98 m,它们与胸径的关系模型是L=0.017327+0.162 113 D,H=1.0223238 D-0.126759.枝密度有树冠中层高、下层和上层低的趋势,枝基径、枝长与枝下高的关系模型是h=8.078750-3.719225 d、h'=7.921 565~4.0319171,冠形为圆锥体.柳杉地上部分自重和极限承雪能力与胸径之间的关系模型是F=-618.858453+174.655412D、W=-70.205010+17.824595 D.  相似文献   

7.
以露水河林业局天然红松林为对象,基于在16块固定样地中测定的677株红松单株结实量和林木因子的实测数据,应用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胸径和树高与结实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分枝高和冠幅与结实量未达到显著相关,但与胸径和树高关系显著(P0.01).以胸径与树高、胸径与分枝高和胸径与冠幅的不同因子组合建立结实量预测模型.通过对7个模型的R~2、均方根误差(RMSE)、赤池信息准则(AIC)、平均绝对偏差(MAE)、平均相对偏差绝对值(MRAE)等拟合优度和检验参数的比较分析,选择模型y=a×(D~2×BH)~b作为天然红松林结实量的最优模型,其预测精度为89.35%,消除异方差后的残差分布均匀;模型y=a×(D~2×H)~b和y=a×(D~2×CW)~b虽然R~2和P略高,但其平均偏差(ME)和MRAE与最优模型相差较大;以D~2作为因子建立的模型y=a×(D~2×H)~b、y=a×(D2×BH)b和y=a×(D~2×CW)~b皆表现出良好的检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12年生思茅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每木检尺方法,研究3种不同空间配置模式(组合式配置、正方形配置、长方形配置)下不同造林密度对其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合式配置不同密度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在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区组间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分析说明,组合式配置不同密度和立地对其胸径和单株材积有较大的影响,但密度的影响更明显;组合式配置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均与密度成反比,活立木蓄积量与密度不成比例。2正方形配置和长方形配置不同密度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在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区组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对正方形配置和长方形配置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有明显影响,正方形配置的保存率、树高和胸径均与密度成反比,活立木蓄积量与密度成正比,冠幅和单株材积与密度不成比例。3组合式配置培育思茅松大径材最适宜的密度是2 m×2 m×5 m,培育原料林最适宜的密度是1 m×2 m×4 m;正方形配置培育大径材最适宜的密度是2 m×2 m,培育原料林最适宜的密度是1 m×1 m;长方形配置培育大径材最适宜的密度是2 m×3 m,培育原料林最适宜的密度是1 m×2 m。  相似文献   

9.
设 R是一个中心为 C,并且特征不等于 2的素环 ,d是 R的一个导子 ,N是 R的一个非零理想 .令 p为 R的特征 ,Z表示整数环 ,H =C(或 Z) .设 f (x,y) =a1 x2 +a2 y2 +a3xy+a4yx+a5 x+a6 y+a7,其中 ai∈ H (i=1 ,2 ,… ,7) .本文将证明下列结果 :假设 R至少存在一个非零导子 d0 ,那么 f (x,d(x) ) =0 ( x∈ N)蕴含 d=0的充要条件为 a1 =a7=0 (或 p|a1 ,p|a7) ,a2 ,a3,a4,a5 ,a6 不全为零 (或 a2 ,a3,a4,a5 ,a6 不全被 p整除 ) ;并且当 R是交换环时 ,如果 a2 =a5 =a6=0 (或 p|a2 ,p|a5 ,p|a6 ) ,则 a3+a4≠ 0 (或 p|a3+a4)  相似文献   

10.
落羽杉优良种源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个不同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L.)Rich)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分枝角度、分枝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种源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冠幅、枝下高等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但不同种源间的分枝角度和分枝数差异不显著,其中9号和6号种源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最高,16号种源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最小;(2)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落羽杉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冠幅之间均呈显著相关关系,但这些指标与分枝角度和分枝数等因子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3)各性状的广义遗传力以胸径最高,分枝角度和分枝数量最低;(4)多性状综合评定结果得出9号、6号、12号、13号和4号种源的综合评价值较低,为优良的种源,这些优良种源可作为我国相类似地区作用材、防护和园林观赏树种扩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考虑三维多项式微分系统x=-y(1+x)+ε(ax+F(x,y,z)),y=x(1+x)+ε(ay+c(x,y,z)),z=ε(cz+R(x,y,z))(F(0,0,z)=0,G(0,0,z)=0),利用一阶平均理论得到上面系统可以从x=-y(1+x),y=x(1+x),z=0的周期轨中分支出n2个极限环,最后用一个例子展示主要结果的简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砖红壤铵态氮淋失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省海口市观澜湖采集的砖红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淋溶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种类及施用量对可变电荷土壤铵态氮淋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个淋溶过程中,模拟试验各处理NH4+淋失浓度的平均值随模拟淋溶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NH4+浓度表现大小顺序为:硫酸铵,硝酸铵,尿素,N0;而增幅却随模拟淋溶时间的增加而减小.2将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整个淋溶过程的NH4+平均淋失浓度与施肥量做相关分析得线性方程:y=0.001 8 x+2.102 4(R2=0.739 9),y=0.00 3 x+1.211 1(R2=0.937 4)和y=0.004 2 x+0.565 7(R2=0.971 5),可得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在不同施用量下砖红壤铵态氮的淋失速率分别为0.18%,0.30%和0.42%.  相似文献   

13.
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皮松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白皮松自然生长林标准样地调查资料,选择优势木进行树干解析,对白皮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规律进行最优模型模拟,绘制其生长曲线,并探讨白皮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白皮松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的最优模型依次为:d=-0.027 7x2 1.126 3x 0.402 1(R=0.999 34);h=-0.032 4x2 1.006 3x-0.674 3(R=0.996 34);v=0.000 2x2 0.000 5x 0.000 4(R=0.999 55).白皮松林生长过程中,应该在20~25 a左右首次间伐,为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在60 a左右进行第2次间伐,以缓解生长压力;直到175 a左右,林分成熟,此时才可进行采伐.  相似文献   

14.
具有密度制约的一类微分生态系统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捕食者——食饵种群相互作用中的微分生态系统其中参数α、b、γ_1、γ_2、d、F、λ人均为正数.x、y分别表示食饵种群与捕食者种群的密度,F示表食饵种群的存放率.p(x、y)与Q(x、y)均定义在区域R={(x,y)|x>0,y>0}或R~*={(x、y)|x≥0,y≥0}上.1 无闭轨线存在的充分条件水平等倾线Q(x,y)=0,即x=x~*=(d/r_2)~(1/λ),y=0(x轴).铅直等倾线P(x,y)=0,即y=1/(γ_1x~λ)(αx-bx~2+F),它有两个极值点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一类脉冲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求解方法 :先求出 Lx =g( t)R1( x) =y1,R2 ( x) =y2的解 x( t) ,再求出Ly =0 ,t≠ ti,i=1 ,2 ,… ,mΔy| t=ti =Ii( y( ti) + x( ti) ) ,Δy′| t=ti =Ii( y( ti) + x( ti) ) ,i =1 ,2 ,… ,mR1( y) =0 ,R2 ( y) =0的解y( t) ,则 x( t) + y( t)即为此类脉冲边值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6.
多元线性回归在行道树景观吸引力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乡市22条主要道路的行道树为样本(r1-r22)。选取5个指标:遮荫效果(x1)、树形(x2)、色彩(x3)、抗性(x4)、冠幅(x5),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影响因子(xi)和行道树景观吸引力(y)之间的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1.213+0.518x1+0.235x2+0.151x3+0.07x4+0.144x5,贡献率排序为x1〉x2〉x3〉x5〉x4。  相似文献   

17.
论述直线方程Ax0x+(B)/(2)(y0x+x0y)+Cy0y+(D)/(2)(x+x0)+(E)/(2)(y0+y)+F=0与二次曲线Ax2+Bxy+Cy2+Dx+Ey+F=0的关系,讨论了直线方程Ax0x+(B)/(2)(y0x+x0y)+Cy0y+(D)/(2)(x+x0)+(E)/(2)(y0+y)+F=0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方程 M( x,y) dx+N( x,y) dy=0为恰当方程的充要条件 :       M y= N x由曲线积分中的格林 ( Green)公式知 ,对于积分∫Mdx+Ndy当 M y= N x时 ,积分与路径无关 ,只与起点 A( x0 ,y0 ) ,终点 B( x,y)有关 :u( x,y) =∫( x,y)( x0 ,y0 ) Mdx+Ndy=∫xx0 M( x,y0 ) dx+∫yy0 N( x,y) dy  方程的通解为 :u( x,y) =C( C为任意常数 )例 1 :求解方程 ( 5x4 +3 xy2 -y3) dx+( 3 x2 y-3 xy2 +y3) dy=0解 : M y=6xy-3 y2 = N x 方程为恰当方程   u( x,y) =∫( x,y)( 0 ,0 ) ( 5x4 +3 xy2 -y3) dx+( 3 x2 y-3 xy2 +y3) dy=∫x0…  相似文献   

19.
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造林保存率及幼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对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两种树种(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的造林试验,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幼林生长表现及适应机制。【结果】不同树种和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纯林中,降香黄檀的平均成活率较高(93%~96%),顶果木的较低(81%~87%);混交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顶果木纯林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1.73cm和1.87m)显著高于降香黄檀纯林(1.26cm和1.33m);混交林中,顶果木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是1.81cm和2.07m,高于纯林;降香黄檀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相应为1.15cm和1.39m,胸径稍低于纯林,而树高稍高于纯林。【结论】顶果木和降香黄檀均能适应石漠化生境,顶果木的生长表现优于降香黄檀,混交可以提高林分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  相似文献   

20.
长江河口潮流界与径流量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河口是径流、潮流相互作用的潮汐河口,潮汐的变化导致河道水体流态发生改变.本文设计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基于河道断面流量的计算,得出了枯季和洪季不同保证率径流量下的长江潮流界位置.枯季潮流界位于芜湖上游70 km附近的太阳洲和镇江水文站之间,洪季潮流界变化范围在江阴上游太平洲叉道中段至民主沙之间100 km范围内.对不同径流量下潮流界位置的计算结果作多次拟合,得出枯季潮流界y与径流量x的相关关系为y=-4×10(-10)x(-10)x3+1×103+1×10(-5)x(-5)x2-0.193 7x+1 232.9(R2-0.193 7x+1 232.9(R2=0.984 2),洪季潮流界y与径流量x的定量关系为y=2×102=0.984 2),洪季潮流界y与径流量x的定量关系为y=2×10(-13)x(-13)x3+3×103+3×10(-8)x(-8)x2-0.007 4x+359.35(R2-0.007 4x+359.35(R2=0.996 9).本文结果可为长江潮流界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