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绍熙 《科技信息》2010,(21):J0153-J0153,J0182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决策,其中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既涉及到技术选择问题也涉及到经济问题,选择适当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最重要和最灵活的提高中压配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方法之一。因此研究中性点接地方式对于提高配电系统运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淑其 《科技信息》2007,(12):53-53
1.前言电力系统中,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电阻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安钢的6kV、10kV、35kV系统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可运行一段时间,从而提高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但是随着配电系统的扩大及电缆的增加,系统电容  相似文献   

3.
马涛 《科技资讯》2012,(15):114-115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系统过电压水平、过电压保护元件的选择、故障电流对故障设备的破坏程度以及继电保护的配置和动作行为方式、系统的运行可靠性等。公司三期高压厂变中性点采用低阻接地方式,与一、二期有较大差异,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分析,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林镔淞 《科技资讯》2014,(3):175-176
在电力系统当中,电力系统通过配电或者供电的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就是其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电力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电网结构的日趋复杂,出线许多接地方式,本文仅例举几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各具优缺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需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继电保护、通讯系统干扰、电气安全以及接地装置等,涉及到电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因素。文中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因素的中性点接地方式决策方法用于配电网的规划。方法将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下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价及安全性防护与建设运行成本分析相结合,建立了计及可靠性因素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作为决策目标函数,通过全寿命周期成本与可靠性协调来实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决策,算例验证了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铁磁谐振过电压是一种常见的电网内部过电压,多发生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网络中,但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高压系统中,铁磁谐振现象也常有发生。本文从理论上分析铁磁谐振产生的原因和目前国内常有的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有非有效和有效接地两种,10 kV配电网的接地方式通常为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因此,也是小电流故障。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在10 kV配电网系统中,发生率最高的故障就是小流故障,即单相接地故障。所以,当系统出现此故障后,应该立即能够找出故障线路,确定故障点,从而设法消除故障,在进行必要的负荷转移后,将接地设备从系统中切除。本论文重点研究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自动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指出了高速铁路环网电缆电力供电系统的特点,综合比较了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的不同效果,在充分借鉴城市配电网络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高速铁路电力系统应采用经小电阻接地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长闪络避雷器防止绝缘导线的断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配电线路绝缘导线的应用,由雷电引起的绝缘导线断线已成为配电系统一个新的问题。该文利用俄罗斯PodporkinGV提出采用长闪络避雷器(LFA)提高普通配电线路和输电线路的雷击耐雷水平的思路,提出采用LFA防止10kV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绝缘导线的断线问题。研制了样品,并在清华大学高电压实验室进行了长闪络避雷器与绝缘子的绝缘配合试验,结果表明,长闪络避雷器可以解决10kV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绝缘导线的断线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响  张运 《科技信息》2010,(35):256-256,278
本文从35kV、10kV中压配电系统应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为基本点,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对各种方式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裴钰  王帅 《科技资讯》2006,(29):31-31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是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两片而的问题。本文根据对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比较和运行中的一些情况分析(包括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对中压电网的中性点谐振接地方式与小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讨论。同时,并根据变电站和电网特点提供一些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问题,本文对输电网络35kV系统两种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和中性点经接地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蔡日 《广东科技》2007,(10X):105-106
随着云浮配电网的快速发展,10kV系统的对地电流明显升高,配电线路跳闸率明显偏高:说NSA有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已不再适宜,因此我们提出了对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改造。通过对各种接地方式优缺点的分析,结合云浮配电网的实际情况,我们选择了谐振接地即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采用一种智能化的快速消弧系统。通过近几年的运行表明,谐振接地方式基本运行特性明显优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性点接地方式分析及其在中低压电网中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宇 《科技资讯》2006,(4):22-23
在电力系统中,发电机和变压器的中性点是否接地运行,涉及技术、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如何合理选择中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供电的可靠性,本文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凡 《科技资讯》2010,(8):126-126,128
本文针对供电安全、过电压保护、信号干扰以及可靠性等因素,对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并进一步分析了消弧线圈接地系统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未来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井下情况复杂,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问题涉及内容比较广泛,不按规定操作可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本刊特邀湖南省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机电轻纺安全专业组专家孙林,为大家详细讲述井下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不得直接接地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彭佩芳  许建强 《科技资讯》2012,(20):133-133
随着我国逐步实施了电网工程改造,传统的"两线接地"的供电方式逐步被中性点不接地"三相三线"所替代。本文首先介绍了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然后论述了10kV系统接地故障的有效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配电系统电容电流过大,如不采取措施,容易产生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而配电线路复杂,应通过实测掌握相关情况.文章介绍配电系统电容电流的常用测量方法,比较其优缺点,并应用中性点外加电容法、附加电容法及中性点外施异频信号法,测量某变电所35 kV配电系统电容电流.  相似文献   

20.
中压供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压供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主要有: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中性点经低电阻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本研究对上述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各种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特点,指出了其适用的供电系统及线路结构。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供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