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容易发生失效和破裂事故,需要进行及时地检测,无损检测就是进行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无损检测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无损检测的优势及压力容器制作过程中的无损检测方法,并探索了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模化原则建立了全高度切片型试验台架,采用爆炸焊技术研制了加热段,表面碳钢薄层可以真实模拟压力容器表面特性,开展了流道、压力、过冷度、流体水化学、表面状态等关键因素对压力容器外壁面临界热通量影响试验研究,获得了CAP1400压力容器外壁面传热极限规律,验证了熔融物堆内滞留措施中压力容器外流动和传热过程.  相似文献   

3.
朱昆明  郭晓华 《科技信息》2010,(17):J0068-J0068,J0077
压力试验是对压力容器整体强度和制造质量的考察,是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的最终检验。  相似文献   

4.
压力容器焊接试板机械性能检测是保证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检测手段。在检测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试板弯曲试验不合格的现象,尤其Q235这类低碳钢薄板焊接试板,弯曲不合格的几率较其它材质多。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Q235-B钢焊接试板弯曲进行分析,并提出焊接工艺方面的改进意见,以改善焊接接头质量,提高弯曲试验合格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陈娟 《科技资讯》2012,(25):79-79
压力容器作为重要压力设备,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易受环境和工作负荷的影响,而使锅炉压力容器本身发生变化甚至出现腐蚀现象,从而锅炉压力容器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取相应方法对其进行检验,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甚至给锅炉厂家受到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本文主要从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锅炉压力容器检验问题策略两方面出发,对锅炉压力容器检验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压条件下压力容器气密性检测中存在的微小泄漏检测易受环境噪声干扰、漏点定位困难、对气体介质具有选择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压电式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容器气密性移动式检测方法。利用压电式压力传感器检测压力容器漏孔处产生的气体射流,克服了检测仪器对气体介质的选择性;采用气密性移动检测方式,利用检测用传感器可以接近压力容器器壁外表面的特点和仪表的实时计算能力,克服了环境噪声对检测结果的干扰,同时又提高了气密性检测的灵敏度和漏点定位精度,实现了低压条件下微小泄漏的检测。低压容器气密性检测的测试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压力容器的气密性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徐海平 《广东科技》2013,(20):174-175
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设备,其下作条件差,在运行和使用中损坏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是容器本身遭到破坏.而且还会引起一连串恶性事故,如破坏其他设备及建筑物,危害人员生命安全,污染化境等,还会给国民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因压力容器内部的介质具有很高的压力,有一定的温度和程度不同的腐蚀性、毒性等等,并且在不停地运动,不停地对压力容器产生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作用,因而使容器管道产生腐蚀、变形、裂纹、渗漏等缺陷。即使压力容器的设计合理.制造质量很好.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缺陷。因此,对压力容器的检测日益重要。就压力容器最重要的管道检测,提出了安全检测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压力容器压力试验时应力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校核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远 《科技资讯》2013,(4):142-142
压力容器大多承受着低温、高温、易爆、易燃、剧毒或腐蚀介质的高压力,是一种极易发生爆炸危险的特种承压设备[1]。一旦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或泄漏等事故,往往是伴随着火灾和中毒等灾难性的事故,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分析压力容器事故发生的原因,制造或材料缺陷往往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无损检测是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的最为普遍和实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特别适合压力容器缺陷检验的一种方法,本文对无损检测方法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综合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程中的水泥质量检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现场水泥材料的正确使用和工程的结构质量.在对水泥质量进行检测时,因影响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众多,所以在日常检测工作中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和协调,提高水泥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经验,从水泥取样、仪器设备的购买、检定和校准、试验条件、标准物质、试验过程、比对试验等检测环节进行阐述,以提高水泥检测质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缩短核电站安全壳完整性试验和泄漏率试验工期的可行性,对安全壳打压试验过程中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挥发性测试结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筛选出25种可燃性物质,在60℃或略高于可燃物闪点的初始温度下,对其在100、310和520 kPa的初始压力条件下的爆炸下限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重要的安全性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低闪点的可燃性液体,其在不同初始压力下的爆炸下限几乎相同;对于闪点较高的可燃性液体,当初始压力较高时,由于可燃蒸气的液化,出现不能被点燃的现象,有利于安全壳打压过程中危险性的降低;针对11种初始压力升高后出现不可燃现象的物质,提出了一种其在所测试的初始温度下可以被点燃的最大初始压力的估算方法,可为完整性试验和泄漏率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以缩短试验工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超临界CO_2置换CH_4过程中温度对置换效果的影响,以屯留煤样为研究对象,借助ISO-300型等温吸附仪对煤样进行了不同温度(35、45、55℃)、相同注入压力(12.7 MPa)条件下的CO_2置换解吸CH_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置换解吸过程中,超临界CO_2吸附相体积分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随压力降低而增大,CH_4吸附相体积分数呈相反变化趋势;超临界状态下,试验直接测得的气体吸附量为Gibbs吸附量,气体真实吸附量与压力之间符合Langmuir吸附曲线,且与Gibbs吸附量的差值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试验压降范围内,温度为35℃条件时,CH_4气体单位压降解吸率最高,显示出温度接近临界温度时,超临界CO_2置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地震模拟试验中单质点体系小比例尺模型的分级相似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模拟试验中采用逐级加载的加载方式给试验结果带来较大误差.试验结果表明对一个模型采用逐级加载方式至大震输入后,其层间位移角为1/50;而对模型直接大震输入,其层间位移角为1/80,采用逐级加载的试验结果致使我们错误的估计原型的抗震性能;在逐级加载的地震模拟试验中,采用分级相似关系能减小逐级加载试验方式给结果带来的误差,从振动台试验加速度反应看误差达到6%左右,从位移反应上看,采用分级相似关系后,位移反应与直接进行大震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压力容器缺乏从使用中广义质量的角度进行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压力容器服役过程质量分析的质量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首先,依据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的特点及现代广义质量概念,提出了压力容器服役质量的概念,并对服役质量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次,构建了压力容器服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数据的获取方式与路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压力服役质量指数的概念,并结合属性数学评价理论,给出了服役质量指数计算方法,实现压力容器在服役过程中的质量量化评价。用某企业压力容器服役过程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实现从底层服役过程数据到系统宏观服役质量状态的集成分析,同时所提服役质量指数可以实时体现系统服役状态定量化、直观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韩艳英 《科技信息》2011,(21):I0129-I0129,I0184
炼化装置管道系统压力试验的关键是制定科学合理、安全适用的试压方案。本文论述了试压方案确定过程中各个参数的选择原则,如压力试验介质的选取、试压系统的划分、压力试验的确定和试压方法的选择等等,并根据自己实践经验对管道系统的压力试验做出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工业生产制造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结构安全性、使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鉴于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不破坏试件、检测灵敏度高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质量安全及使用可靠检测中。为了提升无损检测技术对压力容器的检验效果,本文初步分析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选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压力容器制造及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检测技术,使相关行业和企业使用到安全可靠的压力容器。  相似文献   

17.
吴燕 《科技资讯》2011,(22):110-110
当前,现代工业迅速发展,这对压力容器产品的质量、使用可靠性和结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检测灵敏,且不破坏试件等优势,而被广泛的应用。下面,本文就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进行探讨,分析其在选择与应用当中的一些问题,以为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将发动机压气机出口脉动压力作为喘振检测信号,检验分析了压气机出口脉动压力的统计特征,采用滑动窗口的Johnson转换方法对脉动压力信号进行正态转换,基于统计特征提出了适应发动机任意状态的喘振检测阈值和方法。该方法成功检测出某发动机3次喘振故障,分析得出:发动机压气机出口脉动压力不服从正态分布,稳态过程脉动压力正态转换成功率大于瞬态过程,降低样本容量可有效提高瞬态过程正态转换成功率;对于脉动压力99.95%概率分布的上、下边界距离,其幅值范围在不同转速下差异较大,且随转速增大而增大;根据提出的喘振检测量可设置适应发动机任意状态的固定检测阈值,其检测出发动机喘振及退出喘振所需时间均小于20ms。  相似文献   

19.
李明娥  剡亮 《甘肃科技》2021,37(20):37-39
传统的压力容器检验检测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需要停车、开罐、打磨等,借助外观检查、壁厚测定、磁粉、超声、射线检测等手段对容器进行全方位检测,耗费的时间成本高、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大.本文在描述几种新型的压力容器不拆保温不开罐的检测方法,希望对压力容器快速检测技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推广,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的发展问题不断的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出现,而在这其中新形势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效果,是直接关系到公路工程施工的最后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公路试验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