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物质,对机体物质代谢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讨维生素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的关系,本文观察了我院1996年4月至8月复感患儿的血清维生素A、E、C、B2及β-胡萝素水平,现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对象观察组:我院呼吸道门诊随访的复感患儿41例,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的诊断标准。年龄1-5岁,平均年龄岁。采血取于呼吸道感染的间歇期。对照组:32例均为无呼吸道感染的正常儿童,年龄1-5岁,平均年龄岁。1.2方法血清维生素A、E、C、B2及β-胡萝卜素经Wa…  相似文献   

2.
许蕾  丁秀华 《今日科技》1998,(12):28-28
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本院儿科门诊自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对就诊的小儿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采用灭活卡介苗治疗,获得了近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1.哮喘组:本组62例,男38例,女24例,年龄<1岁1例,l岁~3岁22例,4岁~6岁31例,7岁~14岁8例.每年均发病5次以上.诊断按照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2.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组:本组97例,男52例,女45例,年龄1岁~14岁.诊断符合1987年4月全国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对3岁以下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取213例6个月~3岁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空白组,每组各7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期间各失访2例.观察组患儿口服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2个月,对照组患儿口服匹多莫德2个月,空白组患儿不给予任何干预,停药后随访观察4个月,记录每个月3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发热、咳嗽、喘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第4个月起,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第5个月起,对照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研究期间观察组患儿累计呼吸道感染、发热、咳嗽、喘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持续时间从第3个月起明显短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从第5个月起发热、咳嗽、喘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计抗生素使用率明显低于空白组累计使用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累计抗生素使用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及观察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可有效降低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缩短发热、咳嗽、喘息时间,抗生素的使用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多发病且已证实绝大多数是由各种呼吸道病毒引起笔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大青蚤休饮加减获得了满意的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999 年10 月至1999 年12 月底我科门诊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250 例其中男153 例女97 例均符合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 方法按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125 例治疗组125 例两组患儿的西药治疗抗炎抗病毒对症治疗等均相同治疗组接诊即加用中药大青蚤休饮一12 一剂2 结果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降热疗效观察表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时数降热例数原…  相似文献   

5.
我院儿科自1999年11月到2000年4月收治了85例小儿肺炎中28例毛细支气许炎患儿,对该批忠儿进行了综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一般属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因我院实验室无条件作病毒分离,诊断以临床症状为率,现将诊治经过报告示如下:  相似文献   

6.
活性初乳素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活性初乳素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的观察蒋宁南①张挺秀①胡德芳①吴京燕②程光宇②唐梓进②反复呼吸道感染(PRRI)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为探讨活性初乳素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疗效,我们对3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应用活性初乳素,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并测定...  相似文献   

7.
伏计能 《甘肃科技》2016,(2):114-115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免疫增强剂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65例,随机分为三组,丙种球蛋白组55例,转移因子组55例,均为治疗组,对照组55例常规抗病毒感染治疗。抗病毒联合免疫增强剂可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感染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非常显著,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抗病毒、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免疫增强剂,其疗效优于单纯的抗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WBC、CRP、PCT检测在诊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80例作为实验组,其中细菌性感染患儿41例,病毒性感染患儿39例,收集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3组患儿的WBC、CRP和PCT,观察3组结果的差异。绘制3种炎性指标的ROC曲线评价其对儿童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性感染组患儿的WBC、CRP、PCT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感染组患儿的CRP、PC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炎性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2.2%、92.7%、96.3%,其中,PCT的AUC明显高于WBC和CRP。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细菌性感染组的WBC、CRP、PCT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上述3种炎性指标可用于鉴别和辅助诊断细菌性感染。其中,PCT的诊断效能优于WBC和CRP。  相似文献   

9.
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我院对70例经多种抗生素及中药等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久咳浓痰者采用了红霉素与甲硝哩联合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对象:(1)随机选择感染性呼吸道疾病140例,男62例,女78例,平均病史11.3年,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为42.9岁,随机分为病情相似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2、疾病种类:支气管肺炎32例,慢性支气管炎(或伴肺心病)伴感染60例,支气管扩张伴感染24例,支气管哮喘伴感染24例。全部病例均经多种抗生素及中药治疗一个月以上,呼吸道症状仍无好转,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脓臭…  相似文献   

10.
小儿咽部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 ,与成人不同的是常以发热伴腹痛或单纯以腹痛、阵发性哭吵不安就诊 ,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现将我院门诊部及住院部 1 996年 3月~ 1 997年 4月伴有腹痛的小儿咽部感染 1 2 0例做临床分析 ,以期对此类疾病的诊治有所帮助。1 临床资料伴有腹痛的咽部感染患儿 1 2 0例 ,其中男 68例 ,女 52例。年龄 0~ 2岁 1 9例 ,~ 5岁 45例 ,~ 8岁 46例 ,~ 1 0岁 1 0例。均由我院儿内科医师进行诊断 ,其中急性咽炎 2 3例 ,急性扁桃体炎 97例。临床表现为 :(1 )发热 1 0 5例占 87.5% ,体温为37.5~ 40 .5℃。 (2 )咽部…  相似文献   

11.
探讨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效果情况。分析我院口腔科2014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年轻恒牙感染儿童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两组年轻恒牙感染临床疗效情况。观察组年轻恒牙感染根管患儿牙髓血管再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3.3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轻恒牙感染根管牙髓血管再生治疗效果明显,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是小儿心血管较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仅靠临床表现容易漏诊,X线检查缺乏特异性,为使本病能得到早期诊断,避免误诊或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回顾了我院1992年3-1997年8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12例E血患儿的超声检查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男4例,丈8例,年龄2月一l岁10例,l-3岁2例。患儿均以不同程度心衰为主要临床表现来院就诊,同时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Ic例。心脏听诊:心音低钝,心尖部11-m级收缩期杂音8例,余4例未…  相似文献   

13.
喘息性支气管炎(包括肺炎)是儿科常见病。自1991-1994年初,我们应用维生素K3(山东济宁第二制药厂生产,批号9109613),以不同方法对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进行治疗,收到了不同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按1984年南宁小儿呼吸道感染及哮喘专题座谈会的诊断标准,应用随机双盲法分设A、B两组。A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最大3岁,最小0.25岁,平均年龄0.91岁;B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最大3岁,最小02岁,平均年龄0.87岁。两组均有急起的咳嗽、喘憋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肺部喘呜音及干、湿罗音、呼气时…  相似文献   

14.
氧氟沙星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已多年,效果比较满意,但因它是口服片剂,因此只能用于病情轻、中度患者,病情重者则不放心使用。我院呼吸内科于1997年1月—9月应用氧氟沙星静滴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0例,与同期应用头孢他定治疗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0例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对象,在同期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病情为中、重度的患者进入氯氟沙星及头孢他定组,进行研究。氧氟沙星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龄15~86岁(平均60.7岁)头孢他定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4~83岁…  相似文献   

15.
<正>1995年4月~1995年9月我们应用曼格磁贴穴位贴压佐治小儿肺炎48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门诊,病程2~7天,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1~3岁33例,4~7岁15例;发热低于38℃18例,高于39℃30例,48例均可于双肺闻及细湿罗音,X线表现均见点片状阴影。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3岁24例,4~?岁21例发热低于38℃14例,高于39℃31例,45例均于双肺间及细湿罗音,X线见点片状阴影。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多巴胺联合西地兰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选取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联合西地兰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地兰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联合西地兰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效果显著,适于儿科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氨溴特罗止咳露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氨溴特罗:6~8月。2.5mL/次.8月~1岁.5mL/次.2~3岁7.5mL.4~6岁10mL/次.6~12岁。15mL/次.2次/d:对照组使用小儿止咳糖浆,6月~1岁,2.5mL/次,2~5岁.5mL/次,6~12岁10mL./次。3次/d。2组均连续服药5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16%.对照组有效率83.9‰。两组差异性P〈O.05。结论氨溴特罗对于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小儿咳嗽和哮喘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肺系疾病,目前临床常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来治疗。我院儿科自1999年以来应用自制中药药膏贴敷背部肺俞穴辅助治疗小儿咳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介绍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为我院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期间的门诊病人。共收集226例咳喘患儿,其中男130例,女96例,年龄在8个月~11岁之间,其中<1岁30例,1~3岁64例,3~6岁82例,6~11岁50例。病程最短7d,最长6年。(2)纳入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达到咳嗽及哮喘诊断依据的病例中,病程或等于大于一周,中医分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体质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相关性,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16例1~3岁肺炎心衰患儿(男60例,女56例,心功能Ⅱ级)作为观察组,并选择正常体检的98名1~3岁儿童(男50例,女48例)作为对照组.测量观察对象的身高、体重,根据幼儿Kaup指数将患儿分为三组:正常组(Kaup为13.5~18.0)、优良组(Kaup为18.1~20.0)和肥胖组(Kaup20.1).测定受试者血清CK-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各组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0),CK-MB水平随Kaup水平增加而逐渐升高,CK-MB与Kaup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4,P=0.000),CK-MB与hsCRP水平两者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660,P=0.000).结论:体质状况显著影响心衰患儿血清CK-MB水平,血清CK-MB水平随肥胖程度增加而升高,单纯依赖CK-MB水平检查不利于肥胖患儿心衰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发病特点以及生物学检查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之间就诊于该院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2例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发病类型可分为大叶性肺炎组和支气管肺炎组,大叶性肺炎组有患儿55例,支气管肺炎组有患儿47例。按照发病年龄将所有患儿分为4组:a组13例,年龄不足1岁;b组20例,年龄1~3岁;c组47例,年龄3~5岁;d组22例,年龄5~12岁。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所有患儿入院时以及出院时的血清。当抗体滴度≥1∶80时记为阳性。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微生物学检查特征。结果 42.16%患儿出院时与入院时抗体滴度均为阳性;57.84%患儿抗体滴度升高达4倍以上。3~5岁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高发期,患儿常伴有CRP升高、ESR加快,在1岁以内,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升高明显,5~12岁患儿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5~12岁患儿多为大叶性肺炎。伴有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CRP升高以及血沉加快。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3~5岁患儿。单一进行抗体滴度测定并不能作为诊断标准,仍需辅以其他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