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丰富多彩的人格;尊重生命自由生长,让学生自由学习,走进生命教育新时代;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张扬学生写作的个性,为构建学生完美的人格奠定基础。由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上,应顺应时代要求去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同时,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多开展有个性的,具有生活化特色的语文活动。  相似文献   

2.
任国胜 《奇闻怪事》2009,(12):31-33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新课改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程度、鼓励质疑、多样化教学、和谐师生关系、正确利用评价机制、增加实践机会等,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应盯着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要盯着学生发展的明天,那么教师教学的目的就不应只是停留在要求和帮助学生考高分上,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尊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我国现实的教育虽然也提倡个性教育,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的考核机制,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对学生完美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注重教学的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无疑是培养学生专长,打造特殊人才的先机;俗话说:“谁抢占了先机,谁就可能获得胜利。”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怎样才能张扬学生的个性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周佩青 《科技资讯》2008,(8):192-193
儿童时期是培养个性品质的重要时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将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开发,并对今后一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儿童创新个性品质的培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指出现代人应具备四种基本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促使学生尽快形成这四种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完成这一重要任务?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德,树立“德育为纲,心育为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龚明玉 《科技信息》2010,(34):69-69
一、个性教育的内涵 现代心理学认为,个性是人在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既是人的一种重要的素质,也是形成其他各种素质的重要基础。个性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他们的尊严、潜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由于各人的遗传素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使各人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方面造成差异,形成不同的个性。这种个性的差异,在那些有天赋、很聪明、很有创造性的人身广表现得尤为明显,历史上有许多数学天才都是个性特别强的人。法国杰出的数学家伽罗瓦是一个创造力非凡的年轻人,他上大学时创)的理论使他成为群论公认的创上者。但他是一位感情外在、爱提意见、十分争强好胜的人。他不能容忍他不能接受的事实,他曾在参加巴黎多科工艺学校入学考试时把擦黑板布扔向那位愚蠢自负、对他进行嘲讽的主考官,因而失去了进入这所法国名牌大学…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个性教育逐渐走向强调尊重人和人性,除了强调尊重差异性以外,更为重视人的主体性,在目标方面强调以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近些年来我国幼儿园的个性教育从理论走向了实践,然而在实施个性教育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教师的观念与行为脱节、幼儿主体地位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真正成功的素质教育,既应面向21世纪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又应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精神世界的完美。语文素质教育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生活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质为根本目的,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形成学生的健康个性为根本特征的学科教育活动。语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民族文化素质四个方面。其中个性心理素质是关键。因为一个人的个性,不仅影响人的思想素质,而且对其文化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创造发展起着控制、制…  相似文献   

13.
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教育,转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是21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力求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个性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是主张关怀人、尊重人和个性解放,以人为本在学校教师管理中表现为以教师为本,关心关爱教师的成长成才和教师的个人情感等;在学生管理中表现为以学生为本,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学生,关心关爱学生,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气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在校园布局和文化建构上,构建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学习理论认为:“每个正常的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者,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特性、偏好与潜在优势。”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抓住契机,把握好数学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联系,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让学生的个性张扬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6.
个性教育: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的个性发展而实施的个性教育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内涵和主题得到不断丰富和拓展;当代个性教育的核心主题无疑是对个体的创造性教育和培养,这与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内在一致,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和呼唤;因此,高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实施个性教育,创设适宜的教育教学环境,构建既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又有利于其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及其体制,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7.
谈英语教学中的人性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性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促进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赏识和关爱学生,对英语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赏识、关爱、宽容、称赞孩子并不错,但合适的惩戒才能让孩子在挫折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变的更加坚强。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归纳人们对个性的种种不同理解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的角度阐述了个性就是经过教育、规范之后的具有目标意义的行定形态的观点,借鉴人们关于人的“智商”、“情商”、“灵商”的研究成果,明确提出并深入论述了发展个性教育本质上是发展人的心灵教育的观点,并从人的终极翔和社会发展要求上提出了发展个性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疗治“社会之病”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兰敏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22(4):55-56,33
大学是人的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是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大学生在个性自由的思考和追求中存在误区。马克思对何谓个性自由进行了阐释。马克思把人理解为追求自由个性的人,并且指出这样的人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