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古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定季节的方法是观测正午日影和黄昏中星。陶寺观象台展示了观测日出方位定季节的古老传统的遗迹。从认知科学史的角度看,观测日出入方位确定季节一定早于观测正午日影和昏旦中星,只是这一段历史已经延伸到文献记载和中华文明的记忆范围之外。大汶口文化出土有由太阳、云气和山峰组成的象形文字,考古学上认为大汶口文化为太昊和少昊族文化。太昊和少昊属于古史的传说时代,在天文学发展史上,可能正是观测日出入方位定季节的时代。越是在早期天文学与文明的其他方面结合越紧密,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符号文字当是既代表日出形象又指"昊"字。从古文献中还能找到这一时期宇宙观的若干遗迹。  相似文献   

2.
赢秦人与东夷部族诸如少昊氏、有虞氏、先商等关系非常密切。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而赢秦人也自认为是少昊氏的子孙。春秋时期齐国有个赢邑,汉代置赢城县,治所在今莱芜市羊里镇城子县村,故址犹存。这就是赢秦人的发祥地。其后随着民族部落的壮大或政治原因而逐步向西迁徙。秦始皇东封泰山也有着回乡寻根的意思。  相似文献   

3.
黄帝时代政治实体的首领因居处其统治区四方部族的地中而产生政治地理五方观念,是五行产生的思想基础;黄帝出于军、政目的开辟修建政治地理中心交通四方部族的道路而产生政治地理交通五行观念。黄帝继而出于在思想上巩固地中对四方部族统治的合法性,将天道时行比附政治地理交通五行而作时间"五行"历。颛顼出于利用神权手段巩固其统治"四方民"的绝对政治权威的目的,谓只有王权所在的地中即"五"是人王与天帝合一的唯一通道,衍生出政治巫术通天五行思想。进入"轴心时代"的战国时期旧五行观念及五行义基本湮失,适应新政局和新科学的发展转换为五材质及其它"五行"说。  相似文献   

4.
目前伊拉克部族问题尤为突出,在"伊斯兰国"的攻击下,逊尼派部族问题更是日益严峻。只有深入理解伊拉克逊尼派部族数量和部族联盟、部族组织结构、部族首领、部族身份、冲突解决机制,才可以为伊拉克的发展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将军崖岩画与大汶口陶符是中国发现的重大历史遗迹,它们是东夷太昊、少昊部落集团的历史文化遗存,将军崖岩画呈现的是日、鸟、星等图腾崇拜,大汶口陶符呈现的是日、鸟、山图腾崇拜。虽然二者蕴涵的文化信息有差异,但二者具有远古历史文化的一致性。将军崖岩画与大汶口陶符都是泰山文化的前身文化遗迹,是史前泰山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依据结构主义方法分析,尧舜禅让传说背后隐藏着两大深层社会结构:一是五官合议制,二是龙凤婚盟.依据前者,中央帝产生要经过四方部落首领同意;依据后者,龙凤两族舅甥相传,轮流执政.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两种结构是叠合在一起的.随着父系制逐步确立,舅甥疏远而父子相亲,五官合议及龙凤两族首领轮流执政的旧制被破坏,古史传说时代的禅让制宣告终结.  相似文献   

7.
蒋生元 《世界博览》2014,(10):28-29
在伊斯兰国家阿富汗,女性的传统角色是在家相夫教子、操持家务,然而,有这样一位阿富汗“女汉子”,不仅当上了部族武装的首领,带着几百个男性上战场拼杀。  相似文献   

8.
太昊伏羲氏源流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而炎、黄之前,还可远溯到太昊伏羲,只是关于这位先祖的身世,我们所知,实在有限。从虎到龙的嬗变综合古籍记载,“太昊”亦作“太皞”、“大嗥”等;“伏羲”氏别写尤多,如“包犧”、“虙(?)(戏)”等;又言伏羲姓,其制“以龙命官”云云。有关伏羲之氏、姓、封号及官制,仅  相似文献   

9.
“精卫填海”神话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卫填海”神话源远流长,对其内涵的解读众说纷纭。从”精卫填海”反映的历史史实去考察,女娃“游”东海是炎帝女远嫁东海之国——少昊部落集团的形象描写,女娃“溺而不返”是由于难以跨海归乡导致的生命悲剧的写照,女娃于发鸠山化“精卫”,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是炎帝女思恋故国寄托部族图腾崇拜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0.
根据古代文献和考古发现,皋陶是集巫观与部落首领于一身的部落联盟领袖。在少昊族部落的巫(?)现活动中,产生了古代的神判法,孕育了天文、历法、数学、音乐、舞蹈等文化现象的萌芽。本文从文化现象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皋陶文化的特征,以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为主要依据,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广州读者来信说,近来读报看到非洲之角的索马里形势动荡,冒出一个“索马里兰共和国”。希望谈谈这是怎么回事索马里是个多部族和部落的国家,主要有三大部族,即北部的伊萨克族,中部的哈威伊部族,南部的达鲁德部族。同一部族之内又划分为许多部落。部族、部落间的矛盾长期困扰索马里  相似文献   

12.
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壮族祖先神布洛陀不是一个抽象的神祇,而是一个实施鸟或鸡卦占卜的"鸟神"或"鸟部落首领",布洛陀崇拜亦即鸟神崇拜。所谓"麽文化"的核心亦即鸡卦巫术,布洛陀的传说只不过是鸡卦巫术的筮辞。所以,壮族"麽文化"是布洛陀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在20多年的内战中,阿富汗国内各部族体系经历了严重分离和重新构建,内战导致国内力量配置发生重大改变.昔日阿富汗最重要的优势力量--普什图部族的实力和民族凝聚力被严重削弱,相反塔吉克、乌兹别克、哈扎拉、伊斯玛仪派和波斯语赫拉特等民族或准民族的地位、内部组织水平和政治积极性却得到了明显提高.无疑,阿富汗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但这是一个代表着不同"部族"利益的各类军事政治派别非公开对抗的一个时代.部族问题始终是阿富汗历史发展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代,五德说是从天道角度证明政权正僭的主要理论工具。战国末年的学者邹衍是此种理论学说的始作俑者,他以五行相胜为框架,创建了五德终始说,构造了一个从土德黄帝开始、至火德周朝结束的帝德谱。秦始皇接受邹衍学说,把本朝的属德确定为水,使邹衍版帝德谱完成了一轮循环。西汉高祖以汉为水德,并获得了张苍的论证。武帝太初改制,以汉为土德,使在文帝时代就已经酝酿的德制改革成为了事实。西汉末年,五德终始说为新五德终始说所取代。后者的创立者刘向以五行相生为框架,从木德包羲(伏羲)开始,推演出汉为火德。但其帝德谱未能证明作为"尧后"的汉与尧同德,这一缺陷后来为其子刘歆所弥补。刘歆通过所谓的《世经》,以在木德与火德之间安插"闰统"和让"少昊金天氏"继黄帝的办法,实现了尧汉同为火德。但其动机不是想维护刘汉的统治,而是想为新莽篡汉张本。在两汉之交,谶纬家们还通过"感生"安排,在五行相生的框架下创制了第三个帝德谱。这个帝德谱以"玄圣"孔子,取代了"闰水"秦朝。  相似文献   

15.
<山海经>不仅是汉民族唯一的一部神话总集,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圈的结晶与象征.本文通过对华夏渊源的深入研究,再佐以文献、考古资料,才考证了华胥氏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古俞水)建立国家(部落),并在此生下了伏羲氏,然后迁往甘肃天水.大禹出生于今四川省北川县(古广柔县),治水事迹主要在蜀地,后来,因治水有功,继承了舜帝的地位,成为中原地区部落首领.华夏之名称,由华胥氏之"华"和夏禹氏之"夏"构成的,因此,巴蜀文化圈亦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伏羲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堪称人文始祖.伏羲一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揭开了文化科学的新篇章.从政治、经济、人文、行政等方面对太昊伏羲管理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从中总结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理论,以指导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7.
伏羲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堪称人文始祖。伏羲一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揭开了文化科学的新篇章。从政治、经济、人文、行政等方面对太昊伏羲管理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从中总结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理论,以指导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8.
伏羲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堪称人文始祖.伏羲一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揭开了文化科学的新篇章.从政治、经济、人文、行政等方面对太昊伏羲管理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从中总结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理论,以指导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不仅是汉民族唯一的一部神话总集,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圈的结晶与象征。本文通过对华夏渊源的深入研究,再佐以文献、考古资料,才考证了华胥氏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古俞水)建立国家(部落),并在此生下了伏羲氏,然后迁往甘肃天水。大禹出生于今四川省北川县(古广柔县),治水事迹主要在蜀地,后来,因治水有功,继承了舜帝的地位,成为中原地区部落首领。华夏之名称,由华胥氏之“华”和夏禹氏之“夏”构成的,因此,巴蜀文化圈亦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20.
伏羲是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堪称人文始祖。伏羲一生致力于人类的进步,揭开了文化科学的新篇章。从政治、经济、人文、行政等方面对太昊伏羲管理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从中总结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管理理论,以指导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