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控制洞外横向贯通误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施工控制时,洞外控制网设计和洞内导线控制网设计依据各自允许横向贯通误差分别设计,未将其作为整体考虑,导致洞内导线控制网设计精度要求偏高,增加了测量工作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工期的延误。通过分析洞外GPS控制测量验前横向贯通误差的估算公式及联系边中误差、点位误差取值原则,比较验前估算和验后计算公式,研究认为验前横向贯通误差估算公式属于简易型,所用参数取值偏保守,而验后横向贯通误差更准确,因此验前公式存在很大的偏差,不利于其使用,甚至失去了应用的价值,也影响洞外控制网的设计,并造成洞内控制网设计的浪费。为此,在理论研究和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隧道贯通洞外GPS控制测量横向贯通误差的验前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新的更精密、更准确的验前公式,保证了验前估算公式与验后计算公式结果的基本一致,也使洞外GPS控制网的设计有了可靠的误差预计,设计精度与实测精度趋于统一,并使洞内导线控制网设计时,在保证质量和精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控制测量的工作量。最后由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此修正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GPS控制测量的相关经验,以GPS应用于某隧道控制网布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在类似工程中,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重点研究了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和贯通精度的估算,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GPS控制测量的相关经验,以GPS应用于某隧道控制网布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在类似工程中,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重点研究了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和贯通精度的估算,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长大隧道工程测量的相关经验,以GPS应用于长大隧道控制网布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在类似工程中,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重点研究了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和贯通精度的估算,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隧道施工控制测量作为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是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具有较大研究价值。高速铁路一般时速250km以上,这就要求线性和地形的必须要达到运行标准。所以山岭地区的隧道数量比例很高,长大隧道也很多。为了保证隧道贯通精度,建立隧道内外施工测量控制网十分必要。测量控制网布设的质量和精度将会影响到贯通精度是否可以满足设计的要求。本文从隧道工程施工实际出发,对隧道施工控制测量工作以及隧道施工中与测量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讲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长大隧道控制网,一般都受地形和开挖口布局的限制,难以按最优化进行设计。控制网均成带状,长、宽之比多大于1/10,网的结构很不理想,而且常常位于极其困难的崇山峻岭中,高差常达几百米至千米。这就给控制网的布测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以GPS应用于长大隧道控制网布测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了在类似工程中,GPS控制网的布设原则,重点研究了贯通误差的计算方法和贯通精度的估算,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豆秀梅  刘世祥 《科技信息》2007,(1):97-97,99
本文通过对隧道的误差分析,提出了在隧道的控制测量过程中利用质量控制,提高导线控制网的精度,从而提高隧道的贯通精度。  相似文献   

8.
顾民贵  徐桂花 《科技信息》2008,(36):130-131
在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施工控制网测量过程中,对加密控制网进行了大地测量和GPS测量,以比较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比较结果表明,用GPS测量法建立工程施工控制网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任幼萍 《科技资讯》2009,(20):24-24
分析了观测卫星的几何分布对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GPS基线成果可靠性检测指标与方法、GPS基线解算的精化问题、提高GPS网精度的有效措施,结合城市控制网实例讨论了在布设GPS控制网时,网形及观测方法对精度的影响,从而总结出适合城市的GPS控制网测量工作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GPS施工控制网,在施工期间提出了控制网检测的必要性.在检测网设计优化、新旧控制网成果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GPS控制网作为地下导线起算点对指导贯通精度的重要性,实例表明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给出控制网检测合理建议,对其它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