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石山地区能源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常规能源资源:水能、煤炭等;生物质能源:薪柴、带秆、荒草、粪便等;以及新能源资源: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石山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785.4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27.23万千瓦,占广西啦能瓷源可开发量1420万千瓦的44.2%。截至1985年底,石山地区煤炭探明储量为8.75亿吨,保有储量为7.8亿吨,占广西煤炭保有储量22.5亿吨的34.4%,人均占有80.6吨。1985年石山地区生物质能源资源的产量为1131.03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724公斤。石山地区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石山地区目前拥有的能源资源总量(不包括新能源)折标煤为4.8544亿吨,人均占有量为50.06吨。其中水电1592万吨,煤炭为4.6397亿吨,秸秆165万吨,薪柴83万吨,荒草154万吨,粪便151万吨。  相似文献   

2.
国电体制改革构建了新的水电开发管理体制,加大国家投资力度,实行滚动开发,按市场经济模式筹集资金,延长代款偿还期,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调整电价以及大胆地引用外资,这对我国水能资源主要蕴藏地区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水能资源具有优越的开发条件。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河流纵横,水系发达,为全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据统计,广西平均水资源总量1 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技术可开发量1 891万千瓦(单站500千瓦以上),居全国前列.水力资源优势以及巨大的开发潜力给广西中小水电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4.
通过湖北省恩施州水能资源分布及开发特点,分析开发建设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危害等,同时提出对策及建议,使得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项目建设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建立全州生态友好型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5.
根据镇宁县水能资源分布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能资源开发和流域治理的需要,坚持"分散开发、就地成网,就近供电、自发自供、联网运行"与"开源与挖掘结合,新建与改造并举"的原则,突出重点,抓大控小,注重工程、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坚持多元化投资格局,提倡股份制办电,在水能资源开发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西部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实现西部经济振兴,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89亿kW,技术可开发量为4.93亿kW,占世界的20.75%,技术可开发年平均发电量为2.26万亿kW·h,均居世界之首,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水能资源丰富,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2%,已开发量不足10%,开发程度较低,东部地区开发程度较快,但电力负荷集中,能源短缺.水电是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西部大开发必须优先发展水电,实施“西电东送”.平衡东西部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执行“流域、梯级、滚动、综合”方针,做好流域开发规划及环境影响评价,保护江河流域生态环境.西部水资源开发必将给市场带来机遇,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腾飞.  相似文献   

7.
孙江河 《甘肃科技》1998,14(5):40-41
甘肃省小水电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达220万KWo截止1996年年底,已开发的小水电资源只有25万KW,仅占可开发量的百分之十一,开发潜力很大。总结已开发小水电的成败经验,为今后更科学合理地开发小水电资源创造条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通过对已建部分小水电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的分析,试图为我省小水电的开发利用提供一点有益的认识。l甘肃小水电资源的特点甘肃省小水电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的小水电资源达220万kw集中分在境内的黄河水系、长江水系和内陆河水系。截止1996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类小型水电站442座,总装机容量达…  相似文献   

8.
《遵义科技》2009,37(5):43-45
道真地处黔北极地,素有“黔蜀门屏、银杉之乡、仡佬故土、傩戏王国”的美誉,是黔渝经济走廊的“结合部”和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全县国土面积2156平方公里,辖10镇4乡87个村(社区),现有人口33.45万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40.04万千瓦,可开发36.07万千瓦。  相似文献   

9.
文县地处甘肃南端,水能理论蕴藏量约占全省的五分之一,水电站开发势头强劲,随着全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意识,水电站开发在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的同时,亦要合理利用其他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植被、水资源、移民等,水电站的开发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承和发扬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优良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子,坚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曹萍 《科技资讯》2012,(4):176-176
富民强县是乌什县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本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加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水能开发产业,依托县域丰富水能资源,加快推进水能资源开发进程;稳步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坚持以市场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逐步引导水产养殖业向市场化、高效化发展,力促全县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11.
赵世昌  余聪  李春来 《科技信息》2011,(20):I0265-I0265
青海省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十分巨大。根据青海省风力发电发展规划,预计2010年青海省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万千瓦,2020年远景规划装机容量超过95万千瓦[1]。但是,青海省风电大规模开发也面临着诸如电网接入困难、接入工程投资大等问题,必须妥善解决。本文针对风力发电并网技术要求专题开展工作,旨在针对青海省风电开发与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以促进青海省风电的有序开发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两当县实际和水能资源现状,提出加快小水电开发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能资源非常丰富。水能是可再生能源,优先发展水电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之一。近年来,随着水资源开发和水电建设力度加大,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社会影响程度加深,和谐发展呼之欲出。党中央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环境保护参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奠定了基础。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护优先”的原则,确定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实现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开发。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中型水电资源丰富,具有点多、面广、易于开发的特点,本文就其分布、地域特点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开发利用中型水电资源是加快贵州水能资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遵义科技》2009,37(5):56-58
余庆地处黔中腹地、遵义东南角,是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全县有汉、苗等21个民族共29.15万人。余庆山青水秀,气候暖和,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达55%。水能资源蕴藏量大,贵州第一大江——乌江横贯县境中部,国家级大型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位于境内,装机容量达300万千瓦,现第一台机组已发电,  相似文献   

16.
周财 《安庆科技》1998,(2):13-15
论述了安庆市水能资源开发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水能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以下5个问题,规划设计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新建项目财务状况差;小水电供电区发展将陷入困境;开发的资金短缺;政府优惠政策的支持。提出了加快大别山区水能资源开发的6点建议:建立市,县级水能资源开发经济实体;认真做地水能资源开发规划;把好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决策关;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积极争限和落实国家与地方对水能资源开发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7.
水能资源是我国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对于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带动江河治理和国土整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全国既缺电又缺水的情况下,大力开发水能资源,加快水电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8.
关志华 《科技潮》2000,(6):16-17
我国西部地区有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9个省、自治区和重庆1个直辖市,总面积54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56.3%;人口2.85亿(1998年底),占全国的22.8%。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矿以及铜、铅、锌、锡、锑等有色金属,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水资源丰富,全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310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46.6%;水能资源更是极其丰沛,全地区水能蕴藏量55848.87万千瓦,占全国82.5%,其中可开发的水  相似文献   

19.
崔岩  崔伟谊 《科技信息》2009,(21):393-393
本文深入分析了对水能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对目前水能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能源和环境安全挑战下的我国水能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对清洁能源需求的迫切性,指出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影响、移民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水能资源开发带来的利和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等现实情况,提出了我国水能资源开发战略,并对目前我国水能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