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湿法炼锌过程中的中浸渣和挥发窑渣为原料,经浸出、还原、净化和共沉淀等过程制备软磁铁氧体所需的锰锌铁氧体共沉淀粉料.确定浸出工艺条件、硫化沉淀和氟化沉淀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中浸渣的最佳浸出工艺条件如下:温度为90~95℃,搅拌速度为200 r/min,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5倍,时间为2.5 h,液固比为4:1;制得的共沉淀粉料中铁、锰和锌的平均含量比例与理论配方较符合,尤其是共沉淀粉料中各杂质元素含量很低,各杂质成分含量分别为Ca 0.018 0%,Mg 0.008 5%,Si 0.003 8%,A1 0.007 8%,Ni 0.017 0%,Pb0.001 2%,Cu 0.003 3%,Cr 0.002 8%及Cd 0.000 2%,达到锰锌软磁铁氧体材料对粉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锰锌软磁铁氧体前躯体净化过程中NH4F对钙镁杂质深度脱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H4F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pH值对钙镁的深度脱除都有显著影响.在反应温度为90 ℃,加入的NH4F溶液质量浓度为370.4 g·L-1、体积分数为2.4×10-2,pH值控制为3.5,反应时间为1 h的条件下,净化后液中的钙镁质量浓度分别为0.003,0.019 g·L-1,共沉粉中的钙镁质量分数分别为7.5×10-5和5.6×10-5,均小于10-4,达到制备高档锰锌软磁铁氧体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用共沉淀法制备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锰、硫酸锌和硫酸亚铁为原料,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粉体.利用XRD,SEM,IR等技术考察了原料中金属离子配比、共沉淀前驱体煅烧温度和添加剂等因素对产物的晶形、纯度和结晶性的影响,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粉体进行了磁性能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原料中锰、锌、铁离子的量比对产物的物相影响很大,当Zn2+,Mn2+,Fe2+的量比为1.0∶1.5∶6.0,且共沉淀有添加剂CH3COONa时,所得产物为单相的尖晶石型锰锌铁氧体,其晶形为规整的立方体;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锰锌铁氧体粉体,工艺简单,成本低,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钢铁厂烟尘直接制取低功耗软磁铁氧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钢铁厂烟尘、碳酸锰矿及铁屑作原料,经同时浸出、初步除杂、深度净化、共沉淀及铁氧体工艺等步骤,制取了性能优良的低功耗软磁铁氧体产品.实验结果表明:铁、锰和锌的浸出率分别为88.61%,96.20%和85.85%;氟化除Ca和Mg后的净化液中,Ca和Mg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03g/L和0.019g/L,Ca和Mg脱除率分别为95.00%和94.86%;经深度净化和共沉淀所得共沉粉杂质元素含量为:Ca0.041%,Mg0.078%,Al0.029%,Si0.012%;经"直接法"完全可以制备性能接近日本TDK公司生产的PC40低功耗软磁铁氧体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5.
锰锌铁氧体废料的浸出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锰锌铁氧体废磁芯粉料为原料,研究硫酸浸出过程的工艺条件,分析浸出过程的动力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3:1,搅拌速度为300 r/min的条件下,锰锌铁氧体废磁芯粉料硫酸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硫酸用量为其理论量的1.15倍,反应温度为95~100℃,反应时间为4.5 h.在此优化条件下,4次综合实验的Fe,Mn和Zn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8.83%,98.80%和98.82%;锰锌铁氧体废磁芯粉料的硫酸浸出过程在动力学上属收缩核模型,受化学反应的控制,反应活化能为85.6 kJ/mol.  相似文献   

6.
根据配位多面体生长基元理论,分析了水热晶化过程中锰锌铁氧体纳米晶生长基元的形成过程,以及锰锌铁氧体共沉淀前驱体在水热过程中的溶解与羟基配位体的形成过程,探讨了生长基元的形成方式、添加剂对前驱体制备及水热晶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有助于得到均匀的共沉淀前驱体,在水热晶化初期有利于羟基配合物均匀分散,从而避免出现易于在较低温度就能形成的杂相;同时,添加剂影响水热过程中生长基元的聚集生长方式,第2类聚集生长占优势.因此,所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纳米晶粒径小,粒径分布范围窄.  相似文献   

7.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在80℃水浴以及900℃氩气氛围中煅烧3 h获得锰锌铁氧体.当煅烧时间延长至6 h,锰锌铁氧体因缺氧而产生氧化亚铁.铁氧体的磁性能随Al3+的掺杂量以及锰锌比例而变化,当Al3+的掺杂量为0.1,锰锌物质的量比为0.65∶0.25时,样品的Ms=59.8 Am2·kg-1,Hc=0.32 k A·m-1,Mr=0.13 Am2·kg-1,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硫酸锰、硫酸锌和硫酸亚铁为原料,草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级锰锌铁氧体粉体,研究了铁氧体的晶相及其磁性质,并分析了材料组成对其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锰锌铁氧体具有良好的铁磁性,并且随Zn摩尔分数的降低、Fe摩尔分数的增加,铁氧体的磁化率逐渐增大,居里温度逐渐变低.  相似文献   

9.
添加剂对锰锌铁氧体纳米晶水热制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均匀的共沉淀前驱体是通过水热法制备单相锰锌铁氧体的前提.通过加入添加剂,制备了无杂相、团聚程度低、结晶度完好、粒度分布窄、粒径为10~20nm的单相以及具有较好磁性能的锰锌铁氧体纳米晶.此外,对产物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烧结活性,烧结温度在空气中为870℃,在氩气中为1150℃.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由锰锌铁氧体废料制备高导锰锌铁氧体,用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分析(BET)等表征手段,分析预烧温度对样品微观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烧温度的升高,粉料比表面积减小,晶粒逐渐变大,晶形趋于完整;样环的初始磁导率随着预烧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共沉淀粉料的最佳预烧温度为850℃,此时预烧粉晶形完整,颗粒粒径均匀一致,预烧样品经过气氛烧结后,可获得初始磁导率μi为13 000的铁氧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