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2007,(6):F0003-F0003
“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为主题的2007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5月10日~15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隆重举行,吸引了11万人次的市民前往参观。本次展会从多层次、多视角展示了科学与艺术之相得益彰的结合:用科学之美丰富了艺术的内涵,用艺术之美浓缩了科学的精妙,为公众搭建了一个吸收科学与艺术新知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8,(5):F0002
在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2008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将于5月16日~5月25日在上海浦东展览馆举行。本届展会将以体育科技的艺术之美为主题,全方位演绎“让科学走进大众,让艺术融入生活”的宗旨,集科学性、艺术性、创意性、国际化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科学首先作为文化而存在。好奇、爱美是人的天性。由于好奇与爱美,才求真、求一,才有了科学的简单性、和谐美。也是出于好奇与爱美,才出现了艺术。在科学探究中,在艺术创造中,人类为自然寻找秩序、觅得规律,也为自己增益智慧、找来美感、制定规范。科学之长河,从发源高山直到归入大海,都首先表现为文化。有位名人曾经说过:“科学是一个文化过程。”著名科学史教授戴维·林德伯格说:“犹如人类所有的创造,科学理论也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在形成科学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内容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历史研究揭示得格外清晰。”科学是文化的产物,科学的历程就是文  相似文献   

4.
从本期起,我要打开一个似曾相识、但又有点陌生的世界——科学与艺术。这里讲的“科学与艺术”,不是科学和艺术两样东西,而是讲它们的关联、关系和它们的结合,讲它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我希望能同青年朋友们一起来培育“科学与艺术”这块园地,让更多的人成为“科学与艺术”这门新兴学科的爱好者、参与者及开拓者。 历来,人、们把科学和艺术看作人类文化的两翼,犹如车轴两边的一对轮子,人的左右两条腿,一个硬币的两面。现在让我们看一看从古到今,特别是眼前,在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艺术之美具有惊天地、泣鬼神,摄人心魄的魅力。殊不知科学之美不仅具有同样的魅力,而且还是一种智慧与力量的化身,具有别样博大而神奇的色彩。那么究竟什么是科学之美呢?科学之美是科学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科学之美如同艺术美一样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科学之美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社会获得成功后,得到的带有一定理性与思辨色彩的,能引起人们某种愉悦与欢快的情感体验。下面让我们来谈谈科学美的具体特征吧。首先它有一种简约之美。科学美与艺术美都包含一种简约之美的特征。曾经有人问著名哲学家洛克,什么是美?洛克答道:“把多余的东…  相似文献   

6.
杨先碧 《世界科学》2010,(7):F0002-F0002
借助扫描探针显微镜等高科技工具,科学家可以在比头发丝直径小得多的纳米空间内绘画,并得到意想不到的图景。而在纳米绘图领域,每年都会举行一些图片大赛,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材料学会举办的“科学与艺术”图片大赛。以下所展示的这些图片是近年来“科学与艺术”大赛中的一些获奖作品,其趣味性和艺术性令人惊叹。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已经有多少前人先哲,包括科学家和艺术家,对此发表过他们的真知灼见。作为人类文化的两翼,从不同的角度,有人强调他们的差别,认为“科学探索大自然,而艺术探索人的心灵”(穆斯泰,伽里姆),“科学著作的生命很短,而艺术则可以永葆青春”(契达依戈罗茨基);有人强调他们的一致,指出“艺术家的猜想与科学家的发现多么相似”(巴尔扎克),“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爱因斯坦)。一直到现在,还在争论未来是  相似文献   

8.
我在本刊97年第6期“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规律”一文中曾经讲过科学与艺术有许多共通之处,其中有一个叫做“要素构成规律”,讲的是各门学科包括艺术在各个层次上都由一些“要素”构成。关于一件音乐作品或者一种音乐类别的要素有几种,众说纷纭。但是对基本的要素有旋律、节奏、拍子、和弦等这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用从事自然科学的视角和方法去审视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方式之一。下面,我们就试着用一个物理学家的眼光来讨论一下音乐的各个要素的物理构成。 从物理上来讲,音乐是一种声波,构成音乐的声波我们叫它做“音乐声”。我们且不去讲究音乐声的严格定义,姑且把音乐中的声音都叫做“音乐声”。音乐就是音乐声在时间和空间里的传播、运动。  相似文献   

9.
沈葹 《科学》2004,56(1):55-58
宇宙间处处显示出形态美和造型美,科学和艺术得其美之精华.实际上,对形形色色的优美图像展开充分研究,乃出于数学家的艺术直觉.他们把几何学看作科学与艺术的一种简单明快的交接形式;并发现,对宇宙万物所做的几何描绘的美学意蕴,以及万物变化所遵循的种种规律,皆源自变分原理.这条原理似乎揭示了宇宙的悭吝本性,其实不然,它那丰盈的科学、艺术涵容,恰恰显示了宇宙的巍巍大器和臻美禀赋.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2006,(6):F0004-F0004
科学强调对未知世界的客观表达,艺术强调对客观世界的抽象表述;科学与艺术的相近相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旋律。主题为“让科学走近大众,让艺术融人生活”的2006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于5月27日在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拉开帷幕。此次由上海市科协与上海市美协主办的展会占地面积10  相似文献   

11.
沈康身 《科学》2007,59(2):53-56
2006年6月30日至7月2日,“中国数学科学与教育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迎来了数学家7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0人)。会议期间讴歌数学之美,佳话频传。论坛领导丘成桐发表诗篇“小立断桥”,称颂庞加莱猜想的靓丽。王元、杨乐、季理真联合署名为杭城新闻媒体题词:“数学之美如同西子,令人陶醉。”这使笔者想起北宋文学家苏轼(1037—1101年)曾在杭州任知府,他陶醉西湖之美,名诗脍炙人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后人在孤山中山公园建造亭子,取苏诗中“山、水、晴、雨、好、奇”六字制成对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道尽西湖空间、时间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12.
《科学》2005,57(4):F002-F002
在古代,日晷是一种测量时间的重要天文仪器,如今它则成为以“时间”为主题的典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被誉为“时间雕塑”,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精选了数张国内外的日晷图片,供读者欣赏。  相似文献   

13.
《世界科学》2005,(11):F0003-F0003
2005年10月19日下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复旦大学作了两场专题报告,第一场报告会为科普讲座,题为“在上海纪念爱因斯坦及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第二场报告会为传业讲座,题为“解薛定谔方程的一种新方法”。数百名复旦师生和科技工作者出席聆听了李政道博士的报告。这两场报告会由上海市科协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市科学和艺术学会,上海市物理学会和上海市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的美     
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智慧世界中最为流光溢彩的两座殿堂。人们谈论着科学的严谨、抽象和纯理性,却忽视了科学与艺术之间的某些姻缘与联系。一项出色的科学理论、艺术成果,往往同时也具有审美的价值。对美的追求,同样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创造活动之中今年5月的上海科技周,将有一项重要  相似文献   

15.
永生的美     
于是一位诗人说:“请给我们谈美。”冤抑的、受伤的人说:“美是仁爱的、柔和的,如同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幸福中半含着羞涩,在我们中间行走。”热情的人说:“不,美是一种全能的可畏的东西。暴风般,撼摇了上天下地。”疲乏的、忧苦的人说:“美是温柔的微语,在我们心灵中说话。她的声音传达到我们的寂静中,如同微晕的光,在阴影的恐惧中颤动。”烦躁的人却说:“我们听见她在万山中呼号,与她的呼声俱来的,有兽蹄之声、振翼之音,与狮子之吼。”夜里守城的人说:“美要与晨光从东方一同升起。”在日中的时候,工人和旅客说:“我们曾…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与应用     
数学是否有用?我们从事此道的人都不免曾有此一问。常有人说,数学实非一门科学而为艺术。既然是艺术,人们所追求的就不是应用,而是美。把数学当作艺术来研究也未始不可,虽然有些人轻贱“为艺术而艺术”。但如果把数学看成科学,那就有理由讯问它是否有用。数学是否可用于日常实际生活?它是否有助于社会进步与人类幸福? 我先顺便谈一点艺术。看来,当人类才学会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中生存之后不久,就已经从事一些严格说来算不得是有用的活动。例如,近年发现的洞穴壁画,把与人同处在地球上的动物的形象描画得精致生动,这就很难说是出于实际的需要;或许是为了心灵治疗吧,却也  相似文献   

17.
“0.618”一个极为美丽而神秘的数字,它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于2500多年前发现的,古往今来这个数字一直被后人奉为科学和美学的金科玉律。在艺术史上,几乎所有的杰出作品都不谋而合地验证了这一著名的“黄金分割律”,无论是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美轮,还是中国古代的兵马俑,它们的垂直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关系竟然完全符合1:0.618的比例。尤其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表明。“0.618”还始终与军事发展有着不解之缘,且常常与战争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美学     
《世界科学》2007,(1):F0003-F0003
科学是美丽的,因为科学理论的首要目的是表达人们发现的自然中存在的和谐。艺术是真实的,因为艺术是在特定情绪下感受到的自然,其目的在于揭示隐藏在已有解答中的问题。下面展示的几幅图片选自本期“形象”,来自纳米世界对观察者想象力的挑战”一文,作者在看似互不相干的纳米结构世界中寻找新的美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与艺术的距离有多远?爱因斯坦认为,如果一个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话,那理论一定有问题。科学与艺术从表面看似完全不同,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二者以不同的角度解读未来世界的无限可能。当看似遥不可及的科技与艺术博弈时,二者又将如何诠释我们对于未来科技的幻想呢?中国最大的智能硬件创新创业平台——硬蛋,用最浪漫的艺术腔调——画硬件游戏,来"调侃"最理性的科技。"‘硬’指的是硬件,‘蛋’则指的是创业孵化。"硬蛋科技创始人康敬伟表示,"这个名字是我们花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学的定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时东陆 《科学》2007,59(3):4-9
我们首先必须定义“科学”这个名词。事实上“科学”一词应该是“现代科学”(modern science)的简称,因为科学的定义是近代和现代才真正产生的。在现代科学产生之前,科学还没有完整的定义,因而很难在没有定义的前提下讨论科学。所以,必须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讨论科学的形成和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