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相乘型需求下VMI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及收益共享与返利机制来协调市场需求函数为(零售价格与不确定因素)相乘情形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通过推理分析得出: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在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等于其占供应链成本比例时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而在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大于其占供应链成本比例时不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收益共享与返利机制能完美协调分散式VMI,供应商和零售商收益比Stackel—berg收益共享机制中各自收益大,且按返还给供应商收益共享比例和零售商收益共享比例在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分配增加的供应链收益.  相似文献   

2.
研究由单个碳减排供应商和下游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的减排及分享决策问题。研究对象为单周期且具有易逝品特性的低碳产品。在收益共享寄售契约下,供应商将决策低碳产品的产量和减排水平,零售商将决定给上游的分享比例。通过对供应链系统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比较,得到分散决策下制造商的最优减排水平和产量及其与分享比例的关系;供应商减排驱动及零售商取得最优利润的分享比例的范围以及零售商需要协调分享比例与成本占有率间的关系以协调供应链使其达到集中决策下的最优值等结论。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收益共享机制对供应链纵向信息共享决策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求解促进信息共享的收益共享契约的制定要素,以此来控制整个供应链的博弈态势,使下游零售商在竞争中更为主动地进行信息共享;首先在两个零售商均共享信息、只有一个共享信息以及均不共享信息3种情况下得出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在此基础上得出收益共享机制下的制造商最优批发价。通过比较3种情形下的供应链成员的期望收益发现:在产品具有互补性时,制造商通过设定一定的收益共享契约,在分享零售商一部分收入前提下,可降低批发价格,激励零售商进行信息共享;且互补效应会作用于零售商的最优收益共享率,使信息共享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收益共享机制对供应链纵向信息共享决策的影响。通过建立动态博弈模型,求解促进信息共享的收益共享契约的制定要素,以此来控制整个供应链的博弈态势,使下游零售商在竞争中更为主动地进行信息共享;首先在两个零售商均共享信息、只有一个共享信息以及均不共享信息3种情况下得出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在此基础上得出收益共享机制下的制造商最优批发价。通过比较3种情形下的供应链成员的期望收益发现:在产品具有互补性时,制造商通过设定一定的收益共享契约,在分享零售商一部分收入前提下,可降低批发价格,激励零售商进行信息共享;且互补效应会作用于零售商的最优收益共享率,使信息共享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5.
可控提前期供应链库存优化的费用分担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地缩短提前期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能力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根据"由零售商决定交货期并完全承担缩短交货期费用的交货策略(Ⅰ)"建立了可控提前期的供应链库存优化Stackeiberg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根据"由零售商与供应商共同决定交货期与订货批量,缩短提前期的费用双方共同分担的交货策略(Ⅲ)"建立了可控提前期的供应链联合库存优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满意度的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来制定最优费用分担比例,并进行了数值分析.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1)合理地压缩提前期可以降低供应链库存成本;2)提出的基于满意度的赶工费用分担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考虑零售商公平偏好的促销努力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制造商主导的二层供应链框架下,考察零售商的公平偏好对于促销努力水平和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影响,并设计一个基于Nash讨价还价博弈的收益共享契约作为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发现:1)在缺乏协调机制时,制造商可以通过降低批发价格,来维持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的促销努力水平与公平中性时相等;2)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效用水平,但会降低制造商和供应链整体的效用水平;3)合理的收益共享契约可以实现双方效用水平Pareto改进,改善供应链运作效率.最后用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收益共享契约作为协调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下游零售商构成的面向单一短生命周期产品和不确定市场需求的两级时间竞争型供应链的分销系统.供应链的上下游双方对市场需求波动的预测是信息不对称的,建立了最优承诺配送时间、订货量和批发价格的决策模型.通过和完全信息下,供应链上下游最优决策的对比分析,探讨了供应链上下游间共享需求波动信息的潜在价值及单一价格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和回购契约对信息共享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零售商对市场需求波动的预测值小于实际值时,单一价格契约不能达到供应链协调;而合理的收益共享契约和回购契约将促进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共享和整个渠道利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确定条件下基于零售商风险规避的双渠道供应链库存协调问题,建立了零售商风险规避下双渠道供应链分散和集中情况下库存最优决策模型,证明了包含收益共享和回购契约的联合契约可以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库存协调,分析了产需不确定因子、风险规避因子和市场分配比例系数对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包含收益共享和回购契约的联合契约可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帕累托改进。最后,讨论了联合契约实现帕累托改进的可行范围。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需求信息共享激励与供应链契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供应链中的不同需求特征和基本订货策略出发,分析了零售商的订货决策和供应商的生产决策,并对供应商在信息共享前后的库存水平、机会成本以及利润进行比较,说明了供应商在实现信息共享后将获得更大的利益,而零售商则未能从中获益.因此,要促进零售商实现信息共享,则必须通过供应链契约的合理设计,具体规定一些契约参数或利益分配方式,实现供应链上双方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以供货价格和交货提前期这2个契约参数为例对供应链契约进行设计,从而通过契约参数的变化,使零售商获取更大的利润,促进其实现信息共享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两级供应链中基于提前订货折扣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前订货是一种供应链协调策略,即零售商(下游企业)向供应商(上游企业)订货时,订货提前期大于从供应商到零售商的正常的供货提前期.针对一个由单一零售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简单的两级供应链,其中只有零售商面对市场需求且需求是平稳的,本文建立了当零售商的成本信息是私有信息的情况下的博弈模型,研究供应商如何利用价格杠杆来引导零售商提前订货.该模型可用于确定供应商的最优价格折扣和零售商提前订货的最佳时段,从而引导合理分配因为零售商采用提前订货策略而使整个供应链可能获得的额外利益.  相似文献   

11.
利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研究两个竞争供应链的产品差异性与信息共享问题。信息共享要求销售商将所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与生产商共享。根据是否实现供应链内部信息共享,在分析三种情况下竞争均衡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产品差异性对信息共享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差异程度会影响不同信息共享模式下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大小关系,从而影响信息共享的价值。随着产品差异程度的增加,信息共享所产生的效果趋于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政府征收碳税且消费者偏好低碳产品为背景,在单生产商单零售商的供应链中研究了收入共享及谈判权力对生产商碳减排决策及成员收益的影响,其中收入共享比例可通过谈判制定.研究发现:若收入共享比例外生,收入共享能使生产商碳减排率增大,收益升高;而若能自由制定共享比例,生产商会选择独占所有收入,而零售商会选择适中的比例.在双边谈判下,若不减排,生产商应得的收入比例等于其谈判权力;若减排,则该比例高于其谈判权力.特别地,若零售商拥有全部谈判权力,他仍会与生产商分享收益,这对双方都有利;而若生产商拥有全部的谈判权力,她会独占全部的销售收入.并且,与不共享收入相比,生产商总是能从谈判收入共享比例中受益,然而,零售商仅在生产商谈判权力较弱时才能从中受益.再者,消费者的低碳偏好或碳税都能刺激生产商减排,且两家企业都总能从减排中获益,而政府可用适度碳税刺激企业尽可能高地减排.最后,当且仅当生产商拥有完全的谈判权力时,收入共享契约才能完美协调供应链.  相似文献   

13.
在碳减排约束下,通过对低碳供应链进行建模,借助数值实验,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产品碳系数和制造商公平关切行为对低碳供应链定价策略、碳减排水平、供应链各方利润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集中式决策模式下,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要高于分散式决策.制造商客观存在的公平关切属性会进一步降低产品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且随着制造商公平关切程度的增大,供应链各方成员以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会减小,但制造商利润所占供应链总利润的份额却在不断增大;2)三种不同供应链决策模式下,低碳产品零售价格、碳减排水平和供应链利润均会随着碳系数的增大而增大;3)碳减排投资成本分担契约的实施能够促进低碳产品零售价格降低,销量增加,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低碳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4.
责任成本分担合同已被供应链企业广泛采纳以降低产品安全事故.基于此,构建了一个由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在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研究了责任成本分担对制造商产品质量决策等的影响,并考察了渠道权力结构对供应链均衡结果及契约协调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制造商为领导者,则其责任成本分担的增加不影响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反之,将促进其产品质量与供应链企业利润的增加;制造商为领导者时的产品质量可达到供应链系统最优;领导权力可使制造商获得较大利润,但对零售商不一定适用;制造商为领导者时可通过零售商收益分享与制造商转移支付实现协调,反之,可通过一个相同的由制造商收益分享与零售商质量成本分担、转移支付构成的组合契约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供应链竞争下的合作广告问题,构建了一个微分对策模型.在非对称的供应链情形下,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求得了Stackelberg博弈下均衡的广告投入和广告分担比例,给出了零售商市场份额的计算公式.在对称的供应链情形下,得到了制造商对零售商进行广告补贴的一个充分条件,同时发现,市场中只有2家或3家零售商时总能保证他们得到正利润,一旦零售商数量增多则不能保证.  相似文献   

16.
桑圣举  张强 《系统管理学报》2020,29(5):994-1002
在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下,研究绿色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问题。构建了基于参照价格的分散决策模型、集中决策模型、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给出了各优化模型下的最优均衡策略,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本分担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供应链系统的利润,却不能达到一体化下的最优利润;收益共享契约优于成本分担契约;随着参照价格效应的增加,产品绿色度、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减小,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增加;考虑消费者的参照价格效应可以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  相似文献   

17.
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研究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两条供应链,并考虑一条供应链中制造商的风险厌恶特征,比较研究完全竞争、单一供应链合作(供应链1或2合作)、供应链内部合作、供应链研发合作五种竞合模式下的供应链最优研发努力决策.结果表明:研发成本系数或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加会降低制造商的研发水平,但能激励竞争供应链的研发努力,而市场波动对竞争供应链研发水平的提高不总是有利的;对供应链利润而言,风险厌恶程度与市场波动会降低两条供应链的利润;尽管制造商的研发水平在供应链研发合作模式下是最优的,但对供应链利润不一定是最优的,其在供应链合作而竞争供应链不合作模式下的利润反而更优.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级供应链的利润分配策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针对二级供应链中的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种基于协商定价的利润分配模型.根据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如价格和广告等)确定制贩双方的利润分配因子的取值,并在合作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在不同情况下双方的重复性博弈结果,指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通过长期合作以达到“双赢”目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坚持合作对双方的长期利润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19.
Information structures and pricing decisions in competing supply chain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icing decisions of two competing supply chains under the different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ach retailer has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rket demand and has the right to decide whether or not to share the information with the manufacturer. Three demand-information structures, i.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both supply chains, information sharing in only one supply chain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in neither supply chain, are considered. We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by comparing the information structures, and find that the information value not only works in the channel directly, but also does in the competing channel indirectly.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 always benefits its manufacturer, but hurts its retailer; while it benefits both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of competing supply chain,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is competing supply chain has information shar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annel, when the competition is more intens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 makes this supply chain better off, and when the competition is less intense,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a supply chain makes this supply chain worse off. However, it always makes the competing supply chain better off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competing supply chain has information sha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