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而这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要有一种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来自于对学生的爱、信任与尊重.  相似文献   

2.
"亲其师则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沟通是营造良好师生关系的手段,是建立有效师生关系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处处都有沟通,教师和学生的任何接触都是一种沟通。本文探讨了高中师生沟通常见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慧 《潍坊学院学报》2012,12(1):106-106,116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新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人格完善。这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的知识和智力水平,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合格的教师应从人格魅力、知识修养、语言功夫、教学设计等方面构建其亲和力。  相似文献   

4.
人生活在社会上,总要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建立各种不同的关系。在学校里,师生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交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恶化,教师就无法顺利进行教学、教育活动。搞好师生关系,这是改变社会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事实已为许多有远见的人士和教育家、教师所重视。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心理效能教师和学生的正常交往不但必要,而且非常重要。良好的师生交往,具有教育、影响学生的巨大的心理效能。1.良好的师生关系,可寓思…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品德的培养、学业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相似文献   

6.
赵景昆 《科技信息》2012,(36):55+57-55,57
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是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是高校里最主要的群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提高教育的效果、获得教育成果的需要。良好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高校的关键和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高校良好师生关系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期待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冯秀芹  陶萍 《科技信息》2008,(33):201-201
教师的亲和力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能力,它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武立博 《科技信息》2009,(34):172-172
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生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我们年轻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当重要。本文就为什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出现问题教师要冷静处理,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如果教师一味严责,穷追不舍,学生就会感到孤独无助,希望则会变成绝望,对老师产生怨恨和对立情绪。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很难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人格魅力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师生关系融洽,亲和力强,;领导放心、同事敬重、学生爱戴,教育效能好。反之,缺少人格魅力的教师,领导不信任、同事和学生不服气,没有号召力。可以说,人格魅力有强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它又是一种力量,能给人以鼓舞和鞭策;它还是一种表率,能给人以示范和引导。一个教育者如果人格魅力缺失,即使行政地位、教师职称再高,也难以服众。  相似文献   

11.
刘广 《凉山大学学报》2003,5(3):113-113,115
本文重点分析了教育实践中的几种不正确的教师学生观,阐明了正确的教师学生观是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它成为搞好教育工作的积极动力,就必须树立正确、科学的学生观。  相似文献   

12.
全红霞 《太原科技》2001,(2):44-44,46
协调一致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利用移情作用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利用学生的“抱团”心理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形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宁利华 《科技资讯》2006,(8):138-139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队伍里存在许多影响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因素,本文从权威心理、教师威信和消极心理三方面对此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如何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英 《科技信息》2011,(17):196-196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剂。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和感情关系,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求的、具有创造能力人才的关键,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教师在调适师生关系中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热爱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才能赢得学生信赖,激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从而在和谐中达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爱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表现,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渊博的知识是教师为人师的根本保证,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必备条件;幽默的语言是增强老师和学生沟通的途径,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地有效方法。教学活动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发展中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尊重中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师的宽容中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红梅 《科技信息》2012,(1):367-368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最终决定着教育目标能否落实。传统师生关系忽视学生的个性与独立性,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格格不入.师生关系出现紧张甚至恶化。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强调用真心去建构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甚至可以改变教育。  相似文献   

17.
李国湖 《科技信息》2008,(17):281-28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造就人。托尔斯泰认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由此可知,师爱是师德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何更好的进行创造教育,对我们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在工作中深有体会,与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相当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为什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谈谈自己的几点经验。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9.
改善师生关系优化德育环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师生关系对高校德育成效具有决定性意义,是德育环境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为此,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对学生要有平等关爱之心;要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同时不忘教师作为活生生人的真实性.唯此,方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人际环境,以增强德育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白晓青 《科技信息》2012,(34):I0169-I0169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已成为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悄然形成。这就更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身观念,提高自身素养,并做到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促进教育在和谐、融洽中不断发展。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就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