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是早期从人类学进入海外华人研究的一位学者。从1963年9月起先后三次到马来亚柔佛州蔴坡镇进行田野调查,写成了《一个移殖的市镇——马来亚华人市镇生活的调查研究》,1970年由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出版。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人类学的视角,对国内外关于藏族文化的人类学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综述。认为藏学与人类学关系密切,人类学拓展了藏学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理论与方法。提出构建“藏学人类学”、提倡田野调查法、人类学要承担起避免文化冲突的重任等观点。  相似文献   

3.
岑家梧先生是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基础宽深、注重田野、提倡本土的治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国人类学与民族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其学术方向始终顺应着世界先进文化潮流和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本土化与田野调查——元江调查四人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本土化与田野调查——元江调查四人谈●胡鸿保周星刘援朝陈丁昆/著【编者按】田野调查一向是人类学家们看重的研究方法,在中国人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人类学本土化的需要,田野调查的作用愈来愈重要.胡鸿保、周星、刘援朝和陈丁昆四位学者在不同时期对云南...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经过长期封闭后,脱离了世界发展一般轨道,存在着学科地位不明确,不稳定、名称混乱,范围涵盖不清等问题。只有在正确思想指导下,实现与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对口与接轨,才能克服障碍,获得新发展,为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蔡华教授: 欣闻蔡华教授荣获法国科学院2002年度“法语国家大奖”金奖,我们对此表示真诚祝贺。 人类学是一门自西方传来的学问。它要求研究者既要具备人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进行大量艰辛的田野工作。蔡华教授的研究就是运用西方人类学知识研究中国本土文化的一次尝试。他以其研究成果对传统人类学理论提出了质疑与补充,并由此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首肯,说明随着中国学者研究实力的提高及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研究已经逐渐为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界所认知和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9月20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国际研讨会在杭州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的代表,宗教界代表,国际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从事人类学和宗教研究的知名学者以及文艺界、企业界代表,共计70余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于2014年7月批复中国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本次会议早在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批复之际便开始筹备。浙江大  相似文献   

8.
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是民族学本科生、文化人类学方向硕士生的专业主干课,是中国语言文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广西民族学院近几年对这一门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一些经验,构建了教学梯队,编写了教材,组织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将从教材、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田野考察,以及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上进一步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9.
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学、人类学研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被誉为人类学学者的“成年礼”,也是人类学学者完成民族志的必经途径。田野调查的现场进入顺利与否是完成这个“成年礼”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志作品的信度与效度问题。田野调查越是能顺利进入田野现场,取得  相似文献   

10.
民族语言的研究是华西协合大学的重要学脉。抗战期间,以闻宥为代表的众多中外学者借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开展语言研究。通过积极开展田野调查,综合运用语言学、民族学及历史学等理论知识,研究民族语言,探析民族学问题。同时,该所发行《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扩大了华西协合大学的学术影响,推动了中国民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校园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惫伟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8):1102-11051118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校内公共设施,如地下给排水管线、电力线、道路、建筑、停车场、运动场等都面临着新建、扩建及更新换代的问题。因此,准确反映校内公共设施的基础数据显得尤为重要。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技术及GIS集成开发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GIS开发为例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徐世璇研究员,致力于汉藏语言、濒危语言的研究实践和理论探索近30年,著述颇丰.尤其是作为濒危语言研究和语言纪录典藏的先觉者,于民族语言及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一前沿领域所进行的开拓性研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将于 2 0 0 8年在我国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有利于推动我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发展 ,有利于进一步宣传、展示我国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 ,有利于促进国际文化和经济交流 ,有利于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基于CASE工具的地理空间数据库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eodatabase是目前最具优势的空间数据库模型.Geodatabase的手动建立是一个复杂费时的过程,而且很难保证数据之间映射的准确性.文章中采用UML建模语言,通过使用CASE建模工具,建立起对象、元素、空间实体间的对应关系,自动生成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动态导入,并保证数据间映射关系的正确性.使我们避开了用复杂而难以理解的源代码来构建大型的Geodatabase,从而能极大地缩短设计开发周期,使设计方案更为标准化,有利于空间数据库后期修改和维护.文章还以一个GIS项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为例,介绍如何用UML来设计空间数据库,把面向对象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空间数据库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它对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以广东省增城市为例,基于Geodatabase建立遥感影像和矢量数据空间数据库,以及可视化编程语言和GIS技术实现对影像数据库的一体化管理、分析、查询、显示与更新等操作;以矢量数据与影像数据的统一存储为基础,实现对影像数据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等新技术的出现,为软岩工程技术的推广与资源共享,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主要阐述了利用GIS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软岩信息管理及共享的过程。确定了基于Browser/Server模式的系统实现方案,利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软岩矿井属性信息库,采取基于组件式的服务器扩展技术实现WebGlS功能。根据软岩矿井信息的基本特点设计了系统的基本功能,完成了基于Web的煤矿软岩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现了软岩信息的网上公布。  相似文献   

17.
供水管网GIS中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基础,详细讨论了数据挖掘、空间数据统计技术在城市供水管网维护中的应用,并针对空间数据库中数据的挖掘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实现了利用空间数据库中数据的挖掘方法对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  相似文献   

18.
在基于特性(Feature)的WEB GIS体系结构下,提出一个共享空间信息的解决方案。分布式技术减轻了服务器的负载,对象关系数据库技术解决了传统GIS系统中空间数据难以共享的问题,两级高速缓存技术提高了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分布处理空间数据的性能。最后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证明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共享多个GIS系统的空间信息,而且在性能上相对于传统GIS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基于特性(Feature)的WEB GIS体系结构下,提出一个共享空间信息的解决方案。分布式技术减轻了服务器的负载,对象关系数据库技术解决了传统GIS系统中空间数据难以共享的问题,两级高速缓存技术提高了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分布处理空间数据的性能。最后对解决方案进行了模拟实验,证明系统不仅能有效地共享多个GIS系统的空间信息,而且在性能上相对于传统GIS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现今传统的GIS将属性与空间数据分开的数据组织已经不能满足GIS数据管理的需要 ,着重研究了将空间与属性数据统一存放在关系数据库中进行管理的技术 ,建立了地理关系数据库模型 ,并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