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卷首语     
本期叶舒宪先生主持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是“文学人类学:理念与方法”,共刊发四篇文章。叶舒宪《文学人类学的学术伦理》指出的是,文学人类学不只是研究文学的跨学科方法,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文学理念。  相似文献   

2.
学报创建品牌栏目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来提升办刊水平、突出办刊特色、增强竞争能力和扩大社会影响.学报品牌栏目创建的三个着力点即“质量”、“特色”和“关系”.学报的办刊质量是品牌栏目形成的根基,学报的办刊特色是品牌栏目创立的关键,学报的社会关系是品牌栏目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是“教育部首届文学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学习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中,叶舒宪《人类学与文学的互惠——小议列维一斯特劳斯在中国的传播》体现了他对人类学与文学关系的有趣而深刻的思考。张玉《关于“四重证据法”之学术考察——从国学到文学人类学》是对叶舒宪先生“四重证据法”的再评述。张丽红《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评叶舒宪先生的〈文学人类学教程〉》是一篇书评,其将叶舒宪先生《文学人类学教程》比做一把打开新的世界的钥匙,认为它使人们看到了文学研究的未来景观。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一组文章:叶舒宪《〈阿凡达〉与卡梅隆的“人类学想像”》、刘慧《〈阿凡达〉:博取东西,再造神话》、王婧《“繁华落尽见真纯”——电影〈阿凡达〉中伊娃原型的神话学解读》,他们透过光艳的视觉冲击和神奇的想像,对电影《阿凡达》进行了深入的人类学解读,体现出极强的学术敏锐。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经历了非典肆虐的初夏 ,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抗击非典的努力下 ,终于迎来了“双解除”的盛夏 ,人们在正常生活的回归中即将走过炎炎的酷暑 ,走进秋风送爽的金秋 ,走进硕果累累的丰收季节。本刊自今年第二期起 ,实施做强做大的方针 ,强化内涵 ,每期推出一个主打栏目 ,以创新的精神 ,宏观的视野关注人类学及相关学科的前沿、热点。如第二期的主打栏目“依山依水族群研究”第五期的“口述史 :历史人类学研究”等已在学术界引起了垂注 ,许多人类学家欣然受命担当主持人。关注本刊主打栏目的读者将来会陆续看到“乡村人类学研究”、“都市人类学…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收录4篇文章,分别来自探索夏王朝都邑的一线考古学者和文学人类学学者。文章主要从四重证据法所倡导的第四重证据入手,聚焦新问世的以出土玉器为主的夏代文明展,从玉礼器玉兵器及其与青铜器的关联,加上甲骨文汉字“圆”的造字表象作为二重证据,  相似文献   

8.
2010年,依托我校新成立的中国改革发展史研究中心,本刊开设了“中国改革发展史研究”栏目,并实施栏目主持人制度,先后发表了邓小平、万里、田纪云等人的重要文献和30多篇专家学者的有关理论文章,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为进一步总结办刊经验,加强“中国改革发展史研究”栏目建设,9月20日,本刊举办“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暨中国改革发展史研究栏目建设”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2005年12月23~26日,广西民族学院在南宁举行“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恳谈会,邀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对本报“人类学研究”栏目的建设问题进行了研讨。在会上,教育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的导言对栏目的宗旨做了明晰的说明。本期的主题为“神话历史”,共刊发4篇文章。其一为(英)卡伦.阿姆斯特朗著、叶舒宪译的《神话的史前史(公元前20000-4000年)》,对神话的定义及不同时代的神话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卷首语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2005年12月23~25日,广西民族大学举办了“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恳谈会,与会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对我校学报“人类学研究”栏目如何建设问题进行了交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北京大学学报主编、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地处温带气候、温暖、凉爽的北方,人们刚刚感觉到夏季的热情和浪漫,而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广西南宁却早已被高温、潮湿包围着。尽管酷暑难熬,但是我们编辑部同仁依然如期地将2005年第四期这份精神大餐连同我们夏日的热情一起奉献给大家。本刊为了做好“人类学研究”名栏建设工作,除了继续保持原有的风格,如人类学主打栏目、人类学学者访谈录、族群问题争鸣等以外,2005年还将“人类学研究”栏目进行细化,旨在推动广西本土及全国的人类学研究。麦克康奈尔在他的代表作《旅游:休闲学派的新理论》中指出:“旅游是现代人普遍接受的最佳休闲…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三篇文章。叶舒宪《戏剧文学的救灾解难功能——〈俄狄浦斯王〉与(窦娥冤〉对读》旨在探讨传统社会关于灾害和禳灾的神话观念,以希腊和中国的经典戏剧作品《俄狄浦斯王》和《窦娥冤》为例,展开文学人类学的跨文化透视,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主题为“文化大传统研究”,是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所引发的热烈讨论的成果。叶舒宪《文化大传统研究及其意义》一文重新界定大小传统,指出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大小传统的划分带有殖民主义/精英主义的偏见,文章以反思人类学的立场对此进行批判和改造,显现出人类学转向后的学术范式的革新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本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罗彩娟、徐杰舜的《草原文明与农业文明——第八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主题演讲纪要》,这是对第八届人类学高级论坛主题演讲的概括和升华。刘绍卫《广西当代民族团结进步历史考察及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升本院校综合类学报的学术质量难以提升的原因在于学报“小而全”,没有形成品牌栏目,高质量的稿件来源较少等。因而必须改变学报“小面全”局面,在打造品牌栏目、走特色办刊之路、加强向名家组稿约稿、建立校外审稿专家库、加大资金扶持、提高编辑人员的编辑水平与素质等方面下功夫,以解决新升本院校综合类学报的学术质量难以提升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4篇文章。河南省的学者专家围绕中国社会科学院叶舒宪研究员关于“中原话有熊”的文明探源报告,就神话学、民俗学等人文学科如何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课题研究,展开热烈的讨论,提出具有前沿探索性的诸多新观点和人文研究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读编往来     
下面综合谈谈对《世界知识》的一些看法。1.办刊理念:“理性看世界”,这一理念正在渗透到作者及编辑行文组稿的思路中,从各栏目版面文章内容的客观、叙述的平和、立论的深刻、文笔的流畅中,读者可以感知贵刊办刊的理念。当然,其最终形成需要时间,更需要渗透。#"版面及栏目:贵刊内容涉及政治、安全、外交、经济、文化、社会,迄今所设板块及栏目完全涵盖了这六大领域。富有特色的栏目是“周边态势”与“外交管窥”、“清华论坛”与“世知茶座”、阅读空间”与“社会文化”。三组对应栏目的设立反映了编辑的匠心以及贵刊卓尔不群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百色学院学报》以“立足地方,高端办刊”为方针,立足百色市边疆性、革命性和民族性的区域特点,全力培育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品牌学报,打造特色栏目,在办刊中实施了诸如内引外联、邀请名家主持,专业办刊、提升编辑素质,培育作者,服务学校与地方等等举措。经过实践与探索,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本期“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开题论证会全程记录稿。其中的回顾、展望、批评、讨论与思辨,闪耀着这一日日蓬勃的学科的光辉,有着学术史的意义!从这一记录,我们将能得到极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