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运用全势能线性muffin tin轨道 (FP LMTO :full potentiallinear muffin tin orbital)方法计算了不同压强下MgB2 晶格常数发生变化时的电子结构的变化情况 ,得出态密度的倒数与临界温度的自然对数成线性关系 ,符合BCS理论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MgB2 的超导机制为电—声子耦合BCS机制  相似文献   

2.
根据密度泛函理论运用全势能线性muffin-tin轨道(FP-LMTO:full-potential linear-muffin-tin-orbital)方法计算了不同压强下MgB2晶格常数发生变化时的电子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态密度的倒数与临界温度的自然对数成线性关系,符合BCS理论,从而进一步证实了MgB2的超导机制为电一声子耦合BCS机制。  相似文献   

3.
考虑了奇/偶电子数分布,从配分函数出发,用静态路径近似(SPA)方法和BCS方法计算了随机矩阵理论中高斯正交系综(GOE)所对应的电子能级分布对超导纳米粒子的电子比热的影响,得到了弱自旋-轨道耦合和弱磁场中和奇/偶电子数分布下的电子比热,并做了简单分析.经过计算和分析,发现粒子尺寸和奇/偶电子数对电子比热和转变温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BCS理论的基础上考虑了电子-原子实的作用对T_c的影响,这个影响相当于电子之间的一个关联作用,由此利用Gorkov的电子对格林函数方法得到T_c公式。用这个模型对最近的高温超导能作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 Parmenter 的超导接触理论进行了研究,借助于中村的位形空间的 BCS 超导理论方法,导出了依赖于电子对质心坐标的推广的哈密顿,在简化的近似下,得到了 Parmenter 的推广哈密顿。  相似文献   

6.
6年前瑞士苏黎世IBM实验室的贝特诺兹和缪勒发现陶瓷材料在约30K时具有超导性。但当时无人能解释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此后又发现大约有40种由Cu—O和钇、钡、镧一类元素混合后组成的超导陶瓷,且都具有不同的超导转变温度。现在,已知铊基铜氧化物的超导转变温度最高,在130K(—143℃)时就开始出现超导。为什么电子在Cu—O层不会受到阻力,至今仍是一个谜,因为传统的BCS理论所预言的最高临界温度已被远远突破。BCS理论已不能解释铜氧化物陶瓷材料的超导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用推广的BCS场理论,考虑随机矩阵理论的能级统计,得到了适合奇偶两种电子数的金属小粒子能隙和超导转变温度的统一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总自旋为零的、服从高斯正交系(GOE)的金属小粒子,可以从理论上定性再现其随其尺寸变小,所出现的超导电性先增强后衰减到零、连续变化的实验现象,说明了此类现象与库仑堵塞和能谱统计有关。  相似文献   

8.
利用推广的BCS平均场理论, 考虑随机矩阵理论所给予的能级统计和关联, 推导得出了适合奇偶两种电子数宇称的统一公式, 将公式用到3个Gauss系综的计算结果表明, 对于总自旋为零的Gauss正交系综(GOE)和Gauss幺正系综(GUE)中的金属小粒子, 可以从理论上再现金属小粒子随其尺寸变小, 所出现的超导电性先增强后衰减到零连续变化的实验现象, 而对Gauss辛系综(GSE)中的金属小粒子, 只有超导电性逐步衰减到零的现象. 经分析发现, 金属小粒子的超导增强现象来自于电子配对、轨道自旋耦合强度与外磁场强度的平衡, 而后者只有在计算中考虑系综的能谱统计特征才能体现.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BCS理论的推广,对金属小粒子的超导电性进行了探索.得出金属小粒子的尺寸对其超导电性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金属小粒子的能隙不再仅是温度的函数,同时也是小粒子尺寸或者电子能间距的函数。  相似文献   

10.
正超导电性是凝聚态物质里一种电子体系宏观量子凝聚效应,具有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等一系列神奇的特性.高温超导则通常是指少数材料(如1986年发现的铜氧化物)在较高温度下(77 K)就可以发生的超导现象,涉及凝聚态物理中许多基本概念和最前沿的问题,以其独特的魅力不断地吸引着世界范围内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区别于Bardeen-Cooper-Schrieffer(BCS)理论框架下的传统超导体,高温超导体具有异常复杂的晶体结构和相图,从而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材料中不但铁磁态与超导态共存,而且磁有序性和超导在同一临界参数下会同时出现,为解释以上现象而建立了一个模型,即:局域自旋与导电电子对相互作用模型.利用此模型,通过平均场理论散射矩阵方法得到了弱耦合极限下BCS理论形式Cooper对能量的关系式,及BCS理论中有S波对称序参量的相互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12.
It has generally been believed that,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Bardeen-Cooper-Schrieffer (BCS)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 the conduction electrons in a metal cannot be both ferromagnetically ordered and superconducting. Even when the superconductivity has been interpreted as arising from magnetic mediation of the paired electrons, it was thought that the superconducting state occurs in the paramagnetic phase. Here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the ferromagnetically ordered phase of the d-electron compound ZrZn2. The specific heat anomaly associated with the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in this material appears to be absent, and the superconducting state is very sensitive to defects, occurring only in very pure samples.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superconductivity and ferromagnetism disappear at the same pressure, so the ferromagnetic state appears to be a prerequisite for superconductivity. When combined with the recent observ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UGe2 (ref. 4),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etallic ferromagnets may universally become superconducting when the magnetization is small.  相似文献   

13.
Monthoux P  Pines D  Lonzarich GG 《Nature》2007,450(7173):1177-1183
The idea of superconductivity without the mediating role of lattice vibrations (phonons) has a long history. It was realized so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Bardeen-Cooper-Schrieffer (BCS) theory of superconductivity 50 years ago that a full treatment of both the charge and spin degrees of freedom of the electron predicts the existence of attractive components of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electrons even in the absence of lattice vibrations--a particular example is the effective interaction that depends on the relative spins of the electrons. Such attraction without phonons can lead to electronic pairing and to unconventional forms of superconductivity that can be much more sensitive than traditional (BCS) superconductivity to the precise details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to the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a material.  相似文献   

14.
利用正电子湮没技术寿命谱测量系统首次细致地测量了高Tc超导体Y-Ba-Cu-O材料在Tc转变点附近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参数的变化特性,发现在Tc处正电子湮没寿命呈峰。根据超导涨落的KSS理论和BCS超导理论的形式,推导出了正电子在超导转变温度Tc附近超导态和正常态内的湮没率公式。经计算机数值积分得到与实验一致的结果,从而解释了实验上发现的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5.
锂原子第一激发态能量的变分计算   总被引:22,自引:12,他引:10  
利用的变分原理,计算了锂原子第一激发态非相对论性能量,计算了中考虑了电子之间的交换相互作用以及内外壳层电子的不同屏蔽效应,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BCS理论和超导态的一般特殊性出发,用现代相干态理论证明了超导态是一种相干态,并给出了这种相干态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Slave-boson平均场方法应用于Kondo晶格模型,计算了低温下重费米子系统的电子态密度。结果表明:在极低温度下费米面存在赝能隙;在较高温度下此赝能隙将为态密度峰所取代。  相似文献   

18.
利用极性晶体中慢电子的运动规律提出基于BCS机理的分析模型.分析发现,掺杂导致铜氧化物的费米面电子分为低能费米电子和高能电子,并产生快电子效应.欠掺杂区高能电子与晶格振动发生作用形成赝隙,费米电子与晶格作用形成超导隙.赝隙和超导隙的竞争平衡导致欠掺杂区超导隙2Δ0和κBTc比值与高能费米电子速度vF^*成正比,与费米速度vF成反比.掺杂量(x)与高能费米速度(vF^*)相图是解释高温超导相图的基础.利用模型和(x-vF^*)相图能够对欠掺杂区赝隙温度、能隙与κBTc比例随掺杂量增加而线性下降的现象给出简单解释,即最佳掺杂区2Δ0和κBTc比值为7.6、过掺杂区为4.3的常数.显示系统随掺杂量增加由"非传统"行为向接近传统行为再到金属行为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造5个电子J-j耦合的一类可能的负g因子原子态,表明了J-j耦合不同于L-S耦合,它可能的负g态的存在是大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