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明确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延长组长8段低渗透储层成因,综合运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照片、扫描电镜照片等分析化验资料进行研究,发现其储层岩性以浅灰色、灰色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表现为成分成熟度低、碎屑岩成分复杂,储层物性总体较差;发育粒间孔、溶蚀孔,孔隙结构主要为小孔隙、微细喉道型,孔隙度为7%~13%,渗透率为0.1×10-3μm2-3×10-3μm2,属于低渗透储层;研究表明制约研究区低渗透主要存在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内因包括粒度、易压实岩屑和云母含量,而压实及溶蚀等成岩作用是其外因;胶结作用和软颗粒变形填充作用是造成储层进一步低渗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鄂尔多斯盆地子洲—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山2^3段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在研究区评价井、探井、生产井动态资料解释和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岩电解释的方法剖析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区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及间湾沼泽微相,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隙和黏土矿物微孔,属低孔、低渗储层。结论沉积作用是区内砂岩储层形成的基础,河口坝及水下分流河道厚砂体物性最好。成岩作用是储层发育演化的关键,溶解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大大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溶解作用区是有利的天然气储集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心观测,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深入分析了王庄地区延长组长2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其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王庄地区延长组长2储集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颗粒间以点-线接触或线接触为主,胶结类型主要有薄膜-孔隙式胶结、孔隙-薄膜式胶结;砂岩的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较高,分选较好,磨圆以次棱角状为主;储层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为主;长2砂岩孔隙结构属大孔中-细喉型。长6油层组所经历的成岩作用较复杂,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研究区长2储层物性受控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微裂缝。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主要为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砂岩,其储集物性差,主要为致密储层,次为低渗透储层.平面上,由南向北,距物源愈近,砂岩粒度越粗,杂基含量越低,成岩压实作用和晚成岩期胶结作用越弱,物性条件逐渐变好.纵向上,随地层变新,其沉积相从三角洲前缘亚相至三角洲平原亚相再到河流相,物性呈变好趋势.因此,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物性北好南差的特征,主要是由于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等实验测试数据,对比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和长10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结构、物性及主控因素,探讨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10储层相较于长7储层孔喉更粗,孔喉分选更好,驱替压力更小,储集性能类型更优;(2)长10储层为三角洲平原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中—粗砂岩,分选磨圆较好,杂基含量低,而长7储层为三角洲—湖泊沉积的细砂岩和粉砂岩,分选磨圆较差,杂基含量高,长10的沉积环境利于形成优质储层。研究认为,压实作用、硅质、胶结作用对长7和长10储层的致密化影响最大;绿泥石胶结作用和长石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7和长10储层物性。同时,长10储层浊沸石溶蚀作用发育,是造成长10、长7储层物性差异较大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含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油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的特征,为典型的致密砂岩油藏.通过大量的铸体薄片、物性测试、扫描电镜分析等,对三叠系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深入讨论.认为延长组致密砂岩具有非常复杂的孔隙结构,大量微孔的存在使致密砂岩储层具有非常高的束缚水饱和度;高排驱压力使油气充注时阻力过大,油气仅充注在致密砂岩背景中的优质储层.延长组砂岩储层致密的最主要因素是强压实,强胶结,溶蚀作用相对较弱.绿泥石环边的出现可以减缓上覆地层的压实作用,而相对较少的塑性颗粒可以降低因压实作用而导致的塑性颗粒变形.后期溶蚀作用的强弱与溶蚀前储层的储集物性和胶结物成分有很大的关系,砂岩储层在溶蚀前孔隙较发育,则后期的溶蚀作用愈彻底;浊沸石胶结越发育,后期的溶蚀愈强烈.延长组优质储层的发育往往与弱压实、强溶蚀和裂缝发育相伴生.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是天然气的重点勘探层位 ,根据薄片研究、阴极发光显微镜研究、粘土矿物分析、同位素分析 ,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 ,认为研究层位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 ,少量的长石岩屑砂岩。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主要有长石的高岭石化、压实作用、自生矿物的形成作用、胶结作用及交代作用。最后根据成岩作用的特征 ,建立了研究区储层砂岩的成岩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鄂尔多斯盆地子洲一清涧地区上古生界山;段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综合分析.方法 在研究区评价井、探井、生产井动态资料解释和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岩电解释的方法 剖析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 区内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分流间湾及间湾沼泽微相,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隙和黏土矿物微孔,属低孔、低渗储层.结论 沉积作用是区内砂岩储层形成的基础,河口坝及水下分流河道厚砂体物性最好.成岩作用是储层发育演化的关键,溶解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大大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溶解作用区是有利的天然气储集区.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北部石盒子组-山西组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定北5井、定北6井的岩心观察及常规薄片鉴定、薄片粒度分析资料,结合沉积史和区域地质特征,综合分析了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砂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得出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北部地区上古生界主要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蚀变作用,溶蚀作用,云母类矿物的水解作用;并分析了储层成岩演化特征以及对孔隙演化的影响.研究区上古生界储层从早成岩期到晚成岩A-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中,所经历复杂的成岩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岩石的孔隙度.溶蚀作用与蚀变作用是形成砂岩储层的两大建设性成岩作用,云母类矿物的水解作用对孔隙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机械压实、压溶作用和胶结作用则是储层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破坏性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究利用盆地中西部已有的大量基础资料,讨论了粒度、岩石类型、物质成分、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对孔渗的影响。对储层物性控制因素的分析表明:该区储层主要受初始沉积物控制,岩石类型和颗粒粒度对储层物性具有先天性的控制因素,后期成岩作用和沉积相带对储层的分布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黏土衍射、物性等测试分析方法,对下寺湾油田柳洛峪区块长2储层特征和物性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研究表明柳洛峪区块长2储层物性整体上呈现出低孔、低渗的特征,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长石溶孔为主。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是储层物性演化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长9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师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0):4756-4761
近年来长9优质烃源岩的发现,及相邻的长8、9、10储层中好的油气显示和工业油流的获得,表明长9可能是一套重要的潜在烃源岩。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烃源岩生烃潜力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9优质烃源岩主要集中在志丹、英旺地区,计算得出鄂尔多斯盆地长9烃源岩油气资源量分别为(2.09~4.17)×108 t和(0.06~0.12)×1011 m3。由于英旺地区排烃效率较低,资源量主要集中在志丹地区。因此,在志丹地区进行油气勘探时应考虑长9烃源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主要根据详细的岩芯观察,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和铸体薄片分析,以及阴极发光实验,对红井子-罗厐塬地区长9油层组物源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长9油层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砂岩、中砂岩与粉砂岩、深灰色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互层,岩石中芦木化石较为常见,局部富集形成薄层煤。同时层理类型丰富,总体反映牵引流沉积特征,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根据岩石薄片鉴定和阴极发光分析成发现,研究区西部及东北部为变质岩岩屑高含量区,中部为火山岩岩屑高含量区,其中花岗岩岩屑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长9沉积期,研究区为多物源交汇带,主要受北东、北西及北部物源控制,同时受西南部物源影响,来自南西部的三角洲河道砂体与北东及北西的三角洲河道砂体在高吴仓堡-吴起地区附近交汇。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盆地耿湾史家湾地区长6时期物源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耿湾-史家湾地区延长组长6时期物源状况,揭示该地区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文章通过常规矿物成分、重矿物、岩屑、地球化学特征和地震剖面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耿湾地区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受到3个方向物源控制,即东北、北西和西南部,其中东北物源是控制区内沉积的最主要物源。古物源与沉积体系空间配置关系良好,并从根本上决定了长6时期的沉积体系分布格局以及砂体展布方向。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廷长组储层质量严重地受碳酸盐胶结物影响.通过对宜川—句邑地区长8储集层薄片、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表明碳酸盐胶结物主要是铁方解石(含铁方解石),在薄层砂岩中和厚层砂岩顶底与泥岩紧密毗邻的区域含量较高,以中细晶及粗—巨晶颗粒充填孔隙.碳酸盐胶结物δ13CPDB值为-5.56‰~0.22‰...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古盐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应用Adams公式与Couch公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期的湖盆水体古盐度进行定量计算。由于受到伊蒙混层转化的影响,利用Couch公式计算出的盐度可能偏低,而Adams公式计算结果更加符合长8沉积时期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湖水盐度的平面规律。研究表明: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沉积期湖盆水体具半咸水—咸水的性质,盐度从北东和北西2个方向往湖盆中央及东南方逐渐升高。盐度值较高的区域为相对闭塞的湖湾和湖盆中心的半深湖区。平面上,古盐度顺河流入注湖盆的方向逐渐降低。根据古盐度变化恢复了古地理。较高盐度的水体在早成岩阶段有利于绿泥石环边胶结和浊沸石形成,前者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保存,后者有利于溶蚀形成丰富的次生溶孔。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绿泥石膜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包裹体、铸体薄片、带有能谱仪的扫描电镜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砂岩中的绿泥石膜进行分析测试,研究其形成机制和过程及其与物性的关系。研究表明:绿泥石膜具有双层膜结构,由骨架颗粒向孔隙方向依次为里层膜和外层膜;等厚的外层膜发育在压实作用之后,由孔隙水中析出的绿泥石晶体聚集在骨架颗粒表面形成,由于原生孔隙提供了充足的生长空间,致使生成的绿泥石晶粒大,晶形好,集合体有规律地排列;在外层膜的双向阻滞作用下,里层膜开始在骨架颗粒边缘溶蚀产生的小孔腔中生长,因空间狭小造成绿泥石晶体小,晶形差,集合体杂乱堆积;随成岩环境的变化,碎屑石英表面在外层膜形成后,经历了里、外层膜同时生长和停止的反复交替,而碎屑长石表面的里、外层膜则表现为此长彼停的循环过程;绿泥石膜胶结是一种破坏性成岩作用,其发育的砂岩物性好仅仅是表象,本质是物性好的砂岩有助于绿泥石膜发育。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根据重矿物组合、古流向和碎屑颗粒粒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区的母岩性质、物源方向及演变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沉积物主要来自两种类型的母岩,即深变质的结晶片岩和片麻岩、浅海相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在延长组沉积早中期,主要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南两个方向,而延长组沉积晚期,西南方向物源占优势,北部物源的影响明显减弱,而且物源南北分布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鄂尔多斯盆地榆林气田山西组第二段(山二段)气藏得到高效的开发,作者通过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确定榆林气田山二段属于海相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气田处在三角洲平原-前缘亚相带,可识别出水上和水下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或分流间沼泽及洪泛平原等微相;在沉积微相分析基础上,通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和岩相古地理编图,揭示了鄂尔多斯榆林气田山二段的砂体展布。结果表明榆林气田山二段的水上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最有利于储层发育。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张家湾地区延长组8段的岩心分析、薄片鉴定、压汞测试等研究,认为该区长8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湾沉积微相,砂体多呈条带状展布,岩性为细粒级别长石砂岩。物性分析表明,研究区主要为特低孔、超低渗、特小孔道、细微喉型储层。按物性及与含油气关系可将储层分为4类:Ⅰ、Ⅱ类为物性相对较好的储层,Ⅲ类仍具一定开发价值,Ⅳ类几乎无油气显示。根据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及含油气特征,预测有利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