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i(Ⅱ)-NH3-Cl--H2O体系中Ni(Ⅱ)配合平衡热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的双平衡法,研究Ni(Ⅱ)-NH3-Cl--H2O体系中Ni(Ⅱ)配合平衡热力学;求出氨水浓度和氯离子浓度在0~5 mol/L范围内变化时,体系的pH值、体系中总镍、游离氯离子、游离氨以及各种镍-氨配合物等的平衡浓度,绘制热力学平衡图,并对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为6.91%,这说明该热力学模型是正确的,所选数据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根据质量平衡和电荷平衡的双平衡法,研究Ni(Ⅱ)-NH3-CI^--H2O体系中Ni(Ⅱ)配合平衡热力学:求出氨水浓度和氯离子浓度在0~5mol/L范围内变化时,体系的pH值、体系中总镍、游离氯离子、游离氨以及各种镍-氨配合物等的平衡浓度,绘制热力学平衡图,并对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和差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镍离子浓度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为6.91%,这说明该热力学模型是正确的,所选数据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具有较好的热力学一致性并且覆盖较宽的温度、压力、浓度范围的氨/水汽液相平衡实验数据,本研究评价了6个具有代表性的VLE模型.结果发现,总的来说SR-P方程能够较好描述氨/水体系汽液相平衡行为,虽然在中低温度范围内SR-P方程仅次于最佳的电解质NRTL模型和RK-NRTL模型.据此,本研究回归了SR-P方程的交互作用参数.与原方程相比,新参数SR-P方程的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电算指数法及平衡法对Zn(Ⅱ)-NaOH-H2O体系热力学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在氢氧化钠浓度在0~300 g/L范围内,锌的分布形式及溶解规律,构建了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平衡模型,并对热力学计算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锌溶解平衡浓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的绝对平均值为0.1298%,这说明热力学模型是正确的,所选数据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讨论MATLAB软件在现代化工设计与计算中的高效应用,以溶液结晶单元操作过程为例,结合计算机编程,针对若干常用的结晶变量,开展了相关的模型计算与数据处理研究。采用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算法求解了结晶溶液的平衡温度及管道输送参数,用3次样条的数值分析法对溶液浓度进行了函数插值与求导,用非线性多元拟合法求解了结晶体系的过程动力学参数,以及用微分方程的Runge-Kutta解法求解了结晶溶液的浓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这些计算操作编程简便、运行高效,所得曲线及参数结果均较好地符合常见的工程取值,从而证明了MATLAB编程计算的便捷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Collins模型,以氙为例,计算了非简谐振动情况下二维Collins模型系统的热力学函数,讨论了非简谐振动对二维流体的密度、定压膨胀系数和等温压缩系数、热容量等热力学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Collins模型研究液体的热力学性质时,只要考虑到原子相互作用势和作非简谐振动,所得的结果就与实际液体的情况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孔吸附树脂对芳香族化合物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大孔吸附树脂DA201-CⅡ对水溶液中纯组分的苯酚、苯胺、对氯苯酚、对氯苯胺,混合组分的苯酚-苯胺、对氯苯酚-对氯苯胺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考察温度与浓度范围内,纯组分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量顺序为苯酚苯胺对氯苯酚对氯苯胺;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吸附数据也可以用Freundlich模型很好地拟合.与相同平衡浓度的纯组分吸附相比,苯酚-苯胺混合溶液中两种分子共存会增加该体系的总吸附量;而对氯苯酚-对氯苯胺体系的总吸附量降低,小于纯组分对氯苯胺的量.同时,分析了吸附热力学函数和各吸附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Cu-Ni-Pb-Zn-Cl-H_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已有的热力学数据,对镍阳极液的Cu-Ni-Pb-Zn-Cl-H2O体系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绘制在298.15 K时Cu-Ni-Pb-Zn-Cl-H2O体系中不同金属离子和各级配离子的浓度与Cl-浓度和pH的关系图。研究结果表明:当pH为4.5时,镍阳极液中镍、铜主要以游离态离子和配合阳离子形式存在,铅、锌主要以配合阴离子形式存在,因此,可以采用阴离子树脂交换除去其中的铅、锌;提高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有利于金属配合离子的形成,使铅锌的配合阴离子含量增多,有利于采用阴离子树脂交换除铅、锌;镍阳极液经过D201树脂交换除锌和D363树脂交换除铅后,铅质量浓度降至0.32 mg/L以下,锌质量浓度降至0.30 mg/L以下,达到了镍电解精炼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镀锌板防腐蚀能力,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计算了Zn电化学腐蚀过程的吉布斯自由能随温度的变化,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镀锌板腐蚀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绘制了25℃下Zn-H2O系和Zn-Al-H2O系电位-pH图,得出镀锌板的纯锌镀层和锌铝合金镀层电化学腐蚀倾向与外界环境pH值的关系,提出通过控制外界环境的电位或pH值来减缓或防止锌层腐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Burgers方程是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含有非线性对流项和扩散项.给出了用Che-byshev谱方法求解该方程的MATLAB源程序以及相应的数值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Burgers方程是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它含有非线性对流项和扩散项.给出了用Che-byshev谱方法求解该方程的MATLAB源程序以及相应的数值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用精细积分求解动力学问题的方法,求解过程中将非线性项沿着系统以时间参数t按泰勒级数展开,结合Romberg积分法得到高精度的数值解.以此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为基准,做位移功率谱分析,绘制幅值改变时频率与振幅的关系曲线.通过求解达芬系统的自由振动方程证明了上述求解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氨浸法回收含砷石灰铁盐渣中锌,研究了不同浸取剂、浸取剂的组成、总氨浓度、氨水与铵盐配比、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对锌浸出效果的影响,分析了锌的浸出动力学.结果表明:以氨水和碳酸铵组成的浸取体系为浸取剂,当总氨浓度为5 mol/L,氨-铵盐摩尔浓度比为2∶3,液固比为4∶1时,锌的浸出率为56.21%.由宏观模型得出锌的浸出在温度为288~323 K内遵循"未反应核缩减"模型,受内扩散控制,浸出动力学方程为:1-2α3-(1-α)2/3=232×exp(-32245/RT)t,浸出表观活化能为32.24 kJ/mol.  相似文献   

14.
湿法处理镍钼矿所得钼酸铵溶液砷含量较高.针对镁盐沉淀法除砷的工艺,进行热力学分析.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而绘制在25℃时Mg-NH4-As-H2O系热力学平衡图,并考察工艺参数对除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溶液中总氨浓度的升高及镁盐用量增大,平衡时砷含量降低.当钼酸铵溶液中[N]r=5mol/L,[As]r=0.1mol/L,[Mg]T=0.12mol/L时,整个pH范围存在4个平衡固相的稳定区即MgHAsO4稳定区(4.0<pH<6.0),MgNH4AsO4稳定区(6.0<pH<9.5),MgNH4AsO4和Mg(OH)2稳定区(9.5<pH<11.7)及Mg(OH)2稳定区(pH>11.7):当溶液pH为9时,砷质量浓度可除至2×10-6g/L,溶液中残留镁浓度为0.02mol/L.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冷等离子体冶金效应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列出了反应粒子的输运方程,较详细地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在讨论输运方程的求解过程中,证明各种粒子的输运速率是与提纯效果紧密相关的.提供了对硅的提纯结果和工艺参数,列出了氯原子的输运速率和硅粉温度关系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6.
综合考虑温度、扩散和化学反应等因素对水泥固化体中核素迁移行为的影响,根据线性非平衡热力学的唯象关系列出了各种力与流的唯象方程,提出了求解唯象系数的实验方案,并且按照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固化体内的传质和传热基本方程.以菲克第二定律导出了固化体的质流边界,结合热流边界和初始条件,得到了核素迁移行为定解问题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吸热式可控气氛与碳钢间的多元反应同时平衡体系用两种热力学方法进行了处理,得到了有关方程式.并用IBM计算机计算了体系中各组元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组成和气氛的碳势,所揭示的规律为:在一定温度下,气氛的碳势随CO_2的浓度增加而减少; 在一定CO_2浓度时,碳势随炉温增高而降低.其结果与文献值相符,所得结论在可控气氛热处理实际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磷酸盐分解钼酸钙的过程,根据同时平衡原理和质量守恒定律,绘制了25℃时Ca-Mo-P-H_2O体系溶解组分的lgC-pH图,以及不同总磷浓度条件下溶液中总钙、总钼的lgC-pH图和钼酸钙稳定区. 结果表明,在溶液中总磷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pH的增大体系中会依次出现H_2MoO_4(s)、CaMoO_4(s)、Ca5(OH)(PO_4)_3(s)和Ca(OH)_2(s)稳定存在的区域. 总磷浓度直接影响到钼酸钙的分解过程,随着总磷浓度的增加,钼酸钙的稳定区域不断减小甚至消失,使得钼酸钙更加易于分解, 因此溶液中总钼浓度不断增大,而总钙浓度不断降低;但总磷浓度过高会导致溶液中残留游离含磷离子过高. 从热力学角度来看,在钼酸钙分解过程中,添加磷酸盐比碳酸盐更加有利于钼酸钙的分解.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一种新型氨基化离子液体1-氨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NH_2-Pmim][BF_4])与乙腈(ACN)的全浓度二元混合体系,在大气压力下,对288.15 K~333.15 K下全浓度二元混合体系的密度、电导率等热力学性质完成了测定,采用Vogel-Fulcher-Tamman(VFT)方程描述了二元混合体系电导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根据经验方程计算了此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V~E,讨论了体系的超额摩尔体积与组分、温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由V~E的变化趋势讨论了体系内部分子的体积堆叠情况.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数值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纤传输模型可以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来描述,本文对求解此方程的数值方法(分步傅立叶法)的过程做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相对于大多数有限差分法简捷迅速,可广泛用于求解各种光学领域中的波动传播方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