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词语模是当代社会背景下特别活跃、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种创造新词语的方式。词语模是一种“模块”,具有开放性和能产性;词语模是一种“模式”,具有抽象性、类推性;词语模是一种“模具”,具有定形性、定性性;词语模是一种“模效”行为,具有仿效性、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反切语”是利用反切原理表达隐义的一种特殊修辞方式。“反切语”不仅是一种语音现象,也是一种修辞格。文章分析了“反切语”修辞格的构成方式,同时考察了“反切语”这种修辞格背后隐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三万归一”是上海市闲行区梅陇中学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三万归一”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万般 艺,占一席地”。读书是让人求善,行路是让人求真,学艺是让人求美,“三万归一”的教育是一种求善求真求荚的教育理 念,一种符合“三个面向”思想的教育理念,一种人性化的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在晚清“新学家”那里,“志士”是一种与现代国家相匹配的“新民”,“新民”之所以为“新”,在于其具有了某种超越旧道德、冲决旧伦理秩序的新道德,一种以“群治”为理想的新道德,一种与新的人间秩序相匹配的“公德”。这种“公德”的确立需要两种相反相成的面相:一方面,它首先是一种“舍生忘死”的宗教性的道德情操,而这种超越生死的献身精神,却要以一种新的生死观为前提;另一方面,“生死”问题之解决,似乎又只有超越“生死”、献身大群,使“自我”在新的价值秩序之创造中,最终摆脱“孤绝”状态,才能实现。由此,“志士”的理想具有了双重的义涵,即他首先必须成为一种孤绝的自我,然后才能够使他对自我的超越具有新的宗教性的道德意味。  相似文献   

5.
对于鲁迅的叙事散文《朝花夕拾》过去研究界一致认为是“回忆性散文”。但实际上“回忆”并没有成为笼罩“叙述”的一种氛围.而只是一种对“今天”进行观照的距离移动。“过去”在鲁迅的艺术创造过程中,是一种对现实的观照物,是对未来的警示,因而“回忆”与“杂文”是交织互渗的。《朝花夕恰》的文体核心正是这种“杂文方式”:一是“回忆”的功能是在“杂文方式”中显示的;二是主体的叙述性是在“杂文方式”中展开的。这也同时构成了鲁迅叙事散文的文本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了“把”字句与SVO句之间的变换情况。“把”字句不能变换成SVO句有两种情形 :一种是由于句法或语义的限制 ,这类“把”字句是强制性的 ,没有与之相对的SVO句形式。另一种是语用限制 ,由于表达的需要可以互相变换的“把”字句和SVO句 ,在一种情况下适宜用“把”字句表达 ,在另一种情况下适宜用SVO句表达 ,必须根据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到乌拉圭,那里的朋友就对我们说:“我们也是东方人,我们彼此之间是应该容易了解和接近的。”原来,乌拉圭西部边境以乌拉圭河同阿根廷分界。乌拉圭位于河东,因此它的国名就叫“乌拉圭东方共和国”。乌拉圭人自称是东方人。“乌拉圭”本是印地安人的瓜拉尼语。关于“乌拉圭”的语意有两种传说:一说“乌拉圭”是“贝壳之河”,以前当地的印地安人叫一种贝壳类的水生动物为“乌拉瓜”,“乌拉圭”即此语相传而来;一说“乌拉”是一种五彩的乌,“乌拉圭”的意思是“乌拉鸟栖生之河”。  相似文献   

8.
关于《庄子·天地》篇中“象罔”概念,自古以来训者甚众。有从中国传统“象”思维的角度出发将其理解为“似有形而无其形质”的一种“虚象”;也有从“无”的角度将其作“无心”“无形迹”之解的。结合前人“象”与“无”的双重阐释视角,将“象罔”概念作“无心”与“几微”之象加以理解,即以“无心”之状态得“无心之象”而后才能得“道”,同时这一“无心”之象其本身也是一种“几微”之象,是在获得庄子所言“玄珠”之前的一种萌兆。  相似文献   

9.
"表现"——21世纪教育的基本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育的本质是“吸收”。但在信息时代由于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内涵、表现形态特别是储存方式以及传播方式的改变,并且为应对空前激烈的竞争,教育已不只是“吸收”。“表现”应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主题。这里的“表现”,既是一种人本意义的概念,又是一种教育意义的概念,同时又是教学方式或操作层面的概念,从而使“表现”成为一种基本课型,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0.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认为,《聊斋志异?婴宁》中婴宁名字的由来取之《庄子?大宗师》:“撄宁者,撄而后宁者也。”此说甚是牵强。婴宁之“宁”,与庄子所说的智者染而后的“宁”不是同一种宁。婴宁是来到俗世之后被“撄”的,即:先宁而后撄。在异域幻境中,婴宁的“宁”,是一种生命的真、生命的纯粹;在俗世人间,婴宁的“宁”,是一种没有生命的死寂的宁;而庄子的“宁”,是一种智者的宁,是一种禅者的静。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在明代心学社会思想背景下产生,其主旨就是要努力破除心中之“贼”,并且通过“饥饿”叙事来加以寓言式的形象阐释。从生理学上说,“饥饿”是神经中枢的一种感觉,意味着肚子需要填饱;从精神层面上说,“饥饿”代表的是一种思想的贫乏,一种对本身性命之道的渴求。小说揭示了“饥饿”与“魔难”的因果关系,并把“饥饿”与“修心”联系在一起,其所蕴含的意义言之不尽。  相似文献   

12.
李秀雪 《科技信息》2012,(32):103-104
现在“灌输”成为被“人人喊打”的对象,但往往是“喊而不打”,因为在道德教育中“灌输”作为一种方法依然发挥着作用。长期以来德育灌输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教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理解使其合法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正视,“灌输”并不代表一种压制和控制,不等同于规训。灌输是传播德育文化的需要,是主体德育的物质基础,在儿童早期灌输是提高其道德判断水平和道德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上来说,信用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只有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之中才能产生、存在与发展。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信用”,既可以体现为以“诚信”为特征的道德约束,也可以体现为作为一种有条件的价值转移形式的经济关系.在发达的、现代的市场经济中,对整个社会而言,信用也可以说是一种具有正的外部性的社会资本;对单个主体而言,作为信用体现的“信誉”、“守信”以及“诚信”等,也是一种能给自己带来价值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14.
“兴”与“隐喻”作为中西方诗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代表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诗学思维。从文学层面看,中国诗学中的“兴”所阐发的是一种“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西方诗学中的“隐喻”则通过“异质远距”的原则给人带来一种新奇陌生的审美效果。从心理层面而言,“兴”是触物起情,强调内心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触发;“隐喻”更重视理性的作用以及客观事物的具体对应。中国诗学中特有的“意境”“意象”等概念,多强调心与物之间的相互感应,追求一种“神与物游”的诗学境界,是由外在走向内在的哲学体现;而西方“绝对隐喻”的出现,使得“隐喻”不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更是用已知呈现未知,以有限指向无限,从内在走向外在的思维方式与哲学命题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四种“一V”动词结构进行了讨论,并主要分析了第一种类型的使用频率、范围,“一”和动词的结合程度,“一V”短语为何是粘着短语,“一V”短语作句子成分,“一V”短语作谓语构成的句子在复句中作分句的关系,以及在这一短语中“一”和动词的语义、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应当且能够进入实验室。但是在进入之前必须通过诸如“过滤”、“转换”、“重组”等程序的预处理。实际上其他古代自然科学范畴的假说或理论在进入现代实验室之前也大都需要这样的处理。一、过滤--鉴别分离两种组成要素一种假说或理论一般由两种不同的成分构成:一种是“描述部分”,它提供事实或规律的客观素材;另一种是“说明部分”,是对前者的理论说明。我们常说传统中医理论有“文化哲学的外壳”,主要指后一种要素。  相似文献   

17.
“骚雅”、“清空”、“意趣”是张炎对词的主要审美理想,三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骚雅”是张炎对词审美最核心、最基本的要求,“清空”是“骚雅”最佳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笔法,也是一种境界。“意趣”是继“骚雅”、“清空”后更高的艺术追求,是“骚雅”、“清空”的拓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从1788年第一届算起,今年进行的是第52届总统选举,现在,竞选正逐渐进入高潮。对于美国的总统选举,美国国内的新闻报道通常有这样两种说法:一种是“有钱人的游戏”;另一种是“驴象之争”。前一种说法好理解,后一种就有些让人费解了。要想搞清楚“驴”、“象”称谓的来历,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9.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一段有名的论战,很多课本和文选都收录了这篇文章。但是,对文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加”字的注释,各种版本却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加”字是“夸大、虚报”的意思,另一种观点认为“加”是“增加”的意思。通过分析中国古代的祭祀制度,我们认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的“加”字应该是“增加”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理想化方法是科学抽象的一种形式。它是应用科学抽象的理想纯化作用来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理想化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建立“理想模型”;设计“理想实验”。“理想模型”就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理想模型”也是一种科学概念。它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而在思维中可以实现。“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实验”或“理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化学热力学,即以宏观的方法建立起来的化学热力学体系普遍地使用了“理想化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