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在全球流行的地方病。本文介绍了其概念、研究史和研究现状,探讨了地氟病的病理学特征及病区的成因,并初步分析了地氟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及在我国的地理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2.
粤东潮汕地区有7个自然村世代以与温泉有水力联系的井水为生活饮用水源,居民“氟斑牙”发生古老而普遍。60-70年代,“地气井”等深机井供水工艺在潮汕练江平原等地盛行,使承压水型病区不断发生、蔓延,至1984年潮汕高氟水自然村444个,经流行病学查明,其中有138个地氟病区,受害人口40.6万人,占广东省的60%,除氟工艺及改饮低氟水源等对策,使潮汕地方性氟中毒得到防制。  相似文献   

3.
氟中毒是主要地方性疾病之一。为了人民的健康,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在预防和治疗地方病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饮水含氟量增高是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流行类型,饮水氟浓度越大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但饮水中含氟量浓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在其它自然条件相似的情况下,氟班牙及氟骨症患病率却有不同,这说明水中其它化学成分对病情有影响。故此,笔者在本文对饮水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关联度分析,掌握了饮水中除氟外其它化学成分对氟中毒的影响,为医务工作者预防和治疗氟中毒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4.
六安市居民饮水水氟含量及改水工程现状筛查表明,六安市五县三区居民饮水含氟量合格率达99.57%,舒城县水氟数值最大,高达5.14 mg/L,寿县和金安区合格率最低;通过改水工程后水氟含量均未超标。调查分析结果为六安市地方性氟中毒疾病的防治、地氟病区改水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消除饮水型地氟病流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淮南市地方氟病流行区2个乡和非流行区3个乡的71口和90口水井的氟进行测定.发现流行区氟含量的平均数大于1.5mg/L,明显高于非流行区的0.53mg/L;同时发现在流行区的两个乡氟含量大于1.0mg/L的水井占50%和40.5%;结合病区患病情况,本文提出了应从防治污染源,改造饮用水源入手,对地方性氟病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湖北氟中毒流行的环境地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湖北省为例,对氟中毒流行进行了环境地理分析,根据氟病区中的氟从地理环境到人体的生态转移方式的差异,将湖北省氟病区划分为燃煤污染型,浅层地下水型、等5种类型,且各型氟病区皆严格对应于一定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氟中毒在徐州较流行。特别丰、沛、铜山三县多数村为地氟病重病区,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徐州市地氟病属饮水型,其防治措施当应以改水为主。而本市大部地区地表水或不符合卫生饮用水标准,或地表水量不足。因此,寻找低氟地下水源便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但徐州市地氟病区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这为施工防氟水井带来困难。 铜山县郑集乡郑集村为地氟病重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达97.1%。居民饮用的浅井水(11~15m深),含氟量高至5.9mg/l。1985年施工的一口深43m的饮用水井,据常年监测,其水氟含量始终大于2.0mg/l。据此我们在充分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阿克苏河流域地方性氟中毒区的水化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疆阿克苏河流域自然环境中第四纪沉积物、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自然环境要素中氟元素的分布规律,并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R-型系统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地方性氟中毒发病率与生活饮用水中氟元素和其它水化学成分之间的朴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氟中毒区生活饮用水中氟元素与其它水化学成分的多元回归模拟模型。研究总结出了该区域地方性氟中毒发病率的主导病原因子以及水体中各水化学成分及其化学性质对氟中毒病因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9.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适量的氟可防止龋齿,而长期饮用高氟水易使人体氟中毒,引起氟斑齿、氟骨症等病症.夏津县是地下水高氟地区,地方性氟中毒情况严重.本文在调查夏津县地下水含氟量情况的基础上,分析造成地方性氟中毒的原因,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谁都愿意有一副洁白如玉的牙齿,使漂亮的脸蛋更加漂亮,然而地方性氟病却使患者牙齿发黄(俗称“大黄牙”),给漂亮的脸蛋“抹黑”。大黄牙是地方性氟病对人体一大损害之一。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地质环境中含有较多的氟,它通过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全  相似文献   

11.
1999年6月10日贵州省卫生厅召开了氟病防治座谈会,多年来从事地方性氟中毒科研、防治工作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欢聚一堂,畅谈我省氟中毒科研防治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和走过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常见的化学元素性地方病有: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地方性汞中毒、地方性镉中毒以及地方性铅中毒等。这些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报道,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区可多达五、六种之多,受威胁人口多达4.2亿之多。地方病主要发生于广大农村、牧区、山区等偏僻地区,病区呈灶状分布。不同地方病的病因千差万别,有的是因为体内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有的是因为体内长期拥有过量的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等。这给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到目前为止,一些地方病的诱因还没有被确定。该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以后,概述了几种常见地方病的诱因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氟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氟的摄入是通过饮食、呼吸、饮水三个主要途径进入人体的,此外,也可通过含氟药物、烟尘、酒和茶等进入体内。一般来说,对饮水中的氟吸收率最高可达90%,其次是食物中的氟吸收率约20%。氟的过量摄入可导致氟中毒,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证实,饮水含氟量高是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解决氟污染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煤碳资源十分丰富,其储量占全国第4位。煤碳也是氟病区的主要生活能源,病区居民习惯使用无排烟设施的敞灶炊事、取暖,烘烤食物。从而,导致了地氟病,贵州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的科研人员,深入病区,采集了翔实的科学资料。深入浅出,用循循善诱的科学方法,引导人们,改良炉灶,防治氟中毒。  相似文献   

15.
羊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欲食含氟量高的水和饲料,使猪体每日氟的总摄入量超过正常范围,而引起的。病的特征是氟斑牙和氟骨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是我国氟病重灾区之一,全省受害人口达4百万以上,且分布广危害严重,直接影响人民健康.70年代末我省曾以氟斑牙为线索对饮用水源含氟量测定,同时对重病区的病情进行了调查.以此资料为据,笔者将病区分布与山东省地貌类型的区域分异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全省氟病区中、重病区集中分布于几个地貌区的独立的二级单元(见图1).从不同地貌单元来分析该区域高氟现象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改水降氟措施落实情况,动态观察采取降氟措施后的预防效果,为指导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提供科学资料。方法:儿童氟斑牙诊断用Dean法,水氟、尿氟测定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2004年秦安县改水任务完成率为68.21%,2005年该县未按排改水项目,两年集中式改水工程正常供水率分别为59.26%和63.46%,部分工程有水氟超标情况;监测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36.65%和28.14%,均以极轻和轻度患者为主;居民饮水氟基本稳定,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仍〉1mg/L。结论: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氟中毒的主要措施,改水设施的正常使用与否,是保证预防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叙述了:低硒环境是克山病和大骨节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及硒对肝癌及其他有关癌症的防治作用;锌的生理功能以及对白内障、感冒等疾病发生的影响和治疗作用;缺碘可引起地甲病和地克病的原因;高氟会引起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延迟以及地方性氟中毒的表现与发病机理和氟对遗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第39届世界卫生大会获悉,碘缺乏病在世界流行甚广,仅亚州患者就达400余万,受累人口达4亿多,我国占了一半。闽西海拔较高,远离海岸300—470公里,自然环境缺乏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碘微量元素。经卫生防疫部门流行性病学普查,全区116个乡(镇)96个被列为碘缺乏病区,占总乡(镇)的82.75%,患病率达10.22%。  相似文献   

20.
〔兔杯状病毒病的背景资料 :兔杯状病毒病 (RabbitCalicivirusDisease ,RCD) ,也称作兔病毒性出血症。自 1 984年在中国首次报道以来 ,目前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已成为地方性的流行病。在西半球的一些国家 ,如古巴1 993年发生此病并形成地方性流行。在玻利维亚也怀疑有本病的存在。墨西哥 1 988年爆发流行本病 ,到 1 992年 ,本病才得以根除。 1 995年 ,在南澳大利亚 ,由于实验室的意外事故 ,使病毒传到外界 ,在 8周的时间内 ,造成 1 0 0 0万只兔发病死亡。从目前看 ,只有Oryctolagus属的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