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苯甲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egussaP-25 TiO2悬浮体系,以紫外灯(λmax=254 nm)为光源,考察苯甲酸光催化氧化中溶液初始pH值、催化剂质量浓度、初始苯甲酸质量浓度、H2O2投加量对光催化氧化速率的影响,并对苯甲酸的光催化氧化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苯甲酸的光催化氧化过程可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pH=3.5时光催化氧化效果最佳,当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05 g/L时,总有机碳去除率为87.2%;催化剂质量浓度大于0.1 g/L时,在反应初始阶段吸附作用为主要控制因素,但是随着反应的进行,传质和光源的利用率成为主要控制因素;随着苯甲酸质量浓度的增加,反应由一级向零级过渡;外加H2O2能够提高反应速率,其最佳投加量为1.5 mg/L.  相似文献   

2.
多相光催化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TiO2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采用多相光催化氧化法对焦化废水进行处理,对COD去除率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从而得出其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法可使焦化厂二沉池废水COD从348.3mg/L降至52.1mg/L,COD的去除率可达85.0%以上。  相似文献   

3.
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聚乙二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纳米TiO2为光催化剂,分别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对聚乙二醇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证明该反应的可行性并得到了优化的实验条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在纳米TiO2粉末上进行光催化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数据,从反应物浓度及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测定了该组反应的级数和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4.
TiO2/H2O2光催化体系降解亚甲基蓝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iO2/H2O2催化体系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了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TiO2和H2O2的光催化反应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规律;TiO2的多相催化反应有诱导期,反应速度较慢;H2O2的均相催化没有诱导期,反应速度较快;TiO2和H2O2的复合催化可同时利用不同波段的光,能提高光的利用率,加快HO自由基的生成及其在水中的传递,加快了有机物的降解过程,提高降解速度.  相似文献   

5.
光催化氧化降解是处理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无二次污染的有效方法.对苯酚的光催化氧化降解从反应机理、电极制备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弱紫外光下NOx气相光催化氧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弱紫外光下(室内自然光及太阳光),利用TiO2薄膜对NOx气相光催化氧化降解进行研究.太阳光下,当相对湿度小于80%、流量为0.5L*min-1时,NOx光催化氧化降解率很高,最高达到97%.对弱紫外下NOx光催化氧化降解量子产率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与讨论,同时考察了气流湿度对NOx光催化氧化活性的影响.红外分析表明反应产物为硝酸,催化剂失活是由于反应产物硝酸吸附在催化剂表面而造成.研究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对大气中NOx净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塑料薄膜处理方法的缺陷,试探了一种新型的塑料薄膜处理方法--表面氟化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法. 采用XPS和形貌变化以评价塑料薄膜的氧化分解效果.以聚乙烯塑料保鲜薄膜为分解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钛光催化(λ≥320 nm)能显著促进塑料薄膜的光催化分解.催化剂表面氟化处理对聚乙烯膜分解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光催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催化剂(TiO2、ZnO)、pH值、光照时间对垃圾渗滤液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得出:TiO2光催化氧化效果明显优于ZnO的效果,TiO2光催化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为72%;pH值对光催化影响不大,pH=5—9均可;光照时间60min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光催化氧化法降解苯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概述了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反应及其用于降解苯酚的机理 ,介绍了光催化氧化反应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催化剂及其固定、光催化反应装置、光的辐射时间和强度、苯酚初始浓度和溶液 p H值 ,也介绍了提高光催化反应速率的方法——贵金属的沉积、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半导体的复合 ,并且指出了光催化氧化研究在催化剂效率、光源利用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设计集吸附、降解、分离于一体的复合型反应器 ,及开发太阳能源 ,并结合生化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选取水中常见的酚类物质(如邻硝基酚、邻氨基酚和邻苯二酚)作为研究对象,在以TiO2(锐钛矿型)为催化剂、高压汞灯照射下研究其在水溶液中的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较易发生光催化降解。邻硝基酚、邻氨基酚和邻苯二酚的降解可近似看作一级反应,其半衰期分别为32.4,22.4,13.9min,并从反应机理上给予了解释。水中邻硝基酚的紫外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测定结果说明该物质在水中矿化较完全。  相似文献   

11.
应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立体位阻效应和负离子结构稳定化等理论说明了苯基取代酸、取代苯甲酸的酸性强弱,尤其对邻位取代苯甲酸的酸性较间和对位异构体的酸性强的原因作了浅析.  相似文献   

12.
HPLC法快速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快速测定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采用优化色谱条件 :LunaC18(15 0 .0mm× 4 .6mm ,10 μm)不锈钢色谱柱 ,甲醇和乙酸铵体积比 (0 .0 2mol L)为 33.5∶66.5作为流动相。把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HPLC分析方法改进成快速分析体系 ,分离测定所需时间由原来的近 2 0min缩短至 4min内。 3个被测组分之间的分辨率没有损失 (R >1.5 ) ,与杂质峰的分离情况较好 ;在 0~ 10 0mg L ,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和较低的检出限 ;样品添加回收率在 92 %~ 10 2 %。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点对光催化氧化法降解LAS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STPP存在的条件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做了LAS随光照时间变化的降解实验.实验数据经分析处理得到各温度下的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反应活化能,以及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以加碳焙烧法改性的膨润土作载体,用溶胶O凝胶法制备的新型TiO2OAg 复合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在阳光下对水样中苯酚的催化氧化降解条件、影响因素和降解率。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有较高的催化氧化活性,在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对pH = 4. 0 ,浓度为5 mg/ L 的苯酚水样处理3 h ,其苯酚去除率可达98 %左右。该催化剂性能稳定,易于沉降分离,回收后经高温活化,可反复多次使用,为高效、经济地利用日光催化氧化含酚废水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方法。液相色谱系统包括反相柱(键合C_(18)柱)和紫外检测器(波长254nm;衰减:0.08AUFS);流动相采用甲醇/0.02MNH_4A_0(10/90);流速0.8mL/min;样品经过滤后直接进样,PH可在4—10范围内变化。三种组份的分析约需10分钟。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检测限分别是57ng,2.3ng,和92n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1.3—1.8%,1.0%和1.8—3.5%;各种商品饮料的回收率在92—107%内。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实验数据总结出苯甲酸溶液的化学位移δ与溶剂的介电常数ε之间存在着如下的直线方程:1/δ=A+Blgε表明,凡偏离此直线的溶液,必存在着溶质与溶剂间的分子间氢键的作用。本文还对属于这种性光的二氧六环与呲啶溶液的谱图作了仔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甲基烯醛气相氧化制甲基丙烯酸(MAA)PMo11V1杂多酸盐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催化剂具有稳定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略有不同,由喹啉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佳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电位法研究外加盐对壳聚糖树脂吸附苯甲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位法,跟踪观察交联壳聚糖树脂在不同环境体系吸附低浓度苯甲酸的行为,结合盐效应理论讨论了在三元体系(酸 水 盐)中,LiCl、NaCl、KCl、LiBr、NaBr、KBr、MgCl2、CaCl2、SrCl29种外加盐对交联壳聚糖树脂吸附苯甲酸吸附速率的影响.利用固一液界面吸附动力学方程,求取了表观速率常数(kt).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树脂在三元体系中吸附苯甲酸,外加盐起盐析作用,使得其表观速率常数(kt)随着外加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影响浊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Fe2 和 STPP,进而讨论了浊度变化对 L AS降解的影响 ;以及不同 H2 O2 投加方式对 L AS降解的影响。研究表明 ,反应液的浊度值随 Fe2 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随 STPP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且浊度越大 ,L AS的降解率越小。但不同H2 O2 投加方式对 LAS降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实验,探讨了淀粉氧化法制草酸的反应温度及控制,硝硫混酸比例,硝酸投入量,NO_x回收利用,以及母液循环方式等几个方面的最佳选择。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