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专业镇是促进县域经济崛起和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主要以广东省专业镇为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研究工业专业镇、农业专业镇和服务专业镇的时空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专业镇布局的边缘特征和聚类特征,并从就业密度视角解析镇域经济发展与专业镇空间集群的空间关系,提出政策启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 广东省60.6%的专业镇主要为工业专业镇,且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和粤东地区,而农业专业镇主要分布在欠发达的粤北地区,服务专业镇数量最少;2) 广东省专业镇的空间布局符合空间界面理论,在空间上主要形成了珠三角集群、江门—佛山—中山集群和东莞集群,呈现出“雁群效应”;3) 广东省就业空间呈现出多中心态势,镇域就业密度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和粤东地区,与专业镇的空间集群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而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源、韶关、清远等粤北地区.最后提出了强化对口帮扶和跨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健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以现代科技促进农业专业镇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对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发展时空格局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都市圈县域工业发展的相对差异呈波动性缩小之势,而各县域之间呈现正空间相关性且集聚态势有加强趋势,但空间集聚程度不高;该都市圈县域工业集聚程度呈以徐州市区为核心向外围降低的圈层分布格局,且近年来沿东陇海线向沿海延展的轴线发展格局初现,而南部、西部地区的工业边缘化现象明显.根据相邻县域间的关系,将徐州都市圈各县域分为扩散发展型、极化发展型、过渡发展型和落后均衡型.  相似文献   

3.
以兰白西城市群41个县域(市辖区)为基本单元,利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空间溢出效应与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不仅仅与本区域的工业经济活动有关,也受到邻近区域的影响; 2005-2015年空间溢出效应在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作用,溢出效应值为0.046 633 5;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支持体系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存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21个地市作为基本研究对象,以人均旅游收入作为衡量旅游业发展水平高低的指标,运用灰色预测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及空间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广东省2000-2012年及2017年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广东省各地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依赖性),且这种依赖性程度在不断加强,说明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总体空间差异较小,并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2)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相对稳定,空间差异变化不大,珠三角地区形成了较稳定的高值(HH)集聚区域,而粤东、粤西地区则形成了稳定的低值(LL)集聚区域;(3)广东省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局域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在时空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HH型聚集中心、LH型聚集中心和LL型聚集中心;(4)影响区域旅游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区位条件.  相似文献   

5.
借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兰白西城市群41个县域为研究单元,采用工业总产值对兰白西城市群2005-2015年县域工业经济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县域工业经济差异先缩小后增大;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县域工业经济热点区时空演变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兰州市、西宁市省会的核心地位与辐射功能仍然有限,在缩小兰白西城市群工业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市域为基本研究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2007年以来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时空演化特点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发展趋同现象明显且逐渐加强,市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缩小;市域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较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福州、厦门、泉州等设区市一直处于核心区,汕头、梅州、揭阳、潮州、赣州、抚州、上饶等设区市一直处于边缘区;行政隶属关系、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市场化程度及城镇化水平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市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宁夏19个县(市)为基本单元,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2004年以来3个时间断面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进行分析,揭示2004年以来宁夏县域经济的时空动态,并分析其演化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4年以来,宁夏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局部区域变动较大,但总体相对稳定,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银川市是辐射宁夏整体县域经济发展的极点,经济发展空间集聚格局较为明显,热点区呈现单核结构,次热点区围绕热点区分布,呈现核心—边缘模式.经济发展时空格局的变动是自然环境、产业结构、资本投入、人才技术、对外开放程度和区域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在SPSS19.0和ArcGIS9.3等软件的支持下,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基本研究单元,选取与旅游经济密切相关的10个指标,从时序变化和空间格局对2001~2012年陕西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演变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2年,陕西省旅游经济整体上升趋势明显,绝对差异呈现上升态势,相对差异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通过空间分析发现陕西省旅游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西安占据首位,北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相对优于南部地区,东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速率快于西部地区;泰尔指数分析表明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缩小趋势明显,地带间差异是引起陕西省旅游经济总差异的主要原因,关中内部差异是导致地带内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省180个县域单元1998~2015年的GDP和人均GDP现价数据为基础,采用象限法定义县域经济发展类型,以锡尔系数T测度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并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四川省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县域经济呈现不同的增长类型,在省内西部和东部之间及区内各县之间存在空间差异,保守型县域集中于西部川西高原和攀西地区,缓慢型、活力型、滞后型县域分散在东部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地区;1998~2015年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呈先减小后迅速增大再缓慢减小的波浪式下降态势,差异的主要贡献者是五大经济区区内差异.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有利于优化乡村旅游供给,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以广东省259个文旅特色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广东省文旅特色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省文旅特色村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2)广东省文旅特色村呈多核心集聚发展态势,可分为珠三角双核心区与粤东单核心区,3大集聚区均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珠三角双核心区已形成连绵发展态势;(3)在地形、水文、交通、人口密度等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下,广东省文旅特色村呈现出南密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1.
重庆区域经济梯度差异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重庆40个区(市)县为单元,运用定量方法分析了重庆区域经济差异.分析表明,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并可以划分为4种梯度区,梯度性差异的成因主要在于自然环境与区位,社会文化与科教水平,历史经济基础及政策方面,可为制定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都市圈、产业带和经济区等的不断涌现,使得跨行政区域的城市群和产业带研究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借助基尼系数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效应分解,研究1995~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业结构的分解表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差异是导致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第一和第二大因素;产业效应的分解显示,集中效应是引起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的最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重组亦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认为大连、营口、盘锦沿线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与大连、丹东黄海沿岸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3.
旅游效率是衡量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识别黄河流域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的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SBM-DEA模型,对2007—2018年黄河流域98个地级市城市旅游效率进行测度,运用修正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的空间关联强度,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其空间网络特征与演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黄河流域城市旅游效率空间网络整体发展态势向好,但发展速度缓慢;空间网络中核心城市多位于中下游,上游城市基本处于“孤岛”状态.2) 空间网络集聚模式表现为“局部聚集,全局松散”形态,网络核心区扩散效应不稳定且范围有限,尚未形成稳定的空间网络结构.3) 地理空间邻近、旅游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及地区产业结构等因素对空间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提出,应从国家和地方等多个层次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的协调发展,形成由中心城市—城市圈—城市群—区域城市网络的分层网络发展路径,并促进旅游发展要素的一体化建设与升级.  相似文献   

14.
从山东省城市土地经济效益、利用程度、投入强度、可持续发展等4个方面入手,构建包括12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SPSS统计软件,选出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4个主成分,并以其贡献率为权重,利用主成分各因子得分,对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从区域空间发展角度,结合ArcGS处理软...  相似文献   

15.
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成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中国各区域优化其空间结构提供决策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外文献的综合分析为主,结合国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结果其动力机制为全球化与地方化、信息技术、产业升级、城市间联系、空间整合及发展政策这6个方面,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变化对区域空间结构成长的影响。结论在信息时代空间结构成长的动力机制中,信息技术的变化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它与其他5方面因素相结合共同作用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熵、产业结构高级化、偏离-份额分析法定量测算了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竞争力及其空间分布的演变趋势与特征,结果发现:1) 2000—2017年6个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熵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整体上呈现产业结构专业化趋势;衡阳市、邵阳市、鄂州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加深,郴州市、娄底市、黄石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有所降低.2) 2000—2017年湖北、湖南省资源型城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与竞争力均呈现向好发展的趋势,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优势不断提升,第二产业的结构优势不断提升.最后,从政府政策层面及各资源型城市发展特点角度出发,为资源型城市发挥产业结构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资源型城市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城市功能不完善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由此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未来的发展应在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和体制转换的基础上,完善其服务、生产、生态、商贸等功能,培育内部增长的活力,营造多元化发展的环境与空间。本文提出了“稳定资源为核心的产业体系、营造城市的创新环境、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和加快开放”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的观点,以及以就业、环境治理、经济多元化为目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口的空间分异是区域差异的客观反映,探讨区域人口空间分布规律是产业合理布局、小城镇建设、资源优化配置等的理论基础,也是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该文将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相结合,深入探讨了西藏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表明,西藏人口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模式,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四种类型的空间关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能够扩展和加强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从而更深入地探索、分析、处理和解释人口分布的空间模式与空间关联,为进一步研究空间模式的发生尺度和塑造该模式的空间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承接产业转移已经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为了提高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整体竞争力,依据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内涵,根据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由4个二级指标、17个三级指标、21个量化指标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中原城市群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较强,豫西南地区次之,黄淮地区、豫北、豫西地区承接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67个市县为研究对象,选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研究指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并结合ArcGIS10.0和GeoDA等软件,对福建省各市县的公路通车里程数的空间分布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和主要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公路通车里程数的影响程度在各市县地区存在差异,呈现了空间非平稳性。各市县的公路通车里程数,除了受地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外,确实还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总体上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