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银纳米线独特的等离激元激发和传播性质,观测了出射端光强随着激发端聚焦激光束数值孔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经过归一化后,发现依赖于垂直光传播方向偏振分量的光强度随着光数值孔径的增大而减小,为聚焦光束存在沿光轴方向偏振的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磁场传感器中出射光偏振态,用Poincaré球法分析了磁场传感器起偏角对光偏振态的影响.结果表明:Faraday材料中线双折射率的存在,使线偏振光演进为椭圆偏振光.无论外加磁场及Faraday材料线双折射率如何变化,当起偏角为45°时,出射偏振光始终为左旋椭圆偏振光;当起偏角为135°时,出射偏振光始终为右旋椭圆偏振光.其结果对偏振型磁场传感器的信号检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的光学设计中,一般认为在同一光波面上,光束具有相同的振幅和偏振状志.事实上,光束经过许多光学元件后,偏振状态会发生变化,特别是由于入射角和光程不同,导致出射光波面上偏振分布不再均匀,形成偏振像差.本文主要就轴上物点发出的光束经过界面反射后的偏振像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线偏振光从非均匀光学介质层上下两表面反射出两束光迭加后导致偏振态的变化,特别以射后偏振态为圆偏振光的条件,并给予初步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Maxwell波动理论,研究阶梯析射率分布的椭圆光波导。给出了解析式和本征方程。研究了传播特性和偏振特性。  相似文献   

6.
电磁波在折射率为零的特异材料中传播时具有相位不变、波长无穷大、出射波传播方向垂直于出射界面的特点.由正常材料与特异材料交替排列组合成的光子晶体存在零平均折射率带隙,且带隙不随晶格尺度、入射角度和偏振而变化.这一特性可用于设计新型全向滤波器.本文利用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理论设计滤波器,得到实验加工参数.  相似文献   

7.
对激光高效偏光镜的出射光束给出了一种调整方法,在保证对非偏振入射光有较高的透射比的前提下,使光斑缩小。  相似文献   

8.
借助模式耦合理论和矩阵光学的知识,对引入光纤扭转机构后的延迟线偏振控制系统的偏振转换特性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描述该系统偏振特性的琼斯矩阵,得到了光纤扭转对系统偏振特性影响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对激光处于电场中的旋光晶体传播方程进行了研究,应用琼斯距阵理论分析了入射到晶体表面和透过晶体的光的偏振态,推导出了透过晶体出射的光为线偏振的条件,利用旋光晶体电光系数γ_(11)与施加电场的电压V和晶体角度α的关系,通过实验,测量了La_3 Ga_5 SiO_(14)晶体电光系数γ_(11)为2.2×10~(-12)m/V.  相似文献   

10.
在庞加莱球的基础上,对原来偏振模色散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一阶偏振模色散测量的误差影响二阶偏振模色散的测量.通过推导,提出了利用偏振态测量二阶偏振模色散的方法.此外,基于具有偏振相关损失和双折射的密勒矩阵洛伦兹变化特性,推导出利用偏振态测量偏振相关损失的简化方法,证实了测量偏振相关损失取决于密勒矩阵的第一列元素,该方法对于偏振相关损失的测量只需要2个输人偏振态,因此具有测量速度快和测量误差小的优点.实验的测量结果证实了利用偏振态测量2种光纤偏振效应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单色线偏振光源的形状、尺寸和取向对检偏棱镜光强透射比的影响.由于检偏棱镜结构误差的存在,使得棱镜空气隙间光的干涉条件发生了改变,引起透射光强分布的变化,入射光束尺寸越大,光强透射比变化就越稳定,圆形光源入射时,光强透射比对空间入射角和入射点的变化比线光源稳定,偏振线光源入射时,光强透射比随其取向的不同敏感性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七色光仿真白光牛顿环干涉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七色光可合成为白光的原理,基于Matlab软件仿真白光牛顿环干涉实验;通过改变仿真参数,研究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变化对干涉条纹的影响,通过对比入射光和透射光的仿真干涉条纹,分析色光的互补现象。结果表明,白光牛顿环干涉实验的仿真图像,颜色鲜艳而逼真;干涉条纹的间距和半径与平凸透镜的曲率有关;入射光和透射光干涉条纹为互补色。  相似文献   

13.
旋转振动对格兰·泰勒棱镜透射光强扰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格兰·泰勒棱镜的透射光强随旋转角出现周期性扰动 .转动过程中棱镜振动引起入射角的微小振动 ,从而导致透射光强的扰动 .这种随机微扰的出现对出射光的质量影响很大 .分析了转动所致棱镜的振动对透射光强扰动大小的影响 .讨论了减小扰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为更加形象直观地描述全偏光通过偏振光器件后的变换规律,以表示全偏光的Stokes矢量和表示偏振光器件的Mueller矩阵为基础,推导出了入射全偏光分别通过线偏器、旋光器和延迟器(波片)后的Stokes矢量,通过比较入射光偏振态和出射光偏振态在Poincare球上的位置关系,分析了前后偏振态的变换规律,结合数学表示和几何表示在Poincare球上清晰明确地表示出了偏振光器件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主要通过光在两种介质介面反射将产生偏振的现象,利用非磁性介质的菲涅尔公式及入射、反射、折射的能流关系,说明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偏振程度与介质层数与折射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对椭圆偏振光的反射光和线偏振光的全反射光的偏振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当光从光来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在某些范围内的入射角的部分反射光也存在半波损失,用此结论进一步讨论了薄膜干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测量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单色线偏振光束对单色光石英退偏器退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射光束截面越大,器件的平均退偏效果越好;通过调节光束的大小,可以使退偏器对某一单色线偏振光束实现最佳退偏效果。  相似文献   

18.
基于部分相干光的传输理论,研究部分相干光通过一光阑限制的色差光学透镜聚焦后,聚焦光场的光谱特性.数值计算表明,适量的透镜色差就能使聚焦光场的光谱产生显著的变化,并且这种光谱变化还与入射光的空间相干度及光谱宽度有关.入射光的空间相干度越小,色差所引起的光谱位移越小;入射光的光谱宽度越窄,色差所引起的光谱位移也越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麦克斯韦电磁波方程为基础,通过引入局域坐标系和泡利矩阵等数学处理,得出了沿螺旋轴方向入射的线偏振光在胆甾相液晶中传播的波动方程及电矢量的一般公式,并由此讨论了波长与液晶螺距相差很大的线偏振入射光在胆甾相液晶中传播过程中偏振状态和偏振方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采用波长连续可调线偏振光透射光谱技术研究了在0.17T静磁场作用下NaCl溶液的光学特性的改变,同时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了经不同强度磁场处理20min后的NaCl溶液在硒化锌表面的接触角.实验研究发现,未经磁场处理过的样品和经过磁场处理的样品相比,它们的透射率及接触角呈现明显差异;入射光的偏振方向不同,同一样品的透射率也不同,入射光为P偏振情况下样品的透过率要大于入射光为S偏振情况下的透射率;同一磁场作用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的透射率差异明显;不同磁场强度下,磁场越强,NaCl溶液的接触角越小,说明溶液内部分子结构状态发生了变化.本文利用磁场与物质的作用特点简明地解释了经过磁场处理后NaCl溶液的透射光谱和接触角所发生的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