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国家环保产业园)是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建立的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浙江节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环境保护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四家单位出资组建,园区由环保工业园、环保生态园、环保科研园、环保产业展销咨询服务中心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2.
苏州新区的迅速崛起,无疑是苏州建城2500多年历史上的一大奇迹。目前,苏州新区不仅以其恢宏的气势赢得了中外人士的瞩目,而且也确实已经成为苏州未来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开放的示范区、高新技术的聚集区和现代化的新城区。然而,如若我们对苏州新区在整个苏州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战略意义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此,那就未免过于肤浅了。一个已经十分明显的事实是,苏州市区由于新区的形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扩容增量,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从而使得苏州经济的发展模式开始由"农村推动型"向"城市辐射型"转变,这是苏州经济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捩点。一、苏州经济的发展轨迹有人曾经把中国经济的发展特点概括为"古代早熟,近代后发",而苏州经济的发展正是这一特点的典型实证。  相似文献   

3.
<正>登高致新领航未来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提升光电子产业。优先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前沿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精优食品加工产业,形成精优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软件、动  相似文献   

4.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  相似文献   

5.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  相似文献   

6.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  相似文献   

7.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  相似文献   

8.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提升光电子产业,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提升光电子产业。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g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器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茁、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提升光电子产业。优先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特包鲜明、技术前沿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精优食品加工产业,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是我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  相似文献   

12.
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以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及精密机械、生物工程及医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五大支柱产业的高科技园区。本文通过对无锡新区发展现状及特点,特别是无锡新区与苏州新区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无锡新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的来临 ,使科技、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立与发展始终受政府和人民的关注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显赫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待研究解决。其中 ,首要解决的是人才吸引与培养、解决提高国际化程度、资金来源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景德镇如何把握新世纪经济特征,加快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市干群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对建设和发展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管理体制、建设规划、优惠政策、开发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5.
2003年,全省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998家企业(以下简称高新区)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43亿元,工业总产值1543亿元,工业增加值39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尽管上半年受到“非典”的影响,但从全年看,高新区依然保持了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济南、潍坊、淄博高新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都有大幅提升,青岛、威海高新区的出口创汇较高,外向型经济发展特色明显。下面根据2003年高新区统计结果,简要分析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即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于2001年1月10日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是全省第一个设在县级市的商新区。高新区位于即墨市华山镇,南距青岛市40公里,距青岛空港22公里、海港50公里,离蓝村火车站32公里.青烟一级公路(204国道)纵贯境内,规划中的威银高速公路横穿南端,陆海空交通便利。区内龙华河流经东部,西连5000亩  相似文献   

17.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9月15日,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对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四个科技工业园区之一。我们在把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科技新城的同时,也在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投资软环境。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苏州新区共38个行政村,现有数百家工业企业。这些企业在划入新区前,产业结构大多属加工配套型,依附性大。苏州新豪轴承有限公司是落星村的一家苏港合资村办厂,专业生产"桑塔那"轿车配套的滚针轴承。1992年创办伊始,固定资产仅300余万元,设备陈旧,生产能力差,热处理依赖外发加工,在盐浴炉上淬火,箱式炉上回火,不适用于大批量、高质量生产。滚针圆度的最低要求是0.8um,一万台套轴承需80万支滚针,全部靠人工挑选,人为因素大,这种小作坊式生产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发展。新豪轴承有限公司确立以"质量上台阶,产品上批量,达到国  相似文献   

19.
从1951年世界上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斯坦福科学园(俗称"硅谷")诞生至今,高科技园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遍布世界各地,总数逾千.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实力上存在差异,以及园区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因此使不同园区在具体管理模式和体制的选择上出现较大差异.如北美的园区以美国高技术园为典型,是纯市场经济的产物.东亚的园区则多为政府规划的产物,这与东亚地区传统的集权文化休戚相关.即使在同一国家,不同区域的高科技园区也往往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如美国的硅谷和北卡罗来纳州三角研究园,形式多种多样,名称也五花八门,如科学工业园区、科学技术园区、科学园、科学城等.总之,忽略开发区所处的外部系统环境及发展阶段空谈其管理模式和体制是不切实际,也是难以操作的.  相似文献   

20.
创新驱动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为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河南省高新区以自主创新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完善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为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