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姜秀艳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6):79-82,86
近10年关于朱淑真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对朱淑真生平事迹的考辨,能够突破史料不足的缺陷,更多的从作品本身寻找内证;对其作品的研究能突破男性文学的标准,在女性文学的背景下进行审视,肯定其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运用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抗战时期翻译活动特殊的文化语境。提出我们考察某一时期翻译活动时,须以当时的文化语境为参照,进行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在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很多新歌、新的音乐形式。虽然这些作品在数量上、结构上、风格上、体裁上比后期出现的作品显少、显小、显得单一,但这一时期的音乐则是西藏当代音乐的源头,为西藏当代音乐的产生播下了种子。文章对西藏和平解放时期的音乐发展脉络及主要作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作品是作者心灵的记录,也是今人研究作者思想的窗口。何良俊的作品及生平事迹告诉我们,他的仕隐心态在入仕前后有明显的不同:入仕之前,仕隐冲突主要来源于志向与吴中隐逸传统、屡试不第无奈之间的矛盾,而其弟何良傅的中试使其背负的兴复家族的重担陡然减轻,乡间悠闲的生活使其仕进之心慢慢消退;入仕以后,青年时代的经国报复与官卑言轻的现实,又使隐逸成为何氏的理想,其时的诗歌又反复申说着对于归隐的欲求。  相似文献   

5.
杨家云 《科技信息》2011,(33):274-275
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两部早期作品《雷德伯恩》和《白夹克》,从叙事学中人物视角的角度来研究在麦尔维尔两部作品中所运用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视角——孩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功能;且通过这两种视角的对比,从而总结出孩童视角在麦尔维尔作品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6.
杜甫教子诗集中出现在秦陇和夔州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主要以“寄语”的方式出现,后一时期主要以“面命”的方式出现。体现杜甫教育思想的主要作品为夔州时期的《催宗文树鸡栅》、《宗武生日》和《又示宗武》等三首诗,杜甫以此对儿子进行儒家忠孝仁义,“饱经术”、“熟精文选理”的教育。其教育方法随孩子成长的时期而采用不同的手段,也据孩子不同的资质而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中农化和阶级分化。中农的人数、经营规模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农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苏维埃政府允许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剥削现象,但未出现激烈的阶级斗争,农村阶级关系没有发生急骤的变化。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农村各个阶层的经济实力都获得了明显的增长。研究这一时期苏联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无疑会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何诹是清末民初享誉文坛的三位文言文小说大师之一,其代表作《碎琴楼》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何诹的生平事迹鲜为人知,对其作品研究也还是空白.本文述评了:一、何诹的家世和生平;二、何诹的主要著述;三、何诹的高尚人格.并期望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张静 《科技信息》2012,(32):I0091-I0091
五·四前后的中国,爱国运动此起彼伏,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和接受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在这一时期中国翻译作品的数量远远高于创作作品。其中对日本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是异常丰富。本文拟从翻译者、翻译对象以及翻译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五·四前后中国翻译日本文学作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的唐诗文献研究,突破了前人的局限,将辑佚、辨伪、辨重、校勘、注释等结合起来,将作品考订与作家生平事迹和交游考证结合起来,建立了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研究格局,显示出宏大气魄与广阔视野,反映了本世纪唐代文学研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其功不可没。但限于时代环境等条件,他的这些研究均未完成,又令人兴“千古文章未尽才”的喟叹。  相似文献   

11.
黄遵宪是清代嘉应州著名诗人,叶璧华是同邑女诗词作家,为梅州三大女诗人之一。黄遵宪曾为叶氏《古香阁诗集》作序,叶氏对黄诗也十分欣赏。通过对叶氏读黄遵宪《今剐离》组诗后咏写的一诗一词的解析,可以认为叶氏确为黄诗的知已,叶氏对黄诗的评说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2.
近代平阳开明绅士黄光是一位诗人,有《飞情阁集》传世。  相似文献   

13.
在民国时期浙江文人中,徐志摩以其天才的诗歌创作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一直获得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其成果早已蔚为大观。以其日记为资料来源,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考察其在民国时期的日常生活状况,从诗人之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活动角度,阐释诗人之文学活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诗人内心世界的诸多因素,以加深对这位天才诗人及其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宋代韶州曲江人余靖的《武溪集》前两卷中 ,收录了余靖的大部分诗歌作品 ,黄志辉先生对此作了一些校勘与笺释 ,但仍有遗漏和误解。为此 ,以一些新史料对部分作品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5.
李白从璘向有迫胁说、自愿说、政见说、自累说、功名说、报国说等等,可谓众说纷纭。但是,如果研读李白从璘前后的诗文和他一生的行事,观其从璘这件事,就不难发现,那是"醉态盛唐"积极入世思想,侠义文化精神和"醉态思维"诗人气质三位一体的综合反映。他积极入世,难能可贵;侠肝义胆,真切可爱;诗人气质,后世可仰。李白像作诗一样从璘,他当然是失败了,我们既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不能用"政治家"的标准来看待诗人。  相似文献   

16.
沈立新被评论家称之为“诗书双全”。在他的艺林求索的路上,有三个人对他的影响至大,沈立新引以为恩师:一为教他写诗的著名诗人田间,一为教他习字的著名书法家熊尧昌,一为教他习文的著名作家俞林。沈立新写诗,不是以诗为业、成为诗人,而是强化自己的艺术修养。他的诗是一种抒发文人情怀的雅士诗歌。他的“记游诗”,写得尤为成功,“题赠奉和诗”,也写得较有特色。  相似文献   

17.
林庚先生毕生创作并潜心研究中国诗歌,取得了许多创造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中国诗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的"节奏音组"和"半逗律"的理论创见,丰富了对于中国诗歌民族形式的理性认知,并为格律新诗的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石;他在"楚辞"、唐诗和诗歌史研究领域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开创了中国诗学研究的新局面;他人格精神的诗学价值对于当下中国诗界也具有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属于第一流诗人,他的许多著名诗赋为人所欣赏,而他的文学作品不只在中国得到重视,在外国也很受重视,韩国对他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且屡见成果。可见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对人类有着普遍性的内涵与价値,但对陶渊明人生观与自由思想的研究不多。从陶渊明的作品分析出"珍惜生命的人生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行善为乐的人生观"和"追求自由的人生观"等思想,并阐述了陶渊明人生观的核心——"自由"。  相似文献   

19.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6,33(4):105-111
哈萨克诗人唐加勒克与维吾尔诗人穆塔里甫以他们坚定不移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行动和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优秀作品,成为我国哈萨克和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们生活在相同的时代,他们的人生经历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的作品也有共同的内容与主题,他们的艺术风格虽各具特色,但在表现手法上又有不少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20.
狄更斯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大师,林纾在对其作品进行译介与研究的过程中,对其现实主义创作特征颇多体会,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推介。林纾在翻译狄更斯小说的同时,以现实主义为中心,对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牵涉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及叙事艺术等很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