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职学生的德育养成涉及班主任、德育课教师以及其他德育工作者的协同培养,缺一不可。其中,德育课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为更好地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增强社会适应性,德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着其他科目在本学科中的适用性。本文以笔者学院德育课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浅析心理学在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在新时代下,如何提升高职烹饪专业德育课的实效性是一个值得大家思索的话题。其中一个问题便是高职德育课与专业课不相适应。就拿烹饪这一热门专业来说,由于烹饪行业的特殊性,它对从业者有着特殊的职业要求,所以必须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德育教学资源,通过这些德育资源使烹饪专业的德育课达到"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意义。此外,学校还要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以此来实现德育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在经济政治体制的转轨和社会改革的过程中,在医疗服务行业医疗伦理问题重重的局面下,将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与紧密型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相结合,既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卫生部精神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增强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第三轮改革,使中职学校和五年制高职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正确认识职校德育课改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全面把握职校德育课改新的亮点和特色,努力增强德育课的时代感、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亟需以转变观念、资源开发、学生参与、整体推进等新的策略和措施,切实推进当前职校德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5.
马月 《科技资讯》2009,(16):235-236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体验,以高职院校德育课的教育为契机,抛砖引玉,探索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如何做好德育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6.
赵金霞 《科技信息》2010,(4):211-212
生态伦理教育是当前社会重要的德育教育和环境教育,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高职德育与时俱进和个体良性发展的要求。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需要和思想道德教育、学科教学、学术研究以及职业实践职业训练等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培养和提高的是当代高职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引入实践性教学,打破单一理论教学模式,构建基础课理论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模式,有利于扩宽德育途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德育认知向德育行为转化以及将德育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充分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推动思政课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大连八中提出"生本德育"。"生本德育"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其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管理体系、建设专业化的德育队伍、开发多样的德育校本课程、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创新创业指导在高校日益得到重视,创新创业指导的实质是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国内及区内许多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改进。比如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形式上,针对该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脱离社会实际、局限于理论教学的现状;该文对当代社会背景下高职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着力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构建高职院校"全程三个环节相衔接"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德育机构体系较为完善与运行效率不高并存;德育目标和内容明确具体与理想性现实性之间不能完美结合并存;德育方法和评价手段多样与实效性低下并存;高职学生政治上积极要求向上与过于功利并存。面对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带来的对高职院校德育的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规律,增强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高职德育模式创新是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是当代高职学生道德发展特点所决定的;是革除高职德育弊端的大势所趋;是社会对高端高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必然要求.为了提高高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我校提出了分年级分专业德育管理理念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分年级分专业德育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德育课的重要属性“磁性”和效果作了研究,揭示了德育教学应当遵守的三个原则和一个规律;并就如何增强德育教材的磁性、德育教师授课的磁性和学生的“受磁性”,从而提高德育课的整体效果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3.
合作意识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融入团队,用心合作的德育课,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即有利于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德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影响着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因此本文就对其展开研究,以此来为高职德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在高职院校寻求德育生活化,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与途径以及方式方法。指出感恩教育的开展有益于高职院校德育在生活中寻找对接点,有益于高职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职业道德的养成及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不失为构建高职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的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不同于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形式,具有教育目标的职业化、功能的社会化、教育模式的实践性开放性、教育面向的地方性区域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学生个体文化基础差、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其德育具有教育目标的职业性、教育途径的实践性、教育任务的艰巨性、组织形式和教育阵地的广泛性等特点.增强构其德育实效性要构建具有鲜明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德育内容体系、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德育运作模式、具有鲜明实践导向性的高职院校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无诚业难立,无信事难成。高职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塑像道德修养,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该文针对高职生诚信缺失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出应对高职生诚信缺失的措施,分别是: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形成诚信教育合力;深化德育课教学改革,提高诚信的思想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形成诚信的校园氛围;完善诚信教育内容,建立诚信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秦正安 《科技资讯》2010,(14):196-196
学校活动式德育课的核心理念是实践育人。针对目前中小学德育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应当从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是转变观念,强化管理,建立长效机制;二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力求实践活动有实效性;三是拓宽活动育人的渠道,整合活动课课程资源;四是提高德育教师的素质,增强指导活动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对高职学生的一项就业心理调查引发对高职生社会责任感的思考,认为导致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有多种,自身的素质、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是主要原因,就此,文章在思想和实践两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表明,在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德育社会实践教学。高职医学院校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应当要突出德育实践教学成果示范作用,增强德育实践活动时效性;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提高德育实践活动针对性;要加快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步伐,提升德育实践活动综合性。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系人才质量的重要方面。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教育措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有机结合,以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