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而马斯洛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的需要层次说中就已提出了积极的心理理论,其中他以需要为切入点,把人的一生与各种需要巧妙地衔接起来,认为需要的产生正是人类行为的积极追求,随着需要的提高追求也上升,且追求不同又促使人产生不同的动机和行为。以马斯洛需要层次说中的积极理论为基点,探索了身体活动在个体中产生的心理机制,畅想了人类体育思想产生的心理因素,认为身体活动是基于人需要的产物,也是人类追求身体卓越的自然选择,而体育则最终成为人类对生活积极追求的进化物。  相似文献   

2.
体育游戏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体育游戏的产生“需要是发明之母”。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产生于社会需要和人本身的需要,人类的体育游戏也不例外,它是应不同历史时期某些需要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人类的体育游戏,由需要而引起,需要构成了人类体育游戏产生的动因.体育游戏既然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其产生的基本前提就只能是人类社会的出现、生产工具的改进、思维的发展、语言的产生等,而这一切先决条件的出现,无不根源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最基中的实践活动.人类正是通过劳动,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改善了人体的活动机能,创造了人类,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人的需要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体育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提出了人的需要及体育对这一需要的满足是体育发展的根本动力的观点,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我国体育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平衡性,并希望通过正视进而改变这种不平衡性而促进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人性假设理论,认为每一种人性假设的本质都是“满足人”假设,即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根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说明了需要在人性中的重要地位,而满足需要是人类的终极目标。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满足人”假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满足教师根本需要为基础,逐步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以实现教师的个人价值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5.
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家不但需要物质激励 ,也需要精神激励。有时精神激励具有物质激励所无法比拟的激励效果。企业家不是完全的“经济人” ,而是有着多种社会需要的“社会人”、“文化人”、“道德人” ,因此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是很有必要的。本文要讨论了对企业家的四种精神激励及其机制 :岗位竞争激励、业绩目标激励、信任授权激励和社会地位激励  相似文献   

6.
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作了分析,认为其价值巨大,但也存在不足。对需要分层的内在机理没有阐释清楚,只能使人知其然,而不能使人知其所以然,而且说下一层需要的满足是上一层需要产生的条件,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才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不够确切。对其不足,该文用自创的保存与显示本能理论作了补充和完善,既可对需要分层的机理做出解释,使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又可纠其偏、补其缺,使需要理论更加完善,更好地解释人的行为动机、心理欲求。  相似文献   

7.
人的需要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人的需要理论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具有以下地位:人的需要是历史主体的内在属性;人的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人的需要是阶级矛盾产生的原因;人的需要是推动人类自由解放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高等学校又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座桥梁,因此从学生身体发展和体育教育的角度来讲,体育课教学是贯彻终身体育思想以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非常重要也是最后的阶段。本文从“现代教育人道性原则的需要”、“现代教育个性化原则的需要”和“传统‘因材施教’教育理论的需要”等方面对改革体育教学的传统模式以及培养新型的时代大学生等有关问题进行了一番浅薄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初探如何激发学生体育课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科技信息》2011,(15):225-225
体育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体育教学过程和体育运动价值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在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在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实际上,体育兴趣就是体育需要的延伸,学生一旦产生体育需要就会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因此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体育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我们知道,在教学及体育活动中,我们要满足学生对教材、教法及教学手段的需要,要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相似文献   

10.
体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对体育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11.
赵晓燕 《科技信息》2009,(30):I0283-I0283
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兴趣并研究它,让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通过对中专学生体育需要与兴趣的问卷调查、统计和分析,为中专体育教学发展趋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调查结果表明,我们要坚持教学改革,创造性地设计和构建新的教育模式。打破"教师说,学生练"的被动教学方式,通过提高学习主动性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依据马斯洛(Maslow)“层级需要理论”(Need Hierarchy)调查了在校医学生生理、安全、社会、自尊及自我实现五个方面需要的实现情况(共30项),探究如何引导医学生以“和谐”理念为中心,知“荣辱”求“发展”;“修己安人”,在“个人与整体的和谐”中实现合理的“个人需要”即:“在整体中完成个体”,以实现个人各个层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学校体育应把终身体育作为教育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终身体育”是适应当前推广终身教育理念以及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导思想,它的重点在于强调被“增强体质”、“技术教育”思想所忽视的体育精神、能力、习惯、意识、兴趣的持续培养,学校体育应谊成为终身体育新的战略重点.学生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毕业生,面临从学校教育到社会就业的转变,也就是说未来从学校体育到终身体育的转变主要是在这一部分人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不重视需要与生产的矛盾,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一般都不讲这一对重要矛盾,更没有把这一矛盾作为社会基本矛盾来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需要与生产的矛盾也是社会基本矛盾:一、需要与生产的矛盾贯串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矛盾。二、需要与生产的矛盾直接决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的产生和运动状况,也决定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的产生和运动状况。生产关系与生严力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又对需要与生产的矛盾具有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三、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需要与生产的矛盾的特殊表现。深入研究并正确解决三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移情”作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以来就是中西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学说。简单地说,“移情”就是将人的感情移入物中,使物也具有了人的情感,以此来渲染或抒发作者的感受。但是,中西的“移情说”并不尽相同。西方移情理论更多的是对于“外射”的探讨,而中国古典“移情”理论更多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具体反映。这种差别的产生是中国和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不同所致。因此对中西移情理论进行对比,探寻这些差别在思维方式层面上的深层根源,能使我们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移情的发生机制,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全民健身发展动力的认识视角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体育健身活动作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正成为目前我国人民需要层次变化中引入注目的聚焦点,本文旨在现实地探索人们在社会转型期的生活选择活动的直接目的,了解体育健身活动与生活目的的现实关系,指出人的需要递进规律是构成人们对体育健身生活化的起点和归缩。  相似文献   

17.
创立和构建和谐体育既是构建和谐社会时代的历史选择,也是现代体育学术理论创新的客观发展需要.和谐的本质是协调与共享,和谐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对象和谐改造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在和谐体育活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体育的主体与客体、目的和效果都统一于人自身.人既是和谐体育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和谐体育具有绿色、休闲、人性化等鲜明时代特征.系统研究和谐体育,对于积极继承和自觉贯彻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洁 《科技信息》2012,(3):441-441
当代社会,体育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为什么体育这么重要?它对学生的发展有哪些重要作用呢?体育不仅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当国家教委规定学校“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起,体育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毛泽东主席说:“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相似文献   

19.
自“阳光体育”开展到今天已有10年了,在这10年中,“阳光体育”配合着教育改革,给予了学校体育新的活力.在几乎相同的时期中,三人制篮球在我国的开展,也吸引了我国高校师生的广泛参与.三人制篮球以其独特的场地需求小、比赛时间易于控制、观赏性强、对抗程度适中等特性,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这其中“阳光体育”在高校中的普遍展开以及社会、政府的认可和帮助,为三人制篮球运动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本文对高校三人制篮球在“阳光体育”大环境下开展的意义进行分析,以期能对三人制篮球在高校体育中的完善做出些许推动.  相似文献   

20.
康德把审美判断的特征从“质”的契机上界定为“无利害关系的自由愉快”,其用意在于借助审美来抵制人的思想行为受“欲望”所支配,从而使人具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表明审美乃是“作为一个人的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需求。但这一思想从王国维把“美学”介绍到我国的那一天开始,就遭到我国美学界的曲解和误解,以致对“需要”与“欲望”不加区分、把“需要”也当作“欲望”来加以否定,从而造成我国现代美学研究领域的所谓“人生艺术化”而实际上却是与现实人生分离的一种高蹈的理论。由此,在区分“需要”与“欲望”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可以看到美与“作为一个人的人”的生存活动的不可分离性,即美是人的生存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