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潮》1999,(7)
有这样一句老话:"打断骨头连着筋"。一方面是西班牙极力申明自己的欧洲识别,试图与自己的阿拉伯遗产拉开距离;另一方面,北非与伊比里亚半岛的联系除文化外都在加强。成千上万的北非移民通过西班牙,向北去欧洲各国;与此同时,皈依伊斯兰的西班牙人越来越多。西班牙的清真寺中有90%是1900年以后兴建的,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在西班牙总人口中,新近皈依伊斯兰的本地西班牙人是极少数。即使如此,这些人的象征意义也不可低估。因为他们活生生地证明,伊斯兰乃是西班牙文化趋同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科技潮》1999,(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怎样为恢复安达鲁西时代的积极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首先是研究在安达鲁西时代,3种不同的宗教与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欧洲、犹太)在漫长的8个世纪中以怎样的方式并存。杜  相似文献   

3.
7世纪中叶,中亚地区多种宗教并存,各宗教之间尽管存在着冲突,然大体上能够和平相处。8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中亚,一部分居民改宗了伊斯兰教;然而,终倭玛亚王朝一代,伊斯兰教并未在中亚取得胜利。阿拉伯人的征服将阿拉伯文化带到中亚,直到倭玛亚王朝统治末期,阿拉伯文化并未在中亚产生重要影响。在共同抵抗阿拉伯人入侵的过程中,突厥文化开始与中亚本地文化融合,开启了中亚早期的突厥化。  相似文献   

4.
正东亚是一个兼顾地理、历史和文化的概念。偌大一个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情况自然十分复杂。众多民族聚集,多种传统文化与宗教交汇,16世纪以来又增添了近代西欧的影响。东亚俨如一个汇聚众多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人类博物馆,充满异质性和多样性。然而,放在世界历史的大版图上,无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还是就其在现代经济政治发展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来看,东亚相对于其他区域的  相似文献   

5.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国家。远在公元前三世纪,这里就建立了柏伯尔人的王国。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北非,阿拉伯的语言、文化和伊斯兰教逐渐传播。从八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和柏伯尔人逐渐成为阿尔及利亚居民中的主要部分,阿拉伯文化也成为北非的文化。从1830年起,在长达一百三十二年的殖民统治下,阿尔及利亚的民族文化遭到极其严重的摧残,法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把富饶  相似文献   

6.
历史:“半岛之狮”的后代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少有的以家族名称命名的国家。沙特家族的发迹,始于18世纪中叶。当时,整个阿拉伯半岛名义上隶属于奥斯曼帝国,但每一个游牧民族都是独立的,由酋长统治。1744年,酋长穆罕默德·伊本·沙特与来到当地的伊斯兰教改革运动的创始人阿卜杜勒·瓦哈卜合作,在祖先的只有两个村庄的基业上向周围部族扩展,建立起第一个沙特国。该国在其后的50多年间,几经变迁,不断扩大疆土。1803—1814年,史称大沙特  相似文献   

7.
《科技潮》1999,(7)
1492年,格拉纳达最后一任穆斯林统治者阿布·阿布杜拉(即卜阿地)眼含热泪,在他的阿尔汉布拉宫举行告别仪式,随后离开了摩尔人的西班牙。似乎是为了磨平历史的伤痕,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着手消除西方文化中的阿拉伯分支,使西方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希腊-罗马哲学范畴。安达鲁西时代整个儿被抹杀,似乎这个时代从来没有出现过。更糟糕的是直到19世纪,安达鲁西时代从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中也消失殆尽。这就是说,安达鲁西文化所有积极的部分全都被淹没。在伊斯兰世界,甚至连阿威罗伊都被打入冷宫。幸运的是属于拉丁文化的西方恢复了阿威罗伊的历史地位——毫无疑问,阿威罗伊丰富了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8.
<正>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世界的重要一环,阿拉伯世界是影响巴勒斯坦问题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本书首先系统地梳理了阿拉伯世界与巴勒斯坦的历史关系,认为公元前6世纪的奈伯特王国时代是阿拉伯游牧部落定居巴勒斯坦的开端。阿拉伯帝国时期,巴勒斯坦具有了永恒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属性。耶路撒冷曾是穆斯林的礼拜方向,是先知穆罕默德登宵之地。688年,哈里发阿布杜拉·马立克决定在耶路撒冷修建圆顶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历史上,16世纪之前,宗教和迷信占据人们思想的主导地位。17世纪,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直到19世纪,一些科学家才开始对宗教表现敌意。面对科学与宗教并存的现实,人类该何去何从?伊安.巴伯的著作《当科学遇到宗教》一书对此文化现象作了细分。  相似文献   

10.
截然不同的南部和北部在历史上,整个苏丹都受到阿拉伯文化和宗教的深远影响。从埃及和红海一带传入的阿拉伯文化同非洲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使苏丹成为一个以阿拉伯文化为主的特有的阿拉伯一非洲国家。但是,在苏丹南部,这种阿拉伯化的过程由于六十年来的英国殖民统治而受到种种阻碍。因此,今天的南部和北部,无论在人种、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上都截然不同。从地理上说,南北大约以北纬十度为界。全苏丹的面和约为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南部三省:赤道省、上尼罗河省和巴尔·厄尔·加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美国政府宣布未来将其驻以色列的使馆迁往耶路撒冷。阿拉伯国家原本就从根子上拒绝承认以色列的存在,特朗普的决定明显给稍稍降温的巴以冲突"加了一把火",也再次挑起了世人对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关注。在1947年之前,"以色列"这个词汇其实跟"巴比伦"一样只是一个历史名词,提醒人们记住世界最大的两个宗教的典籍中存在过这样一个开启了他们信仰之门的国家。本是跟阿拉伯人同源的闪含民族一个游牧小部落"希伯来人",在西渡  相似文献   

12.
1901年之前英国的君主是维多利亚女王,她统治下的英国,风气浮华而古板,沉闷的礼仪显示着农业社会的繁文缛节,后人常常把她看做一个时代的象征。20世纪起步,恰逢维多利亚女王去世。这意味着这个世界在走出维多利亚时代,这个世界的人在告别维多利亚精神,这个世界的艺术和文化也开始背离维多利亚风格。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将不再与森林、乡村、牛马为伴,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城市、汽车和冷冰冰的机器。这种变化创造了许多奇迹:人类在这个十年进入了电报时代、无线电广播时代。1903年,一个叫维尔伯·莱特的人驾驶一架用木杆、金属线、棉布和小型发动机制成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上观看近期阿富汗问题新闻,常看到带有 Al-Jazeera 台标的镜头。这就是“半岛”电视台。在中东,大凡人们在看电视新闻时,多半会将频道锁定在“半岛”电视台上。因为该台在阿拉伯人的心目中已树立了“崭新、大胆、坦率和富有煽动性”的形象,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卫星电视频道,其本身也成了一个新闻热点。  相似文献   

14.
昂首振翅 蓄势待发——印度欲创21世纪的亚洲奇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一直梦想成为世界大国。尼赫鲁曾说过:“印度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尽管印度拥有10亿人口,尽管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政体国家,但过去大多数世界经济观察家很少把目光投向它。随着政局稳定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瓦杰帕伊政府开始启动第二阶段经济改  相似文献   

15.
在伊斯兰教诞生以前,阿拉伯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阿拉伯半岛范围内,其人口的迁移规模很小。公元7世纪,随着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人的力量在阿拉伯半岛迅速崛起。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人在四任哈里法的统帅下,“一手持剑,一手拿《古兰经》”,走上了对外扩张、建立阿拉伯大帝国的道路。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阿拉伯人所到之处,通过与当地被征服者共同生活及联姻等途径,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阿拉伯民族,也奠定了今天阿拉伯世界的基础。目前,除了西亚、北  相似文献   

16.
在阿拉伯世界,产生过人类最古老的文明:尼罗河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地中海东岸——迦南文明;产生过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加美什》,它比荷马的《奥德赛》和《伊利亚特》还早好几个世纪;产生过神奇的《亡灵书》。如果我们说,西方文化和文学的源头就在阿拉伯这片土地上,也许并没有夸张。神话传说中不是说  相似文献   

17.
蔡德贵 《开封大学学报》1997,11(1):34-38,61
一、东方和东方文化的类型东方是日出的地方,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神话传说中的人祖亚当和其妻夏娃,所居住的伊甸园,就在东方;上帝让洪水灭世后,人类的新始祖挪亚,也是在东方世界建造方舟.求出全家和各种禽兽。象征人类文明一定发展阶段的世界四大宗教都产生在东方: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山区,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沙漠,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沙漠,而犹太教则产生于西奈沙漠。很显然,人类最初诞生之地,是东方;人类历史的开端处,是东方;人类历史中的文化观念,开始于东方。一句话,世界文化史,开始…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通常是指国内穆斯林超过总人口的半数,或穆斯林人口虽未过半但伊斯兰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全世界共有50多个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一带。此外,在70多个非伊斯兰国家还散居着大量穆斯林。可以说,世界各大洲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穆斯林居住。据伊斯兰最高级会议1988年初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共有穆斯林9.269亿。作为与基督教和佛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为世界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初已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进入20世纪,在西欧、北美和南美等地区也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上考察波斯社会王权与教权、政治与宗教的关系,对了解伊朗现今神权政体的政策何以会调整和变化有所裨益。王朝更迭什叶派占上风伊朗是个具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古称波斯,1935年正式改为今名。7世纪中叶,波斯被阿拉伯穆斯林军占领,伊斯兰教开始在当地传播。波斯的伊  相似文献   

20.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与此同时,新形势也对基础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这一点在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明显的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