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仁”为核心的理想人格,既是一种道德人格,又是一种审美人格,而人格美的最高境界是人生的伦理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完美融合,这种境界就是为理学家们所津津乐道,后建构成一整套理论体系的“孔颜乐处”。“孔颜之乐”是仁与美的结合,是道德与审美的相得益彰,是伦理美的极致。  相似文献   

2.
“孔颜之乐”与“曾点之乐”所呈显的儒家“乐”的境界,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两者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儒家理想境界追求心灵的安顿过程中,它们代表的是先秦儒家“乐”的境界的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李煌明博士所著的《宋明理学中的“孔颜之乐”问题》一书,批判地分析了宋明诸大儒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与守护。进而,以“有无境界”为切入点,从精神境界与人生幸福、精神境界与精神健康两个方面探讨了精神境界的现代价值,为现代人精神家园的追求与守护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陈白沙的“自然之乐”深受周敦颐“孔颜乐处”思想的影响,它们都立足于社会人伦关系之中,并包含了与自然为一体的思想,体现了儒家乐文化形而上的心灵境界学说的本质特征。同时,陈白沙的“自然之乐”也深受道家乐文化“天乐”的影响,包含了“物我两忘、死生齐一”的思想。陈白沙的“自然之乐”是儒、道乐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其“主静”的修养方法对人们的心灵境界的提升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颜之乐”命题的演变经历了宋儒前的语词诠释、宋儒以来的哲学命题诠释和王国维以来的美学命题诠释三个历程。从美感问题出发,围绕美学史发生逻辑,“孔颜之乐”美学命题有两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人格美感,即“从吾所好”的审美情趣观、“君子上达”的审美意志观与“忧道不忧贫”的审美认知观;其二是艺术美感,即“曲―数―志―人”的四层境界论与“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艺术评价“中庸”之道。“孔颜之乐”美学命题的价值主要为发展当代美学基础理论与解决当下民众自身的精神困境,有益于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立足“人生美学”,并为当下民众探索“诗意地栖居”生活模式提供了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这个组织内培养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幸福观和让员工有幸福感是企业管理的新课题,企业家除了提供给员工物质报酬外,还要提供给员工精神报酬,这是对企业管理更高的要求,毕竟幸福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西方管理学更多的是关心员工的行为规范和和员工的外在表现,要想做到幸福管理,必须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人手,走中国化幸福管理之路,传统的儒家哲学很重要的理念就是人最重要的是追求物质外的精神幸福,  相似文献   

7.
“自然之乐”是陈白沙心学境界论的体现。它是儒家道德境界论和道家审美境界论的综合和发展,同时实现了儒、道境界论的统一,具有超世俗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9.
"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一条重要法则,主张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以海纳百川之胸襟,求多样统一之旨归,这显然是一种较高的境界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天命"     
基于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中对"天命"概念的两种不同的阐释,按两种思路研究"天命".第一种阐释为:"所谓天命,可解释为人所遭遇的宇宙间的事变,在人力极限之外,为人力所无可奈何者."由此通过论证知:"天命"是在生命历程完成或基本完成后,才被认识的,这是属于认识"天命"的真理.第二种阐释为:"……所谓天命亦可解释为上帝的命令."由此通过论证得到两个结论和一个疑问,并且可看到疑问之重要性甚于结论.  相似文献   

11.
探寻王国维"古雅"说、"境界"说的传统继承,透视其美学思想的内蕴,在于沟通王国维的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渊源,从而了解王国维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80年前的1929年12月2日,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当时,这一发现震惊了学术界,也使世界从此记住了“周口店”这个地方。今年6月24日,周口店猿人遗址第一地点的抢救性清理发掘工作正式启动,媒体的广泛报道使周口店猿人遗址再次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  相似文献   

13.
沈尤  李斌  向阳 《大自然》2010,(6):7-9
早在2004年10月,成都观鸟会就曾组织了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上孟乡孟屯河谷的观鸟活动,并发现那里的高海拔地带多有绿尾虹雉出没。  相似文献   

14.
加快科技创新是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促发展的根本之策。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结合黄山市黄山区的特点,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积极作为,“危”中寻“机”,在科学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庄子之道是“生命之道”,庄子的体道工夫其实是对生命的感悟与体验。庄子在无主观自觉意识的情况下,不期然地通向了审美之路,而庄子所梦寐的生命境界之提升得以实现,体现出独有的美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解读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玄妙的描述,我们可以受到启发:在写作中创造"雄浑"的境界,作者应该培养雄健浑厚的精神、恢弘豪壮的气度和激昂狂放的情感,选择"大而强"的物象,在构思中神与物游,进入创作主体与创作对象物我同构的心物和谐状态,创造"至大至刚"的意象或意境等。  相似文献   

17.
周宏 《安徽科技》2002,(9):12-14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也是一个至今尚无满意答案的现实难题.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都有了很大变化.在新的背景条件下,有必要进一步审视这一命题中的应有之义,分析这一命题的关键难点,理清解题思路,进而探讨符合客观实际的解题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克隆是指无性繁殖系,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动物克隆大多是体细胞核与去核卵细胞融和后培育成克隆动物,它的意义是培养优良新品种,繁制濒危物种,治疗疾病等。但克隆不是复制,克隆人也有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灌输作为一种传统德育方法,其自身不足以成为德育评价的判断标准,在今天学校德育面临诸多困惑的情况下,德育灌输仍有其存在的理由,教师要通过积极探索,赋予灌输新的时代含义,探索德育灌输的新途径,使灌输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把设计的概念从一个更大的角度进行分析。“设计”是人类本能的体现,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驱动,是人类进步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生活质量的保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