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条章鱼的八条臂上有数百个吸盘,这些吸盘会伸出去吸住几乎任何与它们接触的东西,但绝不会抓住章鱼自己,哪怕是在章鱼并不总是知道自己的臂在干什么的情况下。为了调查章鱼为什么不会自己缠住自己,科学家最近割下了章鱼的一些臂(这个过程不被认为是创伤性的,因为章鱼在自然状态下有时会失去一条臂,而在长出新臂的过程中,章鱼的举止正常)来进行实验。被割下的多条臂保持活跃超过一小时,它们会牢牢抓住几乎任何  相似文献   

2.
最近,首只经过塑化的巨型章鱼在法国巴黎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这只章鱼是新西兰渔民在2000年1月打捞上来的,后来由新西兰政府赠送给法国。博物馆人员首先抽干了章鱼体内的所有液体,然后用聚合物重新填充,这一过程导致这只章鱼的体长从原来的6.5米缩短到了现在的4.5米。实际上,人体塑化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自然探索》2005,(8):8-8
一旦发现自己面临掠食者的攻击,章鱼通常会通过改变身体的颜色或者喷出一团墨雾来让自己隐身,从而躲过杀机。不过,这些防御手段也许还算不上富有想象力,一些章鱼竟然还能只靠两条腿逃跑求生。另外六条腿呢?章鱼把它们故意藏起来了!科学家说,这是他们最新发现的一种章鱼逃生策略。在研究中,科学家拍摄到了两种以如此方式逃命的章鱼。其中,一头印度尼西亚章鱼把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美国潜水员在对夏威夷群岛附近的深海进行勘测的过程中,通过远程深海勘测装置"深海探测器",在4000米深处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幽灵章鱼"。通常来说,头足类动物大都拥有色素细胞,但这种最新发现的"章鱼"却因为缺少色素,身体几近透明。同时,由于它们缺少卷须和鳍(深海章鱼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无卷须章鱼,另一种是卷须章鱼),因此研究人员已  相似文献   

5.
智慧的章鱼     
章鱼虽然属于软体动物,大脑长在食道的两侧,但就其聪明智慧而言,一点不比哺乳动物逊色,甚至超过它们。被误解多年后,章鱼的“超级智慧”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研究越深入,疑问越浓重,当初,将章鱼归为软体动物可能是物种分类的一大失误,读了下面的文字,相信你也会重新认识它——很少有人见过海底的章鱼,确切地说基本没有人见到过雄性章鱼。原因是雄性章鱼的个头太小,存活时间又有限,所以,连研究鱼类的专家亲眼目睹过雄性章鱼的也是凤毛麟角。这足以证明章鱼的神秘莫测。去年2月12日,美国西雅图水族馆的生物学家罗兰·安德森在澳大利亚的大…  相似文献   

6.
作为软体动物,章鱼通常与蜗牛、蛞蝓、扇贝、贻贝等动物有着亲缘关系,但是章鱼比它的这些亲戚更具智慧.它们能在迷宫中找到通路,能利用线索导向回到捕猎场所,能在开口的玻璃瓶中抓到螃蟹,能用一根钢丝撬开扇贝壳而食其肉.总之,无论如何章鱼都能想尽办法得到它们想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休闲时光     
人类寿命如何达极限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预测,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寿命在90岁以下。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使人类的寿命达到极限?近几年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项颇具说服力的新学说:死亡激素源。科学家们首先是从章鱼的身上发现这种死亡激素的。在太平洋中有一种8腕章鱼,雌章鱼产卵7周以后,便毫无食欲,滴食不进,所有心思都放在孵卵上。等到小章鱼孵出来后,雌章鱼完成了"生儿育女"的使命,也就一命呜呼了。科学家发现雌章鱼的这种现象与眼窝后面一对腺体  相似文献   

8.
动物王国中有许多善于模仿或拟态的动物,章鱼就很会伪装,而在章鱼家族中有一种更善于模仿或拟态的成员,它是拟态章鱼。水中的伪装大师章鱼有时伪装成捕食者来面对危险。为了要假造出对手,它们将自己与周围环境伪装成一体。章鱼的身体有数万个色袋,叫作“色包”,它靠一个复杂的肌肉网络控制。色包含色素,并靠色素(颜色)来表现多种色度。通过放松或收缩色袋,章鱼仅用不到1s就能让自身与任何背景颜色及图案相一致。同时,其他的肌肉还能改变章鱼的皮肤构造。结合伪装技巧,一条章鱼片刻间就能从一个平滑的沙海底或岩石的暗礁下“消失”。善于模仿…  相似文献   

9.
<正>和章鱼有关的每一件事都会显得不同寻常,这种动物告诉我们,没有脊梁并不一定意味着缺乏智慧,而当研究人员把几只章鱼带进实验室研究这种动物是如何移动的时候,他们有了离奇的发现——这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的科学家们用渔民捕获的9只普通章鱼作为研究对象。当这些章鱼在实验室安顿下来后,科学家把它们一股脑塞进了一个底部透明的水箱里,紧贴着水箱底部安装了摄像机,以仔细观察这些软体动物是怎么爬行的。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一部关于昆虫演化的权威论著认为,所有昆虫化石中最令人迷惑的是蜥虱(Saurophthirus)和恐怖虫(Strashila)。对于前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课题组于2012年3月8日在英国Nature杂志报道了中国中生代巨型跳蚤的发现,并指出蜥虱实际上是白垩纪一种特化的巨型跳蚤。然而,恐怖虫仍是个谜,它由俄罗斯科学家1992年最先报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大洋都有章鱼分布,它们尤其经常出没在海浪冲刷的礁岸、海滩以及抹香鲸聚集之处据资料记载,在纽芬兰岛和东加拿大外的北大西洋,经及挪威苏格兰、爱尔兰都有章鱼出没的报道,非洲南部、美洲南部、日本、大洋洲沿岸也曾多次发现章鱼。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和新西“:海域交足发现章鱼的热点场所。章鱼一度被认为是最大的海任其实,它只小过是不太为人类所了解而已。它虽然有丑陋不堪的外形,但却像一位温柔的母亲,至于捕食的机巧和逃猎的狡猾只不过是它在遵循着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罢章鱼──不是海怪。死亡之旅游在南太平洋的“多甫…  相似文献   

12.
在牙买加海域,美丽的珊瑚礁随处可见。海底岩石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海贝,彩色的鹦鹉螺不紧不慢地蠕动,多种游鱼编织着流动的锦缎,一切都美极了。当然,珊瑚礁中有着一些危险的隐蔽岩洞,洞里会突然伸出一条柔软的触须,把游鱼或其他的海洋生物卷进去,吃得连骨头也不剩——那里住着的,是面目丑陋的章鱼。贩毒头子赫朵尔过惯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为了寻求危险又恐怖的刺激,为了发泄心头之恨,他花重金买了一条章鱼,  相似文献   

13.
科学信息     
·Discover Vol.13,No.2,1992年1.关于大桥的争论数学家认为外观看来安全可靠的悬挂式桥梁,在地球振荡下可能是最脆弱的,而工程师的观点则相反。后者认为前者不懂得悬挂式大桥,其说法完全错了。争论对人们了解悬挂式大桥极为有益。2.海中的灵长目动物章鱼看起来令人害怕和厌恶,然而科学实验的结果告诉我们,它们真值得尊敬。带状无背骨的章鱼把自身变为针轮,不是仅仅为了追求刺激,事实上它承受了许多痛苦,才以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赢得了“海中大主教”的绰号。  相似文献   

14.
话说章鱼     
章鱼与乌贼同属头足类软体动物,它们外形相似,脾气相仿,都有长腕足,会放烟幕弹。但乌贼有10根腕足,而章鱼只有8根,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章鱼的须状腕足力大无比,它能在水下抓住比自身重20倍的猎物。一当猎物到手,便喷出毒汁使之麻醉,然后张开硬喙撕开猎物的皮壳,掺上唾液将其糜磨成碎块再吞食之。肌肠辘辘的大章鱼有时还会吞食同类中体弱的幼辈。更有甚者,有些潜入海底过冬的章鱼,饿上几周后,竞把自己的腕足  相似文献   

15.
它们的模样的确恐怖,它们真的有大大的、能撕裂猎物的獠牙。然而,作为生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没必要害怕它们。在好莱坞的不少恐怖片中,经常出现蜘蛛的恐怖形象。这并不奇怪。  相似文献   

16.
在放射性物质的刺激下,吞噬章鱼不断变异,它们改变了原来的繁衍方式,只要是有机物就能被它们的遗传基因浸染,并自我复制。终于有一天,它们突破了束缚,循着人类给它们创造的有机通道,成千上万地涌到了陆地上,于是人间悲剧发生了……  相似文献   

17.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无害的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规避、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它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体色,以适应身处的环境.章鱼的防身本领就有多种:它不仅善于变色,还能施放"烟幕弹"逃生,即能像乌贼一样喷射"墨汁".不久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的3位专家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章鱼品种,这种章鱼不仅能随环境随时改变体色,还能模仿多种可怕动物的形体来吓退掠食者的进攻.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无害的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规避、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它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体色,以适应身处的环境。章鱼的防身本领就有多种:它不仅善于变色,还能施放“烟幕弹”逃生,即能像乌贼一样喷射“墨汁”。不久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的3位专家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章鱼品种,这种章鱼不仅能随环境随时改变体色,还能模仿多种可怕动物的形体来吓退掠食者的进攻。  相似文献   

19.
动物也疯狂     
害羞的章鱼奥利 动物的性格,人们恐怕只在卡通故事里看到过。比如,在一部动画片中,一只年轻的雄章鱼奥利正面临着青春期的最大问题—一害羞,每到周末别的章鱼都去迪斯科舞厅扭动它们的触须,尽情地在众章鱼面前卖弄自己时,奥利却躲在家里看电视。它生活的环境把它变成了一块颤巍巍的果冻,如果有一位章鱼小姐哪天多看了它几眼,它的脸立刻会从头红到脚。 在卡通故事中;人们可以任意编造故事情节。但在现实世界里,这一类说法常常被斥责为胡说八道,没有一点科学的严肃性。因为这个故事不但赋予了章鱼人的感觉、人的动机,而且还赋予了…  相似文献   

20.
常年生活在大海深处的章鱼异常凶狠,素有大海里的职业杀手之称。它的身体非常柔软,平时总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螺壳或者珊蝴的空隙里躲起来。等到有小鱼、小虾靠近,它就会迅速出击,咬住它们的头部,然后注入毒液将猎物毒死,美餐一顿。然而章鱼虽然凶狠,但它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喜欢往狭小的空间里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