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多径信道,建立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基带传输系统和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多径信道传输特性模型,并根据传输特性模型与模型参数,实验得出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的冲击响应 h(n);在此基础上,分析推导了满足压缩感知条件的 OFDM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多径传输数学模型,提出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压缩感知信道估计方法,解决了最小二乘(LS)信道估计方法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信道估计方法精度差的缺点。 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相同导频数 128 和相同信噪比 SNR 为 14 dB 的情况下,压缩感知(CS)信道估计方法与 LS 及 MMSE 信道估计方法中较优者相比,得出的信道均方误差降低 16 dB,接收端的误码率降低 3 倍,并且随着信噪比的增加性能提升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MATLAB6.5作为仿真工具,在MATLAB/Simulink下建立了基于OFDM的电力线通信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力线这种通信媒质中,采用OFDM调制技术能有效克服电力线信道传输的频率选择衰落特性和增强系统的抗多径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低压电力线OFDM载波通信系统中,符号定时偏差和载波频率偏差会产生符号间干扰(ISI)和信道间干扰(ICI),降低OFDM系统性能,所以同步技术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新的定时同步方法,来实现准确的定时同步。分析了传统算法SchmidlCox算法、Minn算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Minn算法的改进算法。并对比分析了SchmidlCox算法、Minn算法和改进新算法在PLC通信系统的定时同步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算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强,是一种有效的基于OFDM的PLC通信系统定时同步方法。  相似文献   

4.
现有电力线通信技术由于受到信道频率选择性衰减以及窄带噪声等特性的影响,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通过对PLC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采用基于OFDM和比特分配技术的PLC系统方案,并在Matlab平台上建立了OFDM低压窄带(3~500 kHz)电力线通信系统模型,完成系统仿真,并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同时,基于此方案完成了硬件系统的设计,并在实际电力线信道环境下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FDM和比特分配技术非常适合应用在PLC系统中,可以实现高速可靠的通信.  相似文献   

5.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利用电力线这种介质来进行载波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屁高速电力线栽波通信技术不断进步。本文分析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优点与一般技术,重点探讨了OFDM技术在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董海涛 《科技信息》2012,(15):125-125,437
近些年,国内外(特别是欧洲地区)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上开始研究oFDM(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并拓展使用,但OFDM存在的高峰均比问题,使得通信能力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基于扰码技术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一种改进的选择性映射(sLM)方法,明显降低了OFDM峰均比,从而在相同发射功率下提高了OFDM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7.
FMT与OFDM系统在电力线信道下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寻找适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 PLC)系统的新调制解调方式,在电力线信道下对滤波多音调制(filtered multitone modulation, FMT)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给定的信道模型下,FMT系统在对抗频域脉冲噪声和窄带干扰方面优于OFDM系统,但在时域脉冲噪声下,性能比OFDM系统差。  相似文献   

8.
构建电力线通信信道噪声干扰模型对于深入研究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至关重要.结合低压电力线信道的噪声特性,构建了基于背景噪声的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模型,对比分析自相关、Burg和修正协方差3种模型参数求取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分析结果.理论分析与实际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力线背景噪声的AR模型中,修正协方差法所求结果较其他2种方法更适合电力线背景噪声建模,为研究电力线载波抗干扰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低压电力线的信道模型和电力线噪声的分析,提出了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低压电力线(LV-PLC)基带系统方案,采用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QPSK)调制和改良的同步方式以适应电力线通信,并在Matlab平台上完成OFDM的3~500 kHz通信系统建模和系统仿真,在NI仪器上完成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硬件实现,并结合实际信道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示,系统使用应用于LV-PLC,可以实现高速稳定的通信,传输速率峰值可达300 kb/s.  相似文献   

10.
蓝良生 《科技信息》2012,(8):136-137,139
本文介绍了电力线通信的发展和优势,研究分析了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及其模型的建立,研究了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系统组成与原理。并以芯片组INT5500CS为核心,设计了一个电力线调制解调器,实现了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  相似文献   

11.
张薇 《科技信息》2009,(33):37-38
基于Alamouti提出的BPSK调制下空时分组码在Rayleigh衰落信道中的码性能原理,推导出高阶调制方式下Nakagami衰落信道中空时分组码的符号差错率的最小距离球界,仿真分析了两信道下引入空时分组码的多天线系统中发射和接收天线分集增益,发射天线数量的“地板效应”.  相似文献   

12.
何轶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4):898-902,907
短波信道使用的频率范围较窄,频谱资源十分紧张,会出现大量的强单音干扰。因此针对存在强单音干扰的短波信道,提出了一种高效、简洁的信道均衡机制,该机制通过干扰抑制、信道估计、维纳插值等算法的有机结合,首先对接收到的信息序列硬判决,基于干扰门限对大幅度干扰进行抑制;其次,根据最小平方准则估计出导频子载波处信道传输函数;最后使用二维维纳插值工具,利用导频符号之间的相关性,计算出数据子载波处信道传输函数。并以强单音干扰下短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为例,对所提出的机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与其它均衡机制比较,所提出机制降低了接收端符号误码率,有效地提高了通信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将基于循环前缀的时域相位跟踪与基于频域导频的CPE校正技术相互结合,提出了一种旨在提高无线OFDM接收机抵抗相位噪声能力、低复杂度的相位噪声自适应补偿方案,时域跟踪可以对信道相位偏移低频成分起到初步的抑制作用,而在频域则通过引入导频子载波可信度判决机制,将CPE估计放在信道判决前进行,更为精确地消除由频率选择性相位偏移对CPE估计所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能够显著改善OFDM接收机在相位噪声条件下的系统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4.
李鸿林  王广佳 《应用科技》2010,37(11):18-21
针对比较恶劣的无线信道环境下低密度奇偶校验码与正交频分复用相结合的通信系统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误码率的问题,该文基于编码正交频分复用(COFDM)系统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方案,它充分利用发送端获得的信道估计信息对每次重传的数据序列进行自适应交织来降低信道对同一比特的影响,从而降低接收端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与编码正交频分复用相结合,无论是在高斯信道或是莱斯信道下都能很好地降低误码率.  相似文献   

15.
OFD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估计移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衰落信道下的多普勒干扰,提出了利用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检测最大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在已有的单载波系统多普勒估计算法的基础上,结合OFDM符号已有的循环前缀,通过计算循环前缀的归一化自相关函数,得到最大多普勒频移.在衰落信道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出最大多普勒频移.该方法只需利用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不需要其他辅助数据或者插入导频,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现有OFDM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速移动通信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接收机侧的信道估计直接决定了系统的通信质量。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以其高带宽效率和抗多径衰落的特性,在目前的无线通信中被广泛采用。综述了高速移动场景下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描述了OFDM的系统模型;分析了高速移动场景下信道的时间/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双选特性)和稀疏特性。基于深度学习和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方法,其高精度和低复杂度被用于高速移动场景,该文分别对基于深度学习和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归纳、对比、分析,探讨了高速移动场景下信道估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基于循环延迟分集的空时频编码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结合空时编码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循环延迟分集引入到传统的空时OFDM编码系统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时频编码策略.在该策略中,对OFDM帧间相同载波上的符号进行空时编码,实现空时分集;OFDM帧内各子载波上的符号则使用循环延迟引入频率分集,实现空频编码.接收端综合利用空时、空频编码的结构信息实现联合译码,获得空时频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结构简单、差错性能改善明显等优势.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中,新编码策略可以获得空时频全分集增益.在相同信干比条件下,差错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空时或空频OFDM系统的差错性能.  相似文献   

18.
In multipath environments,the error rate performance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is severely degraded by the deep fading subcarriers.Powerful error-correcting codes must be used with OFDM.This paper presents a quasi-cyclic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d OFDM system,in which the redundant bits of each codeword are mapped to a higher-order modulation constellation.The optimal degree distribution was calculated using density evolution.The corresponding quasi-cyclic LDPC code was then constructed using circulant permutation matrices.Group shuffled message passing scheduling was used in the iterative decoding.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achieves better error rate performance and faster decoding convergence than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on both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 and Rayleigh fading channels.  相似文献   

19.
基于编码的OFDM系统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FDM在多径衰落信道中,一些子载波由于深衰落会完全被丢失,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误码性能因此,必须将OFDM系统与信道编码结合起来以提高整系统的误码性能。构建了基于编码的OFDM仿真系统,通过仿真比较了基于LDPC码、乘积积累码(PA)和卷积码的OFDM系统在多径衰落信道下的BER性能。研究了信道块衰落长度与编码性能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分析表明,LDPC码和PA码在不引入交织的情况下,均可获得比引入交织的卷积码更大的性能增益,表明LDPC码和PA码在无线信道环境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可以有效的消除信号符号间干扰并具有较高的频带利用率。空时分组码可以弥补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对移动造成的多普勒频移比较敏感的缺陷,所以这两种技术的结合在下一代无线通信中的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研究了DSTBC(D ifferential Space-Tim e B lockCodes,差分空时分组编码)和OFDM(O rthogonal Frequency D ivisionMu ltip 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相结合的系统收发机结构。由于接收端不需要进行信道估计,可大大简化接收机复杂度。通过仿真给出了DSTBC-OFDM系统与STBC-OFDM系统及纯OFDM系统在Rayle igh衰落信道及SUI信道下的比特差错性能。通过比较可看出,在静止情况下或中速移动但信道条件较好的情况下,DST-BC-OFDM系统可作为STBC-OFDM系统的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