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自明治以来,日本逐步推行家族国家观的同一化策略,“家”是政治秩序的基础,也是重建现代认同最初的场域.故而,“家”与个体的问题是夏目漱石作品主题之一.《从那以后》与《行人》都聚焦了前近代大家族中的个体,前者讲述的“自然的爱”,突显“子”对于“父”的反抗.批判了专制的“竖的伦理”;后者的夫妇问题则反思了自我意识过剩以及“家”对于平等的“横的伦理”的抑制.现代性主题从单一自我与“家”的冲突进一步深入到“家”的制度中自我与他者的纠葛.  相似文献   

2.
教学学术已获得广泛共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术已纳入国家制度管理范畴,在此场域的微观层面,至少存在支持体系、交流合作和师生主体间性三种对话关系向度。通过对“八个统一”要求下的思政课教学学术进行深入发掘和诠释,发现思政课教学学术具有六个“变”的特征。研究认为,高校须在组织保障上架构制度语境,改革质量与学术评价制度;在共同体平台建构学术语境,建设学术生态环境;实施建立教学学术研究联盟和大中小一体化学术共同体及创新师生交往主体间性意义生成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科学共同体作为"小科学"背景下科技主体的主要结构形式,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大科学"时代的科技主体是由专业共同体、职业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共同组成的"大共同体",这一"大共同体"应当是由经济伦理、责任伦理和生态理性伦理所共同构成的责任主体。从而使科技道德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其内部制度保障的激励体系、道德规范的伦理责任与外部共同的价值目标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百年大变局表征着全球发展和治理中的西方现代性困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是中国推动并引领全球秩序重构、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的需要,体现了百年大变局背景下中国的使命和担当。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提出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全面理解这一“中国方案”的重大的历史责任和远大的创新使命,需要整体思考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的道路选择、制度优势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在立德树人任务下推进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话语与特色路径,而工程伦理教育则是工科专业在新形势下落实课程思政的现实场域与关键环节,两者在意蕴内涵与目标内容上具有高度统一性。高校教师通过将工程伦理教育贯穿于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结合专业课程的属性功能、特色优势,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构建“思想意识-专业素养-社会责任-工匠精神”四位一体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以期实现专业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理念统一、相向而行,共同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6.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要坚持理论、历史和现实三维场域的有机统一。从理论场域来看,它植根于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西方诸学者共同体思想的借鉴;从历史场域来看,既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审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演进,又要看到它作为一个当代特定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具有的新时代语境;从现实场域来看,新时代所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不容忽视,应着重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中华各民族,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对峙融汇,但对国家“大一统”的不懈追求却成为中华各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感,并形成了对历代中央政权、正统、治统的高度政治认同,这些认同均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内容,不仅成为中华各民族联系、融合与携手前行的桥梁和纽带,也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核心凝聚力量。自古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勤劳勇敢的藏民族,在与周边地区和民族进行广泛而持久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明一代,藏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重要成员,不仅为维护明朝的“大一统”政权和正统、治统作出了突出贡献,也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政治体制改革滞后问题逐步暴露出来。我国正处在社会转轨时期,再加上受旧有行政道德的影响,我国公务员的行政伦理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伦理失范时有发生。因此塑造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维宪遵法的法制精神,公开公正的公共精神,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以服务型价值为核心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建设的本质要求,正确的行政人格是行政伦理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从先秦到宋明时期,传统文化伦理纲常体系发生秩序变化与层次调整,尤其是在"君臣"与"父子"关系位置呈现阶段性特征,"三纲五常"结构向"四德五伦"结构性转变。在人伦权利与义务上走过了一条双向性、单项性到多向性路径,这是道德伦理复兴,而引起这种变化是宋明理学适应国家政治维系的需要、建立社会"秩序"理念需要、家族行为规范提升需要、礼法思想发展的必然、儒家理论"一道德"需要。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统一的封建国家形成和确立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化和定型化时期。秦统一以后,为巩固新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到了汉朝,由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条件的成熟,更需要在文化教育方面为“大一统”的封建统治来“育才”和“化民”。这就使得秦汉时期,在我国封建社  相似文献   

11.
依法行政离不开行政道德,我国社会主义行政道德的建构要以;“三个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思想为基本原则,总结革命和建设中的有关经验,继承本民族的优良官德,借鉴国外积极合理的行政伦理规则,并且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加强行政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保证其有效行使并消除行政腐败,实现行政正义,也有助于提升行政境界。  相似文献   

12.
行政事实行为理论作为行政行为研究的基本组成部分,在与其有着“姊妹”关系的行政法律行为理论比较中显得十分薄弱。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及政治民主化、法制人性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的程度不断深入,呼唤着行政事实行为对国家作用的发挥。“行政事实行为”这一学术概念,起源于德国学者耶利·纳克(WalerJellinek)所谓的“单纯高权行政”,丰富于法、德两国学者适应于现实制度需要的理论创新,得益于世界各国学者积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新型的节约理念必须与传统的勤俭节约思想有所区别,应该强调倡导勤俭节约与谋求社会发展二者相统一。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应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中弘扬传统美德,倡导资源节约,传播新型节约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节俭就是美德”的伦理价值取向。人们的具体活动要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的相统一,要从传统勤俭美德的高度对其进行必要的伦理评价和伦理审视,并且由此来强化人们的伦理责任。  相似文献   

14.
目前,行政垄断依然是我国市场竞争与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行政许可法的颁布与实施,对于反对行政垄断无疑会发挥相当大的积极作用,但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行政垄断问题,必须将法制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统一起来,采取系统化、阶段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伦理德性就是中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论述的重点。亚里士多德从“德性”到“中道”,从“中道”到“应该”,从“应该”到“明智品质”,系统论证了“伦理德性就是中道”这一伦理学命题。正确理解“伦理德性就是中道”的命题,需要把握一些重要的原则:中道是绝对中道和相对中道的统一;“伦理德性就是中道”与折中主义完全不同;有些情感和行为本身就是恶的,不存在中道;恪守“中道”时,需要权变,做到两恶之间取其轻。正确理解和努力实践“伦理德性就是中道”这一命题和规范,有利于实现个人德性的和谐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亦有重要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自由权利至上性是指在各种伦理元素之间的关系考量中,自由权利是最终决定性力量,它不被任何其他伦理元素所决定,任何其他伦理元素都由它所决定。罗尔斯从密尔式的自由权利观洞察到自由权利非至上性的缺陷,坚决捍卫自由权利至上性。桑德尔主张自由权利至上性必然导致理论不自洽,政治伦理与人的本质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自由权利离不开善。唯物史观认为,自由权利的政治伦理地位不是纯粹哲学思辨,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冲突中去解释,才能正确地确定自由权利的政治伦理地位。  相似文献   

17.
国家赔偿责任制度是宪政制度为前提的民主政治的产物。在国家赔偿责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其形式不断趋于多样化。其中,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可谓是国家赔偿制度发展中的一大进步。本文主要探讨行政不作为的概念及性质、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负赔偿责任的必要性及我国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对利益相关者的各项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在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过程中,必须走创新之路:培育“共创”、“共享”的价值观;树立“顾客至上”观;灌输自然环境伦理观;塑造企业伦理精神,实施企业伦理战略等,以期实现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曾丽 《创新科技》2004,(5):40-41
<正> 一、行政权力的伦理责任:正义和民主行政责任是行政伦理的核心,而行政伦理的终极价值追求就在于行政责任的实现。一个合法的政府必然是一个能够真正履行其行政责任的政府,而现代行政的首要责任就是要维护社会正义和实现社会民主,这二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契约思想  相似文献   

20.
行政文化的转型与服务型政府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务型政府是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依据各国不同行政文化具有不同的理念,不同的实现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型政府的深层内涵体现为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行政文化是国家政治的一种观念上的反应,所以传统的行政文化是国家政治体制改革所依托的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