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社会,“媒介建构城市空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鉴于相应的传播学研究还不够充分与充足的现状,在历史与理论、溯源与变化的背景下,对媒介建构“城市空间”的问题展开传播学视野的探讨,需要审视传播概念的本质含义、城市空间之媒介建构的起步与转换、传播媒介复制品的自身规律、感觉和隐喻的进入及其对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
网络技术给社会空间和文化领域带来了变化。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及思想意识的觉醒,女性开始在网络空间寻找独立的生存之地,并打破空间领域的“公”“私”分界和性别偏见,创造“进”可跨入公共空间、“退”可回归“自己房间”的阈限空间,由此女性从“卧室”走向“第三空间”,拥有了表达自我、言说欲望的场域。同时,网络女性小说在创作主体鲜明的性别意识下彰显着女性写作的力量与魅力,在资本积累与权力争夺中不断发展,实现了女性在网络空间的话语赋权与主体建构的目的。网络女性小说在空间活动、话语言说、资本积累、性别认同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反叛与变革意味。  相似文献   

3.
作为壮民族的文化代表之一的刘三姐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是与壮民族的文化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分不开的。刘三姐山歌文化现象的深层底蕴其实就是壮民族及其地区文化空间建构和认同的巨大隐喻,她的形成与流传过程就是壮族独特的“他者文化空间”、“身体文化空间”、“公共空间”、“认同空间”、审关及其他空间的建构和认同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思维素质的科学性人文性创新建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创造性教育的关键。能力来自于素质的积淀、整合与转化;素质涉及到经验结构、知识结构、情感旨趣和理性意识的内化酿酵。如何打造有利于创造性活动的最佳思维素质、体现个性化和共性化相融通的教育原理与方法?这是格外重要和复杂的教育创新之深层问题。思维素质作为一种相对性、集合性的概念,是指决定或影响思维方式、效能水平及规则内容的所有"先在内化物"(文化与生活);它具有多层性结构(哲理通感;概象推置———形象虚验;知性信息;感性信息),多相发生时空(视→听→体觉→运动觉→前脑统觉;右半球→左半球→前额区)。探讨此类原理和内容,可造益思维创新教育之认识论、方法论和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5.
梦作为冰心笔下常出现的意象,构成了冰心作品的梦世界。我们立足修辞学视角,解读冰心梦世界的修辞建构。冰心笔下的梦以虚幻承载着作者情感的实体,关联了跨越的时空,关联了真实与虚幻,关联了现实与希望。我们在冰心似水柔情的梦境抒写中,追寻冰心笔下的情感世界,追寻景物事物描写中的情感踪迹。  相似文献   

6.
晏几道是宋代词坛上记梦词大家。在其现存的260首词作中,记梦词高达54首,“梦”字出现次数频繁。记梦成为《小山词》抒发情志的一种独特方式,表现手法多样:以象征之法,抒梦中之情,感发内心潜在的情感骚动;词情清壮顿挫,运笔曲折婉转,或作递进式的情感宣泄,或呈点状式的情感回旋;时空辗转跳跃,意境渺远朦胧,创造出一个个幽深迷离的梦中之境。因此,《小山词》以深挚娇婉、“工于言情”的艺术魅力独秀于宋代词坛。  相似文献   

7.
广西作家梁晓阳的小说《出塞书》长达六十五万字,分为上部《新疆往事》和下部《十年转场》,全书以一种南方边地文人的独特视角,在高度还原“父辈”和“我辈”远赴新疆的出塞历程中,完成了外来者自我身份的追寻与建构。《出塞书》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旅行和写作成为作家自我确证的有效方式,《出塞书》既强化了主人公梁小羊多年来逃离故乡、只身赴疆的执着,呈现出文学理想烛照下的精神还乡,也深烙着梁晓阳本土的情感与文化印记,流露其南方写作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文学批评史研究的辉煌成果,迫使新世纪的古代文论研究必须向体系建构的方向发展。古代文论的存在形态具有零散性特征,但零散的理论形态中又存在着潜在的理论体系。如何将古代文论的“潜体系”建构出来而成为“显体系”,从而开拓出新的研究空间,是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的迫切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网络媒介为女性主体性发展提供了新的领域与契机。由于新媒体与受众的促动,女主播形象经受着他者的建构。与此同时,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表达,女性主播也进行着自身形象的自我建构。而在娱乐化时代多元流动的网络空间场域中,图像资本和视觉消费的共谋在直播场域中不断制造和生产出一种亚文化,促使女性形象的建构从“主体虚构”向“符号异化”的转变,使得女性身体在规训中不断被物化和符号化。以直播为主要形式的主播形象的建构与异化的背后,传达的是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变迁、现实空间和网络场域的变异,亟待学界深入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的散文洋溢着浓郁的文人雅趣,在风雨如晦的年代,他始终执著地书写着“居”之雅趣、“食”之雅趣、“酒”之雅趣,以及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雅趣。丰子恺正是通过对文人雅趣这一重要题材的安然书写践行着人生艺术化的主张。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所谓“时空观”,就是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物理性质所持的看法。狭义相对论时空观与经典(牛顿)时空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时空概念。然而,这两种时空观在对时间和空间所持的看法上却存在着思想联系。关于这个问题各《大学物理学》教科书中都及少涉及。更未见有专门讨论。致使学生只知道两种时空在“时空”看法上的区别的一面,而不懂得其间还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语用身份论与标记模式理论,对“人民日报”“南京发布”“头条新闻”和“老年之声AM1053”4类微博用户发布的新闻叙事中,老年指称语的变异现象及其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发现:就使用频率而言,有标记性指称语多于无标记性指称语;从具体分布来看,类指指称最多,其次是亲属指称、姓名指称等。除使用无标记性指称“姓名”建构老人的确定性个体身份之外,微博新闻还使用大量的有标记性指称语来建构老人的群体身份和关系身份;有标记性指称语和无标记性指称语之间的连续变异展现出老年人身份的动态建构,即个体身份内部的互动,个体身份向关系身份、个体身份向群体身份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13.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是博士生接受学术训练、实现学术成长的过程。加强对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研究,对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学科建设和教育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建构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N大学教育学学术型博士生进行质性研究后发现,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包括知识社会化、能力社会化、情感社会化和职业认同社会化4个维度,其中知识社会化影响能力社会化和职业认同社会化,情感社会化影响知识社会化和职业认同社会化。教育学博士生的学术社会化受到个体、人际关系和学术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人际关系因素涉及导师、其他教师和同辈群体;学术环境因素包括学术发表环境、求职环境和学科文化。个体因素是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因,人际关系因素和学术环境因素是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外因,博士生在内外因综合作用下实现个体学术的成长与发展。对于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而言,导师应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加强对博士生的全面指导,既要加强对博士生的学业指导,又要注重对博士生的能力培养、心理指导与职业指导;博士生消极情感体验的疏解,需要个人意志品质与团体交流互助相结合;学术界应给予博士生更大的发表空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发表为本”。  相似文献   

14.
新文学史上,“文学革命”一词最早出自胡适之口。①因此,由胡适的文学观出发来考察新文学观念的转变与建构,更能说明问题。1915年夏,胡适与任鸿隽、梅光迪等一班留学生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度假时,胡适将自己关于“文言为半死的文字”的看法拿出来与大家探讨并引发激烈的争辩。临别前胡适在《送梅觐庄往哈佛大学》一诗中写出“神州文学久枯馁”、“新潮之来不可止”、“文学革命其时矣”及“以此报国未云菲”等诗句。⑤诗乃言志,从这些诗中可看出他对旧有之文学的认识与评价(事实与价值判断)和对新的文学的期待与预设(重新建构),而这…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新亭对泣”故事塑造了直面国土沦丧而悲戚无奈的周?和悲中奋起的王导两个相辅相成的人物形象,蕴含着悲情哀婉的审美意蕴、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文化基质,彰显了六朝缘物起情、以“兴”为美的创作取向,引发了后世无数文人的情感共振。“新亭对泣”史实被初唐史家接纳与记载后,逐渐被经典化,经历代文人直引、化用、反用等成为母题性质的文学事典,涵盖诗、词、赋、戏剧等多种审美性文体,更辐射至经部文献。在不同文化场域与政治语境下,文人联系自身,从悲情之美与家国情怀两个基本意涵中抽绎出兴亡之叹、隐遁情怀、悲愤之感、飘零之情、困窘之态等多重引申涵义,使“新亭对泣”术语成为一个丰富的语义场。探赜“新亭对泣”经典化历程,可明晰文学经典生成与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契机,丰富人们对中华文化基因中以悲为美与忧患意识的具体认知,加深人们对审美文化共同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近代诗人宁调元面对专制统治、列强入侵和狱中险境,写了大量抒悲愤之情、扬雷霆之声的狱中诗。由“死”和“血”组成的“悲愤”之情,以及由“革命”、“民主”、“自由”组成的雷霆之音,成为了他诗歌的情感主旋律。这种源自于自然心声的情感,已经完全冲破了古典诗歌情感模式的束缚,奏响了一曲富有激越音色和生命力度的文学情感的交响乐,它正在召唤着一个中国文学情感模式大转换时代的到来。因而,宁调元的狱中诗对中国近代诗歌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也是值得我们不断学习探究的。  相似文献   

17.
此论散文的艺术空间,不是题材范围,而是作品中思想内容所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结构跨度。它包括自然时空和思想内涵,也包括层次、段落、句子相互间及它们内部的结构关系。散文的艺术空间首先决定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结构形式中形成的空间可使作品藏象外之旨,有言外意,显示出“含蓄”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把胡风的知识分子人格立场剥离出来作一精神阐释,胡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带有鲜明知识分子个性独立色彩的现实主义现。围绕着“主观战斗精神”、“人格力量”、“自我扩张”等,胡风提出的其实是现代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建构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甲骨文揭开了中国书法史的光辉一页,其重要价值愈来愈被世人所认识。分析甲骨文之构形,可以看出其线条的三个建构特征:初始建构、方向建构、关系建构。正是如此建构,才使甲骨文这一书体富于艺术之美,具有无比的震撼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民间信仰在区域社会空间秩序中的建构作用。方法在田野考察与爬梳文献基础上,运用历史地理学和空间社会学理论,对区域社会空间秩序进行个案分析。结果研究从洪洞娥皇、女英信仰的空间区位和分布村落展开,得出民间信仰在经济互动、政治解读、文化熏染等方面发挥着空间秩序的建构作用。结论在传统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民间信仰的建构作用大于解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