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馬歇爾將軍返華府後,曾於一二月十六日招待記者,發表關於中國民主團結問題的談話。他坦率地指出:爲了中國政治團結的前途,國民黨必須完成其真正放棄其作爲統治機構的大部份權力之職責;但同時他又‘深覺此事極端困難’。 馬歇爾的話不幸而言中。因爲開了半個多月國民黨二中全會,結果由於頑固份子的操縱,竟然作了違反政治協會會議的决定。我們知道二中全會的  相似文献   

2.
美國和西歐十六國(以及中國)簽訂的雙邊協定,是馬歇爾計劃結晶化的文件。馬歇爾計劃經過美國國會辯論成立法案以後,歐洲復興計劃(ERP)成爲各國內政的一部份,以霍夫曼為主持人的經濟合作總署(ECA)成為各國政府的最高監督。各受援國在經濟上成為美國公司的分公司,在政治上成為託管殖民地。這些雙邊協定是以華爾街的利益爲總方針的。美國避免和各受援國簽訂互有義務的多邊協定,正是為了避免造成集體的反對。個別的  相似文献   

3.
瞭望台     
严重的危機 今天中國又碰到了非常严重的危機。說也慚愧,馬歇爾將軍回去不到一个月,国内剛趋晴朗的天空忽然又密布了黑雲、政协决議的被修改以至拖延,東北街突突的日趨扩大,使中国民主团結的前途,又横上了巨大的暗影,馬歇爾在華盛顿表示:‘中  相似文献   

4.
在美國大總统签定了新中立法案兩個星期以後,在五月十四日英帝國會議開幕禮中,澳洲總理萊昂斯提出召集太平洋會議,締結太平洋互不侵犯公約的建議。曾經舉行過太平洋會議的華盛頓城,正被‘中立主義’‘小美國人主義’的空氣籠罩着,萊昂斯這個重要建議,很不容易透過死沈沈的華盛頓空氣,而引起美國政客们的共鳴。所以當天華盛頓方面的冷淡態度是:“现在的問題不是沒有公約協定等物,如果凱洛格白里安公約與華盛頓九國公約,都能受各國之尊重與實行,太平洋和平,自然可以維持得住。”這種唯  相似文献   

5.
在一片‘歡迎馬歇爾計劃適用於亞洲’的呼聲中,帶來了東南亞各國一連串動亂不安驚心動魄的消息。一方面是‘东南亞赤化危機迫近一的叫囂,另一方面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壓迫者之間的血戰,而在這種混亂騷動之中,東南亞一千多萬華僑的命運,更陷於水深火熱蹌呼無應的悲慘狀態。新的排華運動,正在東南亞各地以各種方式和藉口劇烈地展開着。  相似文献   

6.
美國人民對邱吉爾的答覆是‘英國踢出邱吉爾’‘美國拒絕邱吉爾’。(聯合社紐約十五日電)甚至美國開明的上層人士,如羅斯福夫人也認爲:‘世界和平不是單由操英語的人民,所能够保護的。……美國與蘇聯是兩個最强的國家,美國應與蘇聯合作’。(三月十七日大公報紐約通信) 只有美蘇合作纔能維持世界持久和平,反動政  相似文献   

7.
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五月二十五日在華盛頓的記者招待會上厚顔無恥地表示:美國打算根據所謂「加拉加斯宣言」,糾集其他拉丁美洲國家對危地馬拉進行公開干涉.這裏提到的「加拉加斯宣言」,  相似文献   

8.
受贝爾納斯‘示威’最大鼓勵的怕就是邱吉爾吧,三月五日他在美國福爾頓大學的演說,是戰後一篇最強烈反蘇的演說。  相似文献   

9.
因爲問題的關鍵在華盛頓。三月十六日貝爾納斯和二十五日杜魯門的演說,以及美國報紙對於史太林談話的反應,至少表示了目前的美穌關系,並沒有到達無可調和的階段。貝爾納斯說:‘美國無意與蘇聯結合,對付英國,或與英國結合,對付蘇聯,英國之希望在構聯合國機構,獲致安全。聯合國實爲獲致持久力量之途經。  相似文献   

10.
一 間諜組織的特殊活動 日本原來是個‘警察國家’所以對於間諜特務組織極爲完密。每年日本政府爲間諜活動所支出的‘機密費’約有六七百萬圓之多,差不多都是用在國外特别是用在美國、蘇聯、中國的間諜活動上。由於美蘇‘_反間諜’的防守嚴密,日本間諜活動受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1.
在日内瓦竭力阻撓達成印度支那停戰協議的美國代表團,並不是代表美國人民發言的.美國與論壓倒一切地和無可置辯地反對艾森豪威爾政府公開宣佈使美國參 加印度支那戰爭的路線.尼克松副總統四月十六日在美國報紙編輯協會的演說,對美國公衆說明了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意圖是:使印度支那戰爭成爲使用美國軍隊的全面的美國戰爭.從那時以來,反對美國捲入亞洲戰爭的浪潮,由美國各地湧到華盛頓.  相似文献   

12.
如所共知,美國的偽裝救火實則澆油的對華政策,是助長中國内戰的主要因素;美國的制霸世界,反蘇好戰的帝國主義政策,是造成世界第三次大戰危機的主要因素。但是,戰後的美國為甚麽走上這樣的反民主反國際合作的路上去呢P 政府人事的變動,如杜魯門之代替羅斯福,貝爾納斯之代替斯退丁紐斯  相似文献   

13.
「某些華盛頓的官方人士感到,沒有辦法可以阻止目前在欧洲的走向共處的潮流」;「對於如何回撀已經把西歐捲進去的這個共處運動,我們不知道怎麽做才好」.這是美國「華盛頓明星報」十月二十二日刊載的專欄作家康斯坦丁·布朗的一篇文章中的話.從這些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美國好戰集團害怕和平的目前的一種苦惱情緒.的確,最近時期以來的形勢發展是足够使和平的敵人苦惱的.儘管他們用盡從明目張胆的公開恫嚇到轉灣抹角的暗示煽動種種手段,来宣傳戰争,來製造戰爭歇斯底里,但是,要求和平的聲音(不  相似文献   

14.
美国如何?     
美國如何?這是一个富有現实意义的問題。誰都承認,對於中国今天乃至今後局势發展的影響,美國无疑是一個忽略不得的重要因素。別的不說,单提馬歇爾。他差不多已成了中国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人物了。马歇尔代表了什么?美國也。分析美國對华政策並不是簡单一回事。你說她一定要阻止中國的內戰吧,那末,為什么美式配备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對華政策已走到進退两難的歧路上了。由於美帝国主義之錯誤政策,不但没有使中国達到如美遠東司长范宜德在去年十月二十日所說的‘美蘇間的橋樑’,反而使中國成為世界不安的中心。勝利倏忽己一年有餘,美国對華政策應該是被清算的時候了。本文作者拉鐵摩爾(Owen Lattimore)為美國遠東问題專家,戰時曾任蔣主席政治顾問。原文載十二月一日‘聖路易斯郵報’(St.Louis Post-Dispatch)特譯寄以供參攷。——譯者  相似文献   

16.
世界点滴     
政治行動技術学校美国‘全國公民政治行动委员会’在華盛顿試辦的政治行動技術學校(School of Political Action Techniques),第一期學生五百名,在七月初已經完成學業。这五百名學生從業餘的政治工作者,一變而为半職業的政治工作者。他們来自三十六個州,其背景並不全属于工會和左翼團體。當他們畢業后,美國各地紛紛請他們去開辦  相似文献   

17.
日本要征服中國,不但須與中國作戰,而且要與第三國的在華權益作戰;這是日本軍部理論家們的一種共同認識。 無論東京的發言人怎樣宣傳尊重第三國的在華利益,實際上日本的軍事行動,已使第三國在中國的傳統利益,遭受到重大的損害。第三國的産業,毁滅在日本的炮火之下:日本破壞了中國市場的穩定,使各國的商業活動,陷於停頓。然而最使各國感覺不安的,還不是這些因戰爭而來的目前的損失;日本的野心,是在征服中國、獨佔中國、驅逐第三國的勢力退出中國。各國都很焦慮,在日本的獨佔政策之下,它們在中國的傳統地位,將不能繼續維持。日本獨佔中國的野心,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近來東京方面所宣傳的「建設東亞新秩序」,「樹立中日滿政治經濟文化集團」,就是數十  相似文献   

18.
美國侵略者與日本吉田政府不顧日本人民和亞洲人民的反對,違反日本憲法中斥責戰爭的規定,在三月八日公然簽訂了一項以加緊重新武裝日本為目的的‘共同防禦援助協定’和三項附屬的協定。這是美日雙方從去年七月十五日開始的開於接受美國‘共同安全法援助’談判的結果,它的实质就是把日本牢牢地转在美国的戰車上,使日本的軍国主义勢力充當華盛頓在远东的看門狗。这项協定沒有規定所谓‘援助’的实际数字,  相似文献   

19.
在一九三五年底美國替它的屬地菲列 賓製造一個‘自治政府’的時候,它允許在十年之後,給菲岛完全獨立。十年可以算是一個漫長的時期了!但是在本年三月十八日,菲列賓自治政府總統奎松在訪問華盛頓之際,忽然向羅斯福总統建議把獨立提前於一九  相似文献   

20.
日本駐美大使是華盛頓消息最灵通的人物之一。這就可以解釋,为什么美國人要注意着他送因东京的報告。很奇怪地,這位大使敦勸他的政府跑慢一點。他是在恐懼着。恐懼什么呢?恐懼日本現在如果再進行更進一步的侵略政策,在華盛頓將會引起反響。他特別相信,日本如果能够暫時少安無躁,它将可以繼续從美國国務部骗得它所需要的煤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