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师昌绪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半年多了,但我还经常觉得他仍然健在,还是那样的敦厚蔼然、平易近人。  相似文献   

2.
 2018年是师昌绪先生诞辰100周年。《科技导报》约我写一篇小文,内容不限、思考月余,我想还是谈谈师老与生物材料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梁思庄先生是真正的图书馆精神的践行者。她是一位学贯中西、博学专才的图书馆学者,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图书馆事业。她爱馆如家,不计个人得失,对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全心全意服务读者、服务社会,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相似文献   

4.
丁品画廊     
画家丁品,上期为我们奉献了“十张面孔”,从本期起,我们约请他每期再为我们贡献一幅人物肖像。本期人物即为1月3日凌晨驾鹤西行、终年八十有八的辜振甫先生。先生一生多传奇。弱冠之年(20岁)弃学从商,历经五十载打拼开创一片新天地,为台湾岛内头衔最多、最具影响力之实业家。1990年年届七旬的先生又振衰弱之躯,出任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汪辜会谈,两度执手;九二共识,一生然诺。”实为两岸关系之破冰人,青史留名。今先生魂归道山,两岸关系僵持不开,怎不令人扼腕长叹。忽忆先生曾有言:冬天快到了,我们相信春天也不会太远(雪莱诗)。谨记。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纪念文章,表彰了胡文虎一生所作的贡献。 作者认为:文虎先生诞生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逝世至今,也已近三十年了。社会各界对其评价尽管各种各样,可是文虎先生生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心文化教育和慈善事业的精神,却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这是事实,应该肯定。所以我们今天纪念胡文虎先  相似文献   

6.
刘乃和先生执教五十多年,将毕业精力都给了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为师忧道不忧贫”是她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她一生的真实写照。刘乃和先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执著追求,默默奉献,淡薄名利,奖掖后学,甘于清贫,乐观豁达的不朽精神,值得所有“为师”者学习。  相似文献   

7.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以"追真"的人生态度,倡导文学的真实性,提出文艺作品要"抱诚守真",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他一生坚持真理,是非分明,敢说真话,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师昌绪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有半年多了,但我还经常觉得他仍然健在,还是那样的敦厚蔼然、平易近人。师先生是我国材料界的泰斗,和很多同仁一样,我一直得到师先生的大力支持和谆谆教诲。每当怀念他时,很多往事历历在目。最先浮现在脑海的就是师先生对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材料科学系统工程——中国版的材料基因计划"的大力支持。2011年6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材料基因计划",它是"先进制  相似文献   

9.
 追忆了与两院院士师昌绪交往的经历,介绍了师昌绪院士接受《科技导报》约稿、采访并发表卷首语、采访稿的情况,简述了师昌绪院士在《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新书首发式上的发言,从中可管窥师昌绪院士对中国基础研究、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新文化的大舞台上,有过一位与日本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物,他就是著名的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他多才多艺,一生涉猎文学、美术、音乐、书法等各个艺术领域。同时他又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现在人们习惯于在他的评传中称丰先生为漫画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和翻译家。事实上,丰子恺先生在这几方面所用的工力也确实最深,其成就也最大。通过考查,我们可以认识到,丰子恺先生在这些方面与日本文化有着很深的因缘。就此略加介绍,试作论述,或许对我们今天研究丰子恺先生会有一点启示的。  相似文献   

11.
 师昌绪--大小也算是个名人,但走在大街的人群里也就是个不起眼的小老头,这才是真实的师昌绪(图1)。  相似文献   

12.
今年的10月18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爱国者。“他一生光明磊落,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战友,他后十年,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到死”。所有这些,陶先生完全是当之无愧的。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和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纪念陶行知,学习、研究和宣传陶行知,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当代传统音乐的研究工作来说,杨荫浏先生既是一位博大精深、见识卓著、享有盛名的学者,又是一位继往开来、影响深远的桥梁式人物.学习和总结先生一生的艺术业绩,既是对尊者的追忆,也是对后学者的一种鞭策.  相似文献   

14.
白寿章简论     
白寿章如何能在一隅小城,文化资讯闭塞,信息资源缺乏,笑傲江湖独寂寥的境况下取得非常高的艺术成就,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有着苦涩意味的命题。在白寿章先生一生的经历中,是哪些因素促成其形成了今天的艺术风貌,探究其治学途径以及他的意义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相似文献   

15.
 黄昆先生是我师从、学习并共事时间最长的一位恩师,他对我的教诲深刻地影响了我一生的治学、做人以及对年轻一代学术接班人的培养。本文描述的点滴回忆,作为对黄昆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6.
 师昌绪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老一辈杰出战略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当代材料科学界的巨擘,是中国科学基金事业和中国工程院的创始人之一,对国家科技、教育、产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材料科学界、工程科学界乃至整个科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萧友梅先生生平事迹、著作的分析、归纳。指出萧友梅先生是我国近代音乐的先驱,是一名拓荒的学者和艺术家,总结出萧友梅先生在他一生的历程中用博古通今、贯通中西、启迪思维、继往开来、勤于实践、教化后学、勇于批判、披荆斩棘,励精图治的精神为我国的音乐事业特别是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今天深化教育改革的时机,前辈的精神依然激励着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踏着前辈的足迹推进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8.
语丝拾粹     
《创新科技》2011,(2):44-45
<正>人活着为了什么,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这就是人生观。——著名材料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自"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揭晓后",师昌绪"这个名字随着媒体的蜂拥报道进入公众视野。这位老人一辈子和各  相似文献   

19.
吴趼人杂俎     
吴趼人一生行事,已有王俊年先生为作年谱,复有叶易、王立兴、张纯、魏绍昌诸先生为作补充,故其生平已了然于世。我在翻阅旧报时,偶尔亦有所见,特选录几则人所来言者,以备入谱。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是具有世界声誉和历史威望的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为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光辉代表。他一生反对腐朽、卖国的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祖国独立和统一,为中华民族兴旺和富强战斗不息。他这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思想的结晶,也是孙中山留给我们许多宝贵遗产中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