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企业对需求过度自信造成需求理解偏差,误导了企业的决策,从而造成存货质押融资决策与理性行为下的决策存在差异.针对考虑过度自信心理行为的存货质押融资决策问题,建立含销售努力、采购量与质押比例的过度自信零售商决策模型,并探讨需求期望值过高估计和需求预测过度精确对零售商销售努力投入、采购量与货物质押比例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零售商具有过度自信心理行为时,其所需要的资金量越大; 零售商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其质押比例越高; 零售商的销售努力和采购量随着其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预期期望利润与实际期望利润的偏差也随之变大; 期望需求自信度引起质押比例、销售努力和货物采购量的变化比需求预测精度自信度引起的变化更大.  相似文献   

2.
在完全理性的供应商与具有损失厌恶和过度自信的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同时考虑损失厌恶和过度自信的供应链决策.研究表明:当仅考虑损失厌恶时,供应商决定的收益分享比率、零售商选择的销售努力水平、供应商效用和零售商效用都小于完全理性情形,且它们都随着损失厌恶增强而降低.当仅考虑过度自信时,结果正好相反,这说明损失厌恶与过度自信各自对供应链决策的单独影响是相反的.在同时考虑损失厌恶和过度自信时,收益分享比率、销售努力水平、供应商效用和零售商效用仍然都随着损失厌恶增强而降低和随着过度自信程度增强而上升,这说明损失厌恶和过度自信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 而且,供应商效用与零售商效用均大于仅考虑损失厌恶情形而小于仅考虑过度自信情形,当损失厌恶程度大于某临界值时零售商效用与供应商效用均小于完全理性情形,当损失厌恶程度小于某临界值时双方效用均大于完全理性情形,这说明损失厌恶和过度自信对供应链决策的作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交叉效应.因此,损失厌恶和过度自信都是影响供应链决策的重要因素,忽略任何一种都是不完备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风险厌恶零售商对随机市场需求的信念有过度自信行为时的订货策略,以CVaR作为风险度量准则,建立了CVaR下过度自信的报童模型.探讨风险厌恶程度和过度自信行为对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决策及相应条件风险值的影响,分析过度自信零售商和完全理性零售商的信念条件风险值与实际条件风险值.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风险水平下,过度自信导致零售商条件风险值降低且订货量偏离完全理性时的情形.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现实中零售商的订货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往实验研究表明,个体在制定决策时往往会表现出过度自信的行为特征.在广告费用与订货量的联合决策报童模型中引入了个体过度自信的行为特征,为在随机需求情况下的过度自信零售商建立了广告与订货量的联合决策模型.证明了在需求依赖于广告投入时,过度自信零售商的广告费用高于理性零售商.讨论了过度自信零售商和理性零售商的信念期望利润和实际利润对比变化情况.最后,结合数值例子,对模型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目前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根据供应链决策的不同方式,对顾客低碳意识影响下的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引入过度自信,构建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所组成的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表明:集中决策比独立决策下的产品碳减排率和供应链总利润更高;过度自信能够增大碳减排率、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以及制造商期望利润,但是真实情况下的供应链总利润随着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加而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地认识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为未来的跨国并购决策提供有益参考,选取沪深两市2008~2010年间发生跨国并购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持股变动法判断企业高管是否过度自信,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指标,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简单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研究高管过度自信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过度自信与跨国并购前一年的绩效显著正相关,与并购后一年的绩效显著负相关,且与并购当年及并购后两年的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但其显著性随研究数据和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经理人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行为十分突出。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其管理者在投资决策方面往往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约。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比其他公司更高。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与公司的投资水平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以2007—2019年我国A股医药制造业上市企业为样本,通过量化管理者个人特征,设计过度自信指标并构建其与资本结构以及会计稳健性的度量模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经实证检验发现,在医药上市企业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做出的资本结构决策使企业负债率升高,过度自信与企业会计稳健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用实验分析的方法探索不同风险态度时,股东对过度自信CEO的最优薪酬合同设计问题.通过建立股东和过度自信CEO的委托代理关系模型,并构造具体的数值实例解出最优薪酬合同后,在实验室的环境下控制CEO的风险态度及过度自信程度,检验理论模型中的最优解是否实现,从而为股东设计CEO的薪酬合同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和借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学习效应,股东和CEO的选择都向最优行动收敛,而且都显著水平地选择了理论预测的最优行动.最优的薪酬合同设计是,当CEO风险厌恶时,对低过度自信和高过度自信的CEO提供的薪酬分享系数较低,而中过度自信CEO的薪酬分享系数较高;当CEO风险中性时,对低过度自信和中过度自信的CEO提供的薪酬分享系数较高,而高过度自信CEO的薪酬分享系数较低.  相似文献   

10.
借鉴因决策者过度自信而导致众多知名企业"大起大落"的案例经验,同时考虑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与社会的多任务要求,在传统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基础上,突破以往经济学的完全理性人假设,在所有决策人都有过度自信倾向的现实背景下,引入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双边过度自信特征,求解并分析了在此情境中次优与最优规则下的契约设计。与以往单任务单过度自信的结论不同的是,当委托人与代理人对一项及两项任务的有利环境拥有较高过度自信时,代理人会产生高激励期望与高努力对应委托人的低激励与低努力认可;当双方对不利环境拥有较强过度自信时,委托人会提供高激励与高努力期望对应代理人的低努力与低可接受激励。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模糊一致矩阵的性质和判定方法,通过模糊一致性指标,确定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程度,并调整模糊判断矩阵,以达到满意的模糊一致性;针对投资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和模糊性,运用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模糊层次分析法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计及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电网规划多目标模糊决策方法,该方法既考虑了投资最少、网损最小、可靠性最大及对环境影响最小等多重目标,又计及了未来负荷增长及系统所能提供投资额的不确定性对电网规划决策的影响,文中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通过网络信息进行旅游相关决策,旅游网络口碑在旅游者决策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作为一种新兴网络营销方式,旅游网络口碑营销的应用价值也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旅游管理者所认识和重视。旅游地应展开针对性的网络口碑营销策略,以此推进旅游产品销售,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树立旅游地品牌形象,并最终实现旅游地的品牌管理。  相似文献   

14.
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再审视:一个决策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计划不仅是教学的起始环节,也是教师教学计划的决策过程。教师教学计划决策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静态与动态教学计划决策的统一;一次性决策与惯例决策的统一。从决策行为的角度再审视教师备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备课活动中缺乏决策意识;教师集体计划决策流于形式等问题。教师要实现合理的教学计划决策,既要重视教学计划决策过程的几个环节,又要充分利用教师集体智慧,实现决策互补。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的教育形势,作为最高行政负责者,校长必须提高决策水平和艺术,优化学校管理决策,从而推进学校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政府投资项目由于主体多元性、基于成本一效益分析下集体行动的不合理性以及政府投资项目本身决定的多层委托代理问题等,使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存在主体偏好多样性与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决策困境,集体行动的逻辑与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动力困境,委托代理多层性与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信息困境。  相似文献   

17.
针对限额投资问题给出一种0-1背包问题模型,对模型在应急管理下进行了扰动分析和修复,得到一个更为完善的模型,从而使其在公司或企业的项目投资资金分配计划受到扰动时,能够积极应对扰动的决策需要.最后,通过实例进一步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建设单位筹集资金和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是编制项目初步设计及项目科研、机构设置、技术改造、生产组织的依据。任何项目的投资决策乃至实施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行政决策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大潮下,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政者大胆而审慎地开展了开放式决策的积极探索.开放式决策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它所标注的时代特征对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积极思考和完善开放式决策的模式和路径,将开辟地方政府由统治向善治转变的崭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风险投资全过程,发现了风险投资的金融行为特征,明确了当风险投资主体高度理性时,外部市场不确定和投融资主体之间信息不确定并不是绝对的外生;借助数学模型,论证了风险投资预测过程的实质是将风险内部化.风险投资主体充分运用其投资优势,对投资目标的可行性、不确定性和收益性等方面进行事先“定性”考察、分析与判断,使投融资过程中的风险内部化.在预测的基础上,风险投资主体根据所拥有的投资优势、掌握的经验数据与未来信息,运用动态连续判断策略,获得“定量”风险收益优化组合决策,而不是传统地降低风险.最优风险收益组合决策与无预测决策的收益差值,即风险外溢与创新外溢的估值,体现了风险投资作为内部驱动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