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等作品,表明了贾平凹对他的创作母题的新认识、新开拓。作家用不同于以往的手法,从自然、社会、人生三个角度,描绘了具有鲜明主体意念的商州艺术世界,创作了独特的寻根文学。  相似文献   

2.
李益长 《科技信息》2009,(23):I0017-I0017,I0015
贾平凹从传统和现代中吸附了浓重的“山野”气息,他努力地寻溯着商州的田园风情和淳朴民风,通过“移情”间接地“缓冲”和“安妥”那颗被都市蒙蔽的心灵。贾平凹的心性和悟性来源于乡情乡俗的长期滋养,尽管身陷都市的“围城”三十余载,他仍孜孜倦求着健康自然的人性,让乡情在笔端奔涌,创造出一篇篇充满文化底蕴的“美文”,为新时期散文镀上了一层富有个性的艺术光环。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走入坛以来,他作品中创造的“商州化”成为引人注目的学潮流。其“商州化”既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具强烈的时代气息,有着很深的化底蕴。对其“商州化”中的人物,情节及饱含所民俗学、社会学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代以地域书写为特点的小说家之一,贾平凹的空间书写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不论是《浮躁》《极花》中的“商州世界”,还是《废都》《暂坐》中的“西京世界”,他的作品总是体现了截然不同的城乡世界,这种独特现象不仅源于贾平凹的商州血缘身份,也来自于他数十年的西安城市生活经历。在其2016年发表的《极花》中仍然延续了一贯的城乡空间书写模式,但同时又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空间特质,这是作为一个有时代敏锐性的作家对城乡关系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贾平凹的几部长篇小说来分析他的创作风格的演变,作一个简单的陈述。贾平凹从第一部长篇《商州》到长篇《怀念狼》,逐步体现出由写实到“以实写虚”的转变。这一变化是由作家自己的文化底蕴的积累和文字驾驭能力的增强而逐步完成的,本文着重分析了《浮躁》《高老庄》《怀念狼》三部作品,从中看出贾平凹创作风格转变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商州固有的“重男轻女”思想直接影响到贾平凹的创作。在贾平凹商州题材作品中许多主人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商州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造成的;其次是作家的影响;最后是作品中主人公性格命运的发展逻辑造成的。值得人思考和探究。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作品商州民间文化透视》是此研究领域内,源自商州人内里别样体悟的一种独有新意的著述。全书以大文化视野,从商山人的视角淋漓尽致、入情入理地解读贾平凹作品中所蕴含的民间生产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鬼神文化、婚俗文化、吟唱文化、狼文化等诸多事象物象,其学理性把握更接近贾平凹其人其作的真实面貌,使论者和所论对象达到了应有的全知度和能见度。这一写作范式之典型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批评家与作家的巨细知晓度、情感关怀度、存在融通度和未来预见度的文学批评新路数。  相似文献   

8.
通往“大气散文”的桥梁──试评贾平凹散文的地域性特色赖闽辉,陈玉龙在小说家的盛名之下,贾平凹的散文仍能与之同辕共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在新时期文坛确属罕见。贾平凹是位自我意识很强的作家,这不仅使其散文极富特色,而且决定了其散文风格转变的必然性。贾...  相似文献   

9.
“寻幽探胜”,可以说是贾平凹生活的追求和爱好.从他的散文作品来看,无论是《对月》《品茶》,还是《读山》《访兰》;无论是《走三边》《登鸡冠山》,还是游《黄土高原》观《天上的星星》;无论是对《人病》的研究《关于树》的对话,还是对《闲人》《弈人》《名人》的描写;无论是《看人》《哭三毛》《念蒙万夫老师》,还是《祭父》《独白》《守顽地》……都是贾平凹这种追求和爱好的真实写照.从天上地下,漫漫环宇,到社会人生,群体个人;从外在人事的方方面面,到内心世界的角角落落,他都细细观察、细细刻划,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又一个新奇美妙的艺术世界.散文创作如此,在散文理论的研讨上,贾平凹也是如此.“寻幽探胜”,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善于提出别人尚未提出的,以形成自己独特新颖的散文观.理论、实践互相结合,创作、研讨齐头并进,这是贾平凹散文理论永褒绿树长青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小说的读者在“贾平凹──贾平凹的小说──贾平凹小说的读者”这一动力过程中,不是被动的接受,他们本身也是主动的,具有推动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功能。在实际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读者也创造贾平凹,影响贾平凹的创作。贾平凹的小说创作正是在这种生产和接受的复杂的、交错的、无限的、延续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早期散文的哲学意义及其审美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往往是一种表现作家心志、情趣、文采最率真的文体。结合从20世纪70年代末社会氛围的变化以及贾平凹自身在文学领域的发展,从审美情趣这一视点出发,个案分析与整体把握相结合,以审美观意识与哲学意义为中心,以具体审美活动为屏幕,观照和剖析贾平凹早期散文审美的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剖析了贾平凹文艺观中的道禅意识和散文中的道禅韵味,认为这是贾氏对逐渐失落的东方审美传统的追求与呼唤,是对文坛浮躁现实的抵制,其散文对如何弘扬民族审美文化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从引入不定尺度空间以来,许多文章对这种空间及其上的算子理论进行了研究。对于不定尺度空间上的酉算子和自共轭算子的谱分布及不变子空间等的研究已有许多重要结果。由于空间的度规(尺度)是不定的,所以这种空间上酉算子与普通Hilbert空间上酉算子的谱分布情况有很大区别,例如:这种空间上的酉算子的特征值可以不在单位圆周上,这是熟知的。本文的第一个目的是研究具有无限维负子空间(正子空间也是无限维的不定尺度空间上的酉算子的谱半径的估计。不定尺度空间上酉算子的不  相似文献   

14.
贾平凹的作品里有不少自然人,他们都是他按照道家的人格模式创作的.道家主张主体"忘我"或"无我",做到与自然万物的合一,这种处在本真状态下的人就是自然人.从"商州系列"始,一直到近期的作品,这类人物屡屡可见.  相似文献   

15.
3、文学作品中的地域心理 作家总是把他的情感体验投放到一个广阔而沉稳的场景里,那儿村庄、山脉、土地、牧场以宁静的形式绵延在他的面前,默无声息地接纳着时光和世事变迁,向人们暗示着生活的内在精神。沈从文的边城、鱼迅的北方气象、张贤亮的西北流放地、李锐的吕梁厚土、贾平凹的商州、韩少功的湘地,张抗抗、梁晓声的北大荒……他们把命运、生活这张斑斓的网撒在一片片神秘的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在其三十多年的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地对中国城乡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予以关注和批判。从《商州初录》对知识分子精神生态的诗意抒写到《废都》对西京文人精神危机的救赎,再到《高老庄》对知识者精神回乡的尴尬书写,直到《秦腔》所吟唱的乡村知识者和乡土文明的挽歌,贾平凹勾画出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城乡知识分子精神生态的嬗变历程,也昭示了作家对自身所在的知识者群体精神生态的深切反思。  相似文献   

17.
1930年前后,贾平凹乡村题材小说创作转向真实地反映沉重的现实,具有鲜明的批判性。这是贾平凹创作的重要转折,这对他以后创作的格调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的散文注重对题材的开拓,深入挖掘主题;感情真挚、坦率,以情动人,语言清丽优美、晓畅明快,富于美感。  相似文献   

19.
田萍 《科技信息》2013,(18):189-190
贾平凹不愧为语言大师,其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他的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具体表现为:朴素中见真情,朴素中蕴哲理,朴素中含幽默,朴素中出诗画。  相似文献   

20.
废名,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以特立独行名世,所写小说、诗、散文和论著都有奇气,有人说他是诗人,有人说他是散文家,还有人说他是禅师。他的这几种气质在他的散文中都得到了体现,本文拟从这三个方面对其散文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