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某跨线桥工程石灰岩地区溶洞、土洞的不良地质现象勘察研究,对溶洞、土洞的形成机理及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剖析跨线桥施工过程中地面塌陷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南京栖霞山地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南京栖霞山地区岩溶地面塌陷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岩溶地面塌陷的产生,除了地质地貌基础外,更主要原因在于矿山开采改变了水动力条件,地应力场及岩(土)体结构,尤其是矿坑疏干对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湖上乡地面塌陷现状、危害及地质环境,分析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及发生机制,并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湖上乡地面塌陷现状、危害及地质环境,分析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条件及发生机制,并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粤沿海某石灰岩发育地区,风景秀丽;地下暗河、溶洞、土洞发育,并在不断地剥落向上侵蚀,土层亦逐渐变薄,较严重地段因此而引起地面局部塌陷的事故时有发生。原居民的安居和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溶、土洞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下面介绍通过钻孔向土洞内充填式灌砂治理的实例,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整理前人研究资料、实地踏勘以及现场灰质砾岩取样、磨片及显微镜观测等方法手段,分析了红层岩溶发育特征与灰质砾岩溶蚀机理,同时,结合咸宁地区实际地质条件,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室内物理模型,通过监测抽(排)水与降雨两种情况下土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土体位移变化情况,分析了抽(排)水和降雨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机制。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主要为潜蚀作用,真空吸蚀作用次之。降雨对地表土体产生冲刷,地下水渗流作用造成土体潜蚀、运移;抽(排)水时水位发生骤变,水力梯度变大,加速了泥沙带出,导致含砂砾黏土层逐渐被潜蚀、掏空,加之真空负压的吸蚀叠加作用,促进土体破坏导致失稳,最终发生地面塌陷。由此可知,咸宁地区红层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制主要是潜蚀作用与真空吸蚀作用交互反应,抽水是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外因。  相似文献   

7.
根据勘探和地面塌陷资料,本文分析了蔡家关岩溶塌陷的形成条件,包括岩溶发育特征,第四系岩性结构和厚度,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引用地表水期间岩溶塌陷的发展趋势,研究了岩溶塌陷的发育与分布规律。为预防地面塌陷,为建筑物基础的防塌结构设计,及可能塌陷区建筑物基础形式的确定等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松河矿区地质灾害勘查,掌握了山区采空区塌陷的主要特征。运用砌体梁理论探讨了采空区塌陷的机理,并从地质条件和采煤活动两方面总结了引发地面塌陷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叶闻文 《广东科技》2008,(3):192-193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是我国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之一。作为一种动力地质现象,它具有突发、隐蔽的特点:作为地质灾害,它已经并将继续产生严重危害,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本文通过对花都市何家庄地面塌陷进行现场踏勘,地质环境和地下水条件分析,找到了原因和其解决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泰安—莱芜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陆续由于岩溶水的排除而出现严重的地面塌陷,属于隐伏灰岩区岩溶地面塌陷,给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危害。总结归纳了该地区岩溶地面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论述了其产生的地质条件和人为诱发因素,探讨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机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其成因模式,最后给出了今后该类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对安溪县剑斗岩溶地面塌陷的时空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建立各因子层次结构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可能发生塌陷的区域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安溪县剑斗岩溶地面塌陷主要与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厚度及其岩性、地质构造、水力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黔东南某机场飞行区地面塌陷为例,采用现场调绘、工程勘探、物探、岩土试验、数值模拟、权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机场地面塌陷的成因机制,并预测了地面塌陷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飞行区地面塌陷形成机制为地下水渗流潜蚀作用形成的土洞垮塌,地面塌陷具有明显的时间累积效应和空间差异性分布特征,塌陷时间、分布、规模主要受地形、岩性、水文地质条件、岩溶发育程度、机场地势及排水设计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塌陷灾害治理中,应避免盲目扩大处理,需根据塌陷类型、规模、控制因素分区、分类进行,对地面塌陷集中发育的重灾区可按“片”集中处理,对零星塌陷区可按“点”分散处理,以减少处理费用、提高处理效果,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京市富源铁矿采空引起的地面塌陷问题,通过现场调查、工程地质勘探等方法查明采空塌陷区地质环境背景条件、矿体特征、开采状况以及地面塌陷灾害发育特征,分析采空塌陷的形成机理,利用通用离散单元法程序模拟采矿开挖对周边围岩、地面变形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20 m~+24 m矿体采空是诱发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将危险区分为陷落区和开裂变形区,预测陷落区不稳定,有进一步整体塌陷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刘金保  罗文明 《江西科学》2008,26(6):965-968
矿山开采尤其是在岩溶地区深部开采易引发各种地质灾害。该文通过对江西某铜矿所处地质环境条件等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分析了Ⅴ号矿体深部开采诱发采空岩移变形、井下泥石流、疏干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问题的可能性,并对疏干地面塌陷进行了分区,同时提出了防治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敖文龙 《广东科技》2013,(10):171-172
地面塌陷,是我国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国内至今尚未找到通用性强、效果持久的治理方案,主要对环境地质中的地面塌陷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碳酸盐岩地层分布面积较小,主要为石炭系上统、二叠系下统、二叠系上统长兴组,以覆盖型为主。但碳酸盐岩岩溶发育较强,塌陷时有发生,威胁城市建设安全。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岩石化学分析,研究岩溶塌陷发育特征,进行塌陷危险性评价。景德镇市城区岩溶地面塌陷主要由于过量抽取岩溶地下水引起,塌陷均位于覆盖型灰岩条带中,北东侧比南西侧岩溶地面塌陷更发育。虽然在景德镇市采取的限采岩溶地下水和回填塌陷措施后,塌陷已趋缓或停止发展,但覆盖型灰岩条带存在发生地面塌陷的地质环境和地球化学条件,发生地面塌陷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野鸡尾矿区地面塌陷分布的特征,并对塌陷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塌陷是潜蚀、吸蚀、气爆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岩溶管道中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最终导致地面塌陷的发生,最后提出了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山区煤炭资源采空区地表沉陷移动规律,提高山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精度,采用对塌陷地层工程地质条件、塌陷过程模拟再现的实验的方法,研究模拟地层及地表塌陷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山区采空塌陷下沉曲线拐点位置会向山坡上升方向偏移,地表裂缝大小和分布特征与地表凹凸变化有关,地面坡度、表土层厚度和性质决定地表移动变形的大小和剧烈程度.研究结论初步得出地表岩层呈现出L型断裂的条件有利于指导煤矿安全开采,提出的地下采空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有助于支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9.
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对江西东乡县孝岗镇西坪村亭子上居民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通过钻探、物探及地下水试验分析,亭子上居民区内岩溶塌陷的3个基本形成条件充分,一是岩溶发育强烈,钻孔见溶洞率达81.8%,小于1 m的岩溶顶板达70%;二是具有较厚的含粉质粘土和砂砾石覆盖土体;三是地下水丰富,地下水动力充足。综合认为,在渗流潜蚀和真空吸蚀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研究区覆盖土层内形成土洞,再经过降雨或增加荷载导致土体的致塌力上升,使得土洞顶板失稳坍塌形成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20.
结合近年来城市地面塌陷的频繁出现,分析其渗透变形在地面塌陷中的致灾机理,提出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要控制地下水渗透变形对城市地面塌陷的影响,可以从控制地下水的来源,限制过大的水力坡降以及管理不良地质体形成三个方面来加以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