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周易》与文学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周易》是我国文学光辉灿烂的第一页,它在艺术手法和文学理论上都有许多开创,本文从表现手法、诗歌色彩、语言词汇及寓言故事等方面论述《周易》的文学特色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易》是一部形象说理的特殊的哲学著作。其基本符号“一”、“一”《易传》赋予阴阳说,从而使这部著作成为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将阴阳之道引申到文学领域,我们会发现《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主流的深刻影响。阳刚之气与“风骨”,阴柔之美与“平淡”的艺术追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一系列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包含极其丰富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是其一,同时涉及到形象思维等等方面。《周易》与我国古代文论的内在联系,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周易》无论占卜符号,还是文字符号,都是艺术的符号。“艺术说到底是一种含蓄意指性的审美意识形态。”因此可以这样说,《周易》实际是一部艺术符号学或符号学美学。那么,《周易》艺术符号学特质是什么?根据艺术与审美原理,可知它的特质是诗。即《周易》原初语言是诗。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来判断。一、从寓言原根型隐喻看,《周易》是诗。《周易》文字型符号基本上是寓言,哈曼说:“必须把所有的寓言都列入宣传诗,因为在寓言中,对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审美兴趣被非常巧妙地用在故事的道德教训上。”甚至波捷勃尼亚还把寓言看作能够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著明学者梁漱明、张岱年、邱汉生、金景芳及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为该刊题写了贺词。(见创刊号)。《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周易》经、传最新探讨”和“《周易》与自然科学”为内容。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  相似文献   

5.
从基本思想、思维方法、模型结构及应用领域等角度对《周易》与信息融合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将《周易》方法中信息采集、信息分类、信息处理、做出决策以及分类调整与信息融合技术中传感器信息采集、一级处理(目标优化、定位、识别)、态势评估、威胁估计以及过程优化进行了逐层比较·得出《周易》与信息融合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上有内在的一致性,在预测和决策方面有其独特的方法,但不能精确、定量地给出判别·将《周易》宏观考察问题的方法与具体融合算法相结合,将会对信息融合技术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易》的翻译研究大多集中于其文本内容的翻译,文章拟以传播学理论作为框架,从传播对象,传播效果以及噪音处理等方面对《周易》的译本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贝恩斯的译文优于理雅各的译本,但这两个译本尚有许多欠缺,《周易》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广泛的传播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内容之丰富、人物之众多、气魄之恢宏、构思之新奇、语言之精粹、影响之深远,令世人赞叹不已。宋江是《水浒传》的"第一流人物",也是《水浒传》中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从《周易》的角度,以《鸿雪因缘图记》中《梦芗谈易》篇为基础,对宋江及其绰号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同字相训材料散见于各个时期的文献典籍中,《说文》、《诗毛传》、《周易》、《孟子》、《释名》等中均有其例。前人主要从声训角度加以研究,认为训释字与被训字字形相同的背后,存在语音、语义等方面的联系,二者存在同源滋生关系。但这些研究比较零散,不成系统。本文以《故训汇纂》中的“同字相训”为材料,从词汇学和语言史的角度,理清训释字与被训字之间的各种关系,追踪其演变的轨迹,从而管窥语言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周易》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文本意图以及文本表述整个意义的范型的定位将统领后面其它卦辞以及爻辞的理解,然而由于《周易》成书过程颇为复杂,译者对《周易》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定位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英译本。因此,对《周易》文本特点以及文本翻译过程特殊性的探讨,必须考虑经典形成的整个历史语境,去发现决定著者的陈述和意义赋予的语篇结构,把共时的现实平面文本还原成一个历时的立体文本,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文本意图和翻译文本的文字意义。  相似文献   

10.
《周易》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文本意图以及文本表述整个意义的范型的定位将统领后面其它卦辞以及爻辞的理解,然而由于《周易》成书过程颇为复杂,译者对《周易》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定位各不相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英译本。因此,对《周易》文本特点以及文本翻译过程特殊性的探讨,必须考虑经典形成的整个历史语境,去发现决定著者的陈述和意义赋予的语篇结构,把共时的现实平面文本还原成一个历时的立体文本,才能较为准确地了解文本意图和翻译文本的文字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原典,其中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理念。《周易》所阐述的"阴阳和谐"的哲学理念蕴含着对师生关系的深刻认识,它的言、象、意统一的美学理念比较完美地阐释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与行为举止的关系,给教育学以深刻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兴盛除了综合国力强大的以外,更重要则是对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我国当今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与深刻的指导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常把《周易》看做带有强烈封建和迷信的色彩,时代的发展和演变,使人们的视觉也产生了改变,对于古典文化的思考和开发,越来越多。其中《周易》集中了各种领域的思想为一体,不论是对于思想政治和文化、还是对于科学技术和艺术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周易》中表现的最为直接,所以这种哲学思维对于当今我国的各种艺术行业和设计领域都产生了很多影响,成为一种指引着艺术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理念。这其中,比如《周易》思想和理念引导下的的美学研究和艺术美感。所以,我国现代的艺术发展之路中需要《周易》中的艺术理念作为向导和启发,对于艺术设计更宽广领域的探索提出方向。21世纪的艺术设计面临由"工业设计"向"信息设计"转型的深刻变革,从《周易》中汲取营养则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一书涉及的内容相当广博,其与古代科学的关系相当复杂,与现代科学关系之密切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周易》中的管理思想入手,寻求《周易》与现代管理的融通之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保合太和”的管理思维,“德博而化”的管理道德以及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发展意识。只有从哲学层面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理智地摄《周易》之思想于...  相似文献   

14.
任鸣 《韶关学院学报》2010,31(5):131-134
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的生成,受《乐记》和《周易》等儒家经学元典的思想影响。《乐记》提出的感物→心动→乐成的音乐创作原理,构成了古代艺术创作论的基本框架。《周易》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等哲学命题,完全适用于艺术创作,揭示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因而构成了古代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乐记》、《周易》的这些理论不但对古代艺术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于《周易》本经的成书年代,从古至今有种种异说,或认为它成书于殷末周初,或认为成书于西周末年,或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初年,更有甚,则认为它成书于西汉昭,宣间。本采用语言比较的方法,将《周易》本经中的大部分基本词汇,实词附加成份,虚词的运用等,与殷商甲骨,《尚书》,《诗经》,《左传》,诸子等先秦献进行了比较考察,确定《周易》本经成书的时间为殷末周初。  相似文献   

16.
帛书《周易》及其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帛书《周易》是研究秦汉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一.自出土以来,海内外学者竞相研习,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了弥补帛书《周易》研究局限于纸本研究的不足,促进其研究的深入开展,现在急需要做的是:建立帛书《周易》数据库,使其数字化.  相似文献   

17.
《周易》古经是一部巫术性质的著作,但是在巫术的世界观中已经孕育出了哲学的萌芽。《周易》的哲学萌芽至少包含着三个方面:《周易》已经显示出思维的类分性和系统性,并在具体的形象中体悟出一定的抽象的哲理;《周易》对世界的把握与认识,已经有了朴素的对立统一、转化变易的辩证观念;《周易》已经初步具有了对事物的节制观念。  相似文献   

18.
《广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其中有46个字头下引用《周易》或说明《周易》的用字情况,部分保存了唐宋时《周易》的面貌。今就其所引《周易》与今本《周易》相异之处进行勘校。  相似文献   

19.
《周易》之德的词句,在64卦卦辞中没有直接出现,仅见于4卦爻辞中5处,所涉及"德业"、"品德"、"恩德",都关乎周人的道德修养和内在德性,已经展示出周人"德"的观念的生成。《周易》之德词句在《系辞》、《卦·象曰》、"乾坤"《文言》和《爻·象曰》中增多的现象,体现了孔子"十翼"对《周易》研究的理论性发明。阅读《周易》之德论,笔者大致分为自强之德、宽厚之德、内省之德、谦下之德、节用之德、重民之德、执政之德等六大德目。  相似文献   

20.
《周易》又名《易》或《易经》历来被推崇备至,奉为“群经之首”。它是一部研究“天人之学”的哲理著作,但从它的卦爻辞中保存着许多有文学价值的作品,闪烁着中国早期的文学特色。这里仅从《周易》卦爻辞中有关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歌谣进行操索,不难发现它在义学艺术上的价值。《周易》卦爻辞有关爱情,婚姻,家庭的歌谣.从思想内容来看,有以下一些特色:《周易》卦交辞中有些对古代抢婚习俗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抢婚”是父系氏族社会里的一种特色的婚姻礼仪,名叫“掠夺婚”,它虽然是采用劫夺的方式来实现婚配,但男女青年大婚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