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是著作权法中的一大难点。皖南地区民间故事具有高度的独创性、表达方式的可感知性等特点,符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范畴。该地区民间故事受著作权法保护具有法理合理性。从建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系统库、延长民间文学作品的保护期、设立著作权权益维护人等途径加强对其的保护,有助于维护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法律保护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经济意义。本文以河北省蔚县剪纸为例,通过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概念的界定,并分析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以及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组织公约和国外法律的保护,提出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造就特殊的生态文化,怒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是其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游猎游耕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探究怒族的原始农耕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以及民间文学中所体现的怒族的生态伦理思想,旨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中,继续发扬怒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怒江地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鄂伦春人生活在自然资源丰富的大小兴安岭,对山林狩猎生活怀有特别的眷恋之情。其神话传说中充满着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动内容。鄂伦春族虽然以猎为生却从不滥捕滥猎。但仅仅靠鄂伦春族的自觉环保意识来保护生态环境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5.
正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的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直接创作并广泛流传的,反映该区域群体的历史渊源、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心理特征且不断演绎的民间文化表现形式的总称,既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遗产,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国《著作权法》对此已有明文规定,但具体如何保护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落实办法。《著作权法》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版权机制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之间存在冲突,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采用何种法律模式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这是学术界争论得最为激烈的一个问题。目前,国际上不同司法管辖区通过调整版权机制为民间文学艺术提供了一定的司法保护,这是总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尽快制定民间文学艺术保护法,通过特殊的版权机制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7.
民族民间文学大多无文字记载、无自己的典籍可考,口传心授,代代相传是其独特的传播、延续方式。传承人作为民间文学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成为民间文学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苗族民间文学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田野调查发现,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要以制度的构建为前提,只有实现传承人的激励与保护机制、"传习人"的培养机制、传承人的权利保障与考核机制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活态"保护,才能留住文化之脉。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生态优化人性生态和爱惜、保护自然生态两个层面探讨作品的生态意蕴 ,并认为《猎人笔记》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富有生态意蕴的小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美国民间文学的概况、传承、类别和特点的介绍与比较深入细致的分析,从其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美国民间文学的文化特征,揭示了美国民间文学的思想意义和时代影响,有助于了解美国文化遗产,对保护我们自己的民间文化遗产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一种民间口头语言艺术.信仰者与创作者的同一性保证了民间文学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民间信仰是民间文学形成的基础,民间文学内容包含很多民间信仰的文化因子.民间诸神是民间文学创作的主要题材;宗教神灵占据了民间文学作品很大部分;民间鬼神与神人崇拜信仰是民间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中国民间信仰的演变轨迹直接影响着我国民间文学创作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1.
提出把古代文学作品还原到文化语境中,才能真正阐明其意义和价值,从而突破传统的讲解模式。可以在各时代的文化语境中把握作品的主题,在各种文化信息中阐释作品的内涵,突破传统的雅俗文化界限,在民间文化的立场上解读民间特色鲜明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原本是一种辨证和谐的关系,相互依存,平等共处。19世纪以来,人口激增,尤其是近200年来,世界人口直线上升,加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冲击与压力,尤其是对生活资料来源的各种自然资源,以及对地球承载能力产生压力。人类正面临一个土地荒毁、环境污染、交通拥阻、水荒水污、能源危机、资源耗损、生态全面失衡的世界。惨重的代价已引起人类的高度警觉,科学发展观、和谐伦理学、低代价经济增长论、绿色GDP、环境人类学、生态伦理等等学说应运而生,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产生了绚丽多姿、特色各异的民族民间音乐,这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与多元文化的形成,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逐渐萎缩或濒临消失。广西平果县在保护和传承当地壮族民歌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民族文化发展策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近年来当地壮族歌圩的重新盛行,给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传承的问题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是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而环境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参与。本文立足福建戴云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分析其相关的环境教育资源,针对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展具有特色的环境教育,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森  孙虹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29(5):531-533,541
对鞍山市玉佛山风景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现状及生态资源构成,指出鞍山市玉佛山风景区存在生态资源矛盾问题。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搞好风景区界定,明确保护范围,做好风景区的发展规划。提出景区生态资源保护措施,提高防火意识,还绿于民,加强保护投入,提高管理水平等几项保护的原则和利用的对策,并以此构成一个系统全面的景区生态环境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研究、音乐舞蹈、教育体育、神话与文学、宗教社会、民间技艺与文化遗产几个层面,梳理了近10年鄂伦春族文化研究的成就,以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在生态足迹分析中,区分消费型生态足迹和生产型生态足迹,生产型生态足迹又区分区域实际使用的和用于外部消费的生态足迹,提出区分总生态承载力和可利用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为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等小范围地域的生态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概念和方法框架.以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区,应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其已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可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和总生态承载力,通过比较生态承载力与区内实际生产型生态足迹,目前保护区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对林、农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产业层次较低,对经济、社会、环境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歌舞是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劳动、婚丧祭祀、恋爱求偶、节日盛会都要用歌舞进行表达,舞蹈元素丰富多彩。作为文山州唯一一所高校,文山学院有责任将极富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歌舞传承发展下去,通过文山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开发,使民族舞蹈的原生态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以凸显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具有丰厚的满族文化资源,尤其是满族历史遗存、民俗风情与民间文化独具魅力。如何在有效保护满族文化的前提下,将满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是辽宁省建设文化强省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发满族文化资源既要遵循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要充分动员民间力量,挖掘满族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与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0.
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桂西北是广西境内裸露石山面积分布最广、最集中的区域,生存条件差,气候恶劣,也是广西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但这样的地貌特征,蕴藏着丰富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俗风情,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因此,将恶劣的生存环境转变为旅游开发的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本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自然生态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以旅游扶贫的方式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