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分别采用直接交联的方法和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交联壳聚糖和Cr(Ⅵ)印迹壳聚糖,并对这两种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有利于壳聚糖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pH为6.0时吸附效果最佳.交联壳聚糖和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速率在前20 min较快,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30 mg/L的Cr(Ⅵ)溶液,交联壳聚糖与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去除率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在投加量为3.5 g/L时,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4%和97.8%.相同实验条件下,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较交联壳聚糖有明显提高,其幅度最高可达7.3%.  相似文献   

2.
以大豆豆皮作为生物吸附剂,通过振荡方法吸附Cr(Ⅵ)浓度为10 mg/L的模拟重金属废水。研究了pH、吸附时间、豆皮投加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Cr(Ⅵ)吸附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20 min,温度为30℃、pH=2~3、豆皮投加量为2 g/L时,Cr(Ⅵ)的去除率达到91.99%。此外,还对豆皮吸附Cr(Ⅵ)后的解析性能作了考察,其解析率达到95.01%,并且可反复使用。豆皮是安全的天然产物,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也可用于去除饮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3.
以氢氧化钾溶液浸泡制备改性锯末作为含Cr(Ⅵ)废水的吸附剂,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锯末的化学性能进行分析.探讨了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吸附剂对低浓度的含Cr(Ⅵ)废水的吸附效果较佳,在实验中溶液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较大;吸附处理Cr(Ⅵ)的最佳条件为:吸附剂的投加量24g/L、Cr(Ⅵ)初始浓度25mg/L、溶液初始pH值为2,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为2h,吸附率可达到98.73%;改性锯末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81);吸附过程可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来描述;通过再生实验表明,改性锯末可进行解析再生.  相似文献   

4.
交联壳聚糖处理电镀废水中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得水不溶的交联壳聚糖(CCTS),采用静态法研究交联壳聚糖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对Cr(Ⅵ)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条件是:pH值3-4,吸附时间为80min.使用CCTS处理电镀废水中的Cr(Ⅵ),离子吸附率达到了96%,而且吸附后的CCTS可以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废茉莉花茶渣作为吸附剂,对含Cr(Ⅵ)溶液进行了吸附研究。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茶渣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茶渣粒径、温度、pH值等因素对废茉莉花茶渣吸附Cr(Ⅵ)的影响。在吸附时间2 h、茶渣投加量为30 g/L、Cr(Ⅵ)初始浓度为40 mg/L、茶渣粒径60目、pH值2.5时,茶渣对Cr(Ⅵ)吸附率达98.7%。温度越高,茶渣对Cr(Ⅵ)吸附效果越好。废茉莉花茶渣对Cr(Ⅵ)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是比较合适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处理含铬等重金属废水时成本高和效率低等问题,采用吸附法去除Cr(Ⅵ),筛选廉价且吸附性能较好的吸附剂成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而纤维素类农作物废弃物是廉价吸附剂的重要来源,文中选用花生壳为吸附剂原料,采用盐酸对其表面进行酸化改性.考察了pH值、温度、Cr(Ⅵ)初始浓度、改性花生壳投加量和吸附时间对铬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pH=l,温度为50℃,铬离子浓度为5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0 g/L,吸附时间为140 min.通过考察反应动力学过程,发现改性花生壳吸附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也能较好地描述改性花生壳对铬离子溶液的等温吸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和实验验证,改性花生壳对吸附废水中的Cr(Ⅵ)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纯蒙脱石进行有机柱撑改性,并对有机柱撑纯蒙脱石吸附Cr3 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性能主要受吸附剂投加量、pH值和吸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有机柱撑蒙脱石对Cr3 的吸附要优于纯蒙脱石;在实验条件下,有机柱撑蒙脱石对水中Cr3 (50 mL,质量浓度为1 mg/L)的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pH值为5.23,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5 g,吸附时间为40 min,此条件下去除率达到了90.97%;20℃时有机柱撑蒙脱石对Cr3 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8.
采用KMnO4溶液在回流状态下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得到新的改性炭。考察了高锰酸钾浓度、pH值、投加量、吸附时间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并测得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改性炭对Cr(Ⅵ)的吸附在低pH值时效果更好,且当KMnO4浓度为0.03~0.04mol/L时,得到的改性炭吸附性能非常好;在pH值为4.0及25℃条件下,AC-3(吸附剂编号)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比AC-0提高了11.6%;当温度由25℃升高到40℃时,AC-3对Cr(Ⅵ)的饱和吸附量提高了28.0%;改性炭对Cr(Ⅵ)的吸附作用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9.
在静态条件下,对PQAAM吸附含重金属离子Cr(Ⅵ)的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QAAM用量、废水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值6.0~8.0,Cr(Ⅵ)浓度0~100 mg/L范围内,吸附时间为100 min,吸附温度为20 ℃,按Cr(Ⅵ)与PQAAM质量比为1∶30投加PQAAM进行处理,Cr(Ⅵ)去除率可达98%以上.含Cr(Ⅵ)的电镀废水经PQAMM吸附后,废水中Cr(Ⅵ)的含量显著低于国家排放标准.表5,参9.  相似文献   

10.
以合成的水锰矿(γ-MnOOH)为吸附剂,研究了pH、吸附时间、投加量和质量浓度对Cr(Ⅲ)吸附去除效果的影响,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吸附率-pH曲线呈"S"形,当Cr(Ⅲ)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时,发生吸附突跃的pH范围为3.3~6.5,pH>6.5时容易出现Cr(OH)3沉淀;反应4 h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去除率随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在25 ℃、吸附体系pH=5.0、ρ(吸附剂)为1 g/L的条件下,γ-MnOOH对Cr(Ⅲ)的饱和吸附量为34.01 mg/g.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的改性及改性壳聚糖膜的富氧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r-吡啶酰氯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并用修饰后的壳聚糖作为膜材料进行氧氮分离,结果表明,所制得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具有一定的富氧性(表面含有一层水时).考察了r-吡啶酰氯和壳聚糖重复单元的摩尔比(B)、反应温度(T)、反应时间(t),对壳聚糖上氨基酰化的影响,选择一最佳反应条件:B以2为宜,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72h。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合成可交联硫化壳聚糖胺的方法.指出了用其作为吸附剂,对贵金属如Pt、Au等具有极高的吸附率和较好的吸附容量,对Pt的吸附率在98%以上,对Au分别为88%和0.73mmol/g.用稀王水进行解析试验.其解析率对Au达92%,但吸附剂不能再生.对Pt则不能解析.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涂膜保鲜玫瑰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玫瑰茄为原材料,采用壳聚糖复合涂膜方法对其进行保鲜研究.结果表明:玫瑰茄涂膜保鲜液最佳配方为: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5%,乙酸质量分数为1.0%,1,2-丙二醇质量分数为3.0%,吐温20质量分数为0.03%.  相似文献   

14.
以粉碎的工业级壳聚糖为原料,分别用浓硫酸和氯磺酸为磺化试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磺化条件对硫含量的影响,确立了较优的磺化条件为:2g高脱乙酰度壳聚糖,40mL甲酰胺,浓硫酸/氯磺酸=1:1,反应温度5℃,反应时间4h.通过IR光谱和^13CNMR分析表明,该衍生物具有与肝素相似的结构,是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新型的类肝素,可望进一步研制成新型类肝素药物.  相似文献   

15.
王九一 《河南科学》2007,25(6):908-910
以甲壳素为原料,首先合成O-羧甲基壳聚糖,然后通过混合冻干得到N-月桂基-O-羧甲基壳聚糖,最后得到两亲性壳聚糖包封的紫杉醇聚胶束溶液.  相似文献   

16.
Under the various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s offlocculation of bentonite solution with chitosan werecarried out. And the floccutation kinetics was studiedby the changes of floc size along with time. Theresults show that hydraulic gradient G (s~(-1)) plays a  相似文献   

17.
用FTIR测定羧酰化壳聚糖和氰乙基壳聚糖的取代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壳聚糖(脱乙酰度分别为84%和70%)合成不同取代度的羧酰化壳聚糖和氰乙基壳糖作为标样,标样的取代度(DS)由NMR或元素分析确定,研究以FTIR作为工具测定这两个系列衍生物的取代度的方法,吸光度用基线法得到,对所有不同探针谱带,参比谱带和基线作图法的组合进行比较,并通过(A探针/A参比)/DS的平均相对偏差评价每种组合的优劣。结果表明,羧酰化过聚糖,最合适的A探针/A参比是A1740/A1527;对氰乙基壳聚糖,最合适的A探针/A参比是A2249/A1590。前者不仅适用于不同取代度的同一种O-羧酰化壳聚糖(如丙酰化过聚糖)而且适用于不同取代度且不同碳数的4个O-脂肪酸羧酰基取代的壳聚糖样品,这两种组合的工作曲线的斜率分别为2.1(对A1740BL1/A1527BL1),0.59(对A2249/A1590BL1)和0.66(对A2249/A1590BL)。实验还表明,不同的基线作法对结果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苯甲酰化壳聚糖(DBC)和天然生物分子氨基酸在选择性溶剂N,N-二甲苯甲酰胺(DMF)和水中的自组装行为.在超声波作用下,透明的混合溶液出现蓝白色乳光,同时紫外-可见光谱呈现透光率的突变,体系完成了自组装.自组装是通过两组分之间的氢键作用产生的.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分别研究了自组装粒子的尺寸和形态.实验结果表明,苯甲酰化壳聚糖和氨基酸可以形成纳米尺寸或亚微米尺寸的自组装微粒,形成的微粒为球形或椭球形,微粒的尺寸为60~720 nm.粒子的尺寸显著受pH值和氨基酸种类的影响,因而可以利用pH值和氨基酸的种类控制自组装粒子的尺寸.  相似文献   

19.
以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共混微球,质量比为1:1的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共混微球粒度均匀,平均粒径大约200μm,对农药五氯酚钠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其静态饱和吸附量大约为0.6mmol/g.  相似文献   

20.
将N-甲基壳聚糖或N-乙基壳聚糖的甲酸溶液在高真空中浇铸成膜.然后将浇铸膜在25 ℃和6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结晶化得到羽毛状结晶.这种羽毛状结晶不同于低真空处理的浇铸膜内生长的球晶.除了形态不同外,双折射符号也完全不同,前者是负的,而后者是正的.羽毛状结晶应是树枝状结晶的一种,但前者的晶带是弯曲的,而后者的晶带基本上是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